中国“科学怪人”花7000万,给猴子实施换头手术,后来怎样了
“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礼记》
哲学上有一个很有意思但很深奥的问题:“人为什么是人?”。从人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就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不同哲学家给出的答案也不同。
例如柏拉图将人定义为没有羽毛的两脚动物,而他的学生则立即反驳,被拔光了毛的鸡就不是人,所以庄子说,“人之谜,其日固久”,没有人能说清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物。
长时间的探索后,大家对这个问题好像有了一些答案,人应该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集合,即人类既会像动物一样需要吃喝拉撒,又可以互相产生社会关系。
不过这一判定又迎来了挑战,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一位“科学怪人”曾花重金,对一只猴子实施了“换头手术”,一时间站上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各界关于人伦的热烈讨论。
一、疯狂的设想
当今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疾病在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有一类疾病会让人的躯体渐渐失去活动能力,俗称“渐冻人”。
目前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几乎没有可能正常存活,不过最让人恐惧的是,“渐冻人”基本只有身躯会被病毒攻击,大脑还是可以正常思考的。
因此就开始有专家大胆假设,如果能发明一种可以让人换一具身躯而保留头部的技术,那这种绝症将得到解决,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骇人听闻的想法。
我们都知道人两个死穴,分别是大脑和心脏。大脑就像整个身体系统的“司令部”,可以协调调配身体的一切器官和组织,保证我们的系统正常运行。
而心脏则是我们的“发动机”,全身的血液都要从这里过一遍。所以大脑如果坏了掉了,人可能会变成“植物人”,心脏被破坏了,那生命也就宣告结束了。
正因如此,意大利的一位神经学家,名叫塞尔焦·卡纳韦罗,开始着手策划“换头术”,以此让那些身体严重残缺的人重获新生。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这么一位与之兴趣相投的科学家,他便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著名教授任晓平。二人都曾对“换头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已经开始了相关研究和实验。
2015年4月,卡纳韦罗公开表示要把人类换头术提上日程,并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接受这次特殊手术的,是来自俄罗斯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师。
他虽然只有30岁,但因为从小就患上了肌肉萎缩,所以身体一直没长开,只能靠轮椅生活。这种非人的生活让他很苦恼,因此愿意接受卡纳韦罗的换头实验。
不过最终卡纳韦罗的活人实验没有开展,因为那名患者了解了实验过程后觉得太痛苦,不能接受,所以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短短数年后,哈尔滨的任晓平教授便对外宣布,他们花了36小时,耗资7000万,后来成功完成了对猴子的换头实验。
大家都知道,人起源于猿,所以生理结构上跟猴子很相似,因此这次手术成功后,给了任教授很大的信心,后来他决定择期展开活人换头手术。
二、“换头术”:反对还是支持
这条新闻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结果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人认为这是人类医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进步。
如果能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可以轻松解决很多疾病,甚至能使人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很激烈,这部分人认为换头术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果不堪设想。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种技术落到了坏人手里,他们极有可能会对健壮的人进行猎杀和交易,就像肝脏和肾一样,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即便没有这些黑暗的交易,“换头术”还是会面临一系列其他的问题。例如换头之后患者的身份如何界定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头虽然是自己的,但身体其他部位都曾是别人的,那么他就会面临两种身份的选择,而且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最优解,都会留下隐患。
由此看来“换头术”虽然在技术层面是可行的,但从人的伦理角度来说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人类极有可能会对自己的一系列认知产生怀疑,如“人为什么是人?”,进而引发社会的剧烈反应,场面难以想象。
结语
这些质疑的声音同样传到了任晓平教授的耳朵里,在针对“换头术”的伦理这一问题时,他回答道“我是医生,不是伦理学家,我只是在做技术。”。
可见任教授在研究的时候并没有过多考虑实验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后果,而是更专注技术的突破。
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这个问题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都应该严肃地在心里问自己几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