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喜欢许冠杰的歌,在他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歌曲里,这句来自他《浪子心声》的歌词,尤其喜欢 。其实这句话来自更早的《增广贤文》,以简单直白之句,道百年人生深意。草木一秋,人生一世,总要学会适可而止,勿被欲望层层蒙蔽。真正幸福的人,是在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来的,好好珍惜;走的,亦不必强留。
记得初识银珠之时,花已开到荼蘼,高大威猛的它们让我只能望着落花兴叹,后悔不迭。没曾想,这个春天,再遇它们之时,繁花满树,唾手可得,这让我忍不住哼出这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盾柱木之名来自它的拉丁,也是这个属的特征,银珠的拉丁名是Peltophorum tonkinense,属名Peltophorum由希腊语的pelte(盾)+phoreo(生有),指这个属的花柱盾形。种加词tonkinense指模式种来自Tonkin 东京(越南北部一地区的旧称,记住,不是日本的东京我已经被误导多次)。因盾柱木的果实为木质荚果,边缘具翅所围绕,种子扁平状,又有双翼豆之称。因此盾柱木属也称双翼豆属。
银珠生长于海拔300或400米的山地疏林,分布于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也有分布。目前已在我国南方广泛用于绿化栽培。
虽说对身边的园林植物认识的广度深度渐长,可局限于灌木与草本居多,对于高大乔木,除了一些常见的长年开花树木,大部分我还是懵懂无知的,也正因为这种无知,让我一直葆存好奇之心,反正一件件去突破呗。还记得去年五月,华植的老师约我写一篇银珠,我突然就懵了,银珠是啥呢?按名字套路那会是种结银白色种子的树吧?可却不是,当我按索引在华植生物园的入口处看到它时,我失望了,那是一株很伟岸的乔木,很远很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的黄花悠然开于高高的顶上,奈何我的相机鞭长莫及,只能对着地上一片金黄的落花兴叹,也算打过照面了。又到今年银珠绽放的季节,在某公园看到挂着“盾柱木”牌子的树上,稀稀疏疏也有几朵黄花,同去的小伙伴拿着地上的落花对着检索表好一会,斩钉截铁地说,这就是银珠了,让我对着几朵小花爱怜起来……
没想到幸福来得那么的快,正当我们转战场到了淇澳岛,没想几个月没来,海边居然建了小公园,路边坐满了满树金黄的乔木,这不就是银珠嘛,兴奋之情难于言表。
开心的不但是又见繁花似锦的银珠,更因为它们并不像之前华植的那株那么伟岸,全部在我“摄程”范围内嘛。
此时它正值盛花,金灿灿的花开得满枝满树都是,又因为它旧叶已落,新叶初展,枝头繁花金光流萤,那并不多的嫩绿叶片恰如其分起着衬托之妙,真的很美,很美。想起了《琵琶行》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真想把诗句改成“金珠银珠落玉盘”,可是,总感觉哪儿不对嘛,这是银珠,却开着金黄的花儿,那果实是银白的么?也不是呀。困惑了,不得其解。
翻查了一下资料,居然对银珠之名有个释名的记录:“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气味辛、温、有毒……”每个字都认识,加在一起就懵懂无知了,估计准是张冠李戴了吧。可能是银朱粉的误传,据说银朱粉是1000多个罂粟花的根磨成的粉,还珠格格中缅甸八公主为了让尔康娶她给他灌了银朱粉。银朱粉是跟白粉一样的一种毒品,吃了会有依赖性。
银珠是高大乔木,高12-20米,胸径30厘米,幼嫩部分和花序密被锈色毛,后渐无毛。
它的叶片很美,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达15-35厘米;叶轴长8-25厘米;叶柄粗壮。
银珠花开灿烂,总状花序近顶生,黄色倒卵状圆形花瓣5枚,边缘波状,花蕾圆球形,开花时萼片反折。它的花还带有芳香味,它的芳香味就是为了吸引蜜蜂给它传粉而特意设置的。把镜头拉进,会看到很多蜜蜂在花间翻飞,享受属于它们的饕餮大餐。
特别的是,银珠的花梗、花蕾、花瓣、花蕊都有锈色毛,花儿就一个毛茸茸金灿灿的小可爱。
它的种子3-4颗,倒卵形而歪斜,扁平,成熟时黄色。
银珠所在的盾柱木属我是第一次听说,全世界约12种。只是听说属长盾柱木跟它非常相似,要对着检索表才能发现它们的不同,反正我不认识,据说我身边也没有那我就不愁分辨了,不过借花献佛说说它们的异同呗。银珠与盾柱木的花都是黄色,但仍有不同 ,一个本土种,一个外来种;一个总状花序,一个圆锥花序;一个柱头不开裂,一个柱头3裂等。
期待见到盾柱木的那天,我能将它们理一理。
银珠树冠圆满,叶茂,花黄色且花期长,已选作庭院、道路的绿化树种。
同时,它还有经济价值,木材散孔材,边材淡红褐色,心材红褐色,硬重,纹理稍直,结构细致,易加工,少开裂,不变形,花纹美观。宜制作高级家具、建筑、农具、板料、船舶、车辆,内部装修等用材。
乔木,高12-20米,胸径30厘米,幼嫩部分和花序密被锈色毛,后渐无毛;老枝有细密锈色皮孔。二回偶数羽状复叶长达15-35厘米;叶轴长8-25厘米;叶柄粗壮,长3-15厘米;羽片6-13对,与小叶均为对生;羽轴长4-9厘米,上面有槽,基部膨大;小叶5-14对,长圆形,长1.5-2厘米,宽0.6-1厘米,先端钝圆、微凹或有凸尖,基部渐狭,两侧不对称,上面深绿色,老时光滑,下面浅绿色,初时中脉被锈色毛,后变无毛。
总状花序近顶生,长8-10厘米;花黄色,大而芳香;花梗长1-1.5厘米,被锈色毛;花蕾圆球形,直径8毫米,密被锈色毛;花托盘状;萼片5,近相等,长圆形,长8-9毫米,最下面一片较狭;花瓣5,倒卵状圆形,长15毫米,具柄,边缘波状,两面中脉被锈色长柔毛;雄蕊10枚,花丝长约1厘米,基部膨大,密被锈色毛,花药长圆形,长约3.5毫米;子房具短柄,扁平,被锈色毛,花柱丝状,长为子房的2-3倍,柱头头状;胚珠3-4颗。荚果薄革质,纺锤形,长8-13厘米,中部宽2.5-3厘米,两端不对称,渐尖,初被毛,老时红褐色,光滑无毛,两边具翅,翅宽5-7毫米;种子3-4颗,倒卵形而歪斜,长14毫米,宽6毫米,扁平,成熟时黄色。花期3-6月,果期4-10月。
拉丁学名 Peltophorum tonkinense (Pierre) Gagn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