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华|冥冥中的缘分
文|崔中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凌晨三点多的时候,你在去贵州的火车上,前方站点是怀化站,你感觉到火车在慢慢减速,在半明半晦的卧铺车厢内,有几个坐在靠窗挂凳上等候下车的人,行李包堆在脚下,让过道显得格外逼仄。你看不清他们暗夜中的表情,但能感觉到他们等待的焦虑和急迫下车的心境。
你躺在卧铺上,上半夜一直在半睡半醒中,火车错轨的咣当声不时在惊扰你的梦境。
拉着的窗帘让你无法看清楚车窗外的黑暗,一位僧人从半明半晦的空间走过来,暗灰色的长衫,斜挎的褐色布包,手里握着一本泛黄的经书。
一位僧人的出现打破了等待下车前的宁静。中年的面孔,冷峻,还有一点超然。体态很强壮,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带来一阵风,淡淡的狐臭味,消解了僧人的神秘。
在凌晨三点多的卧铺车厢内,在世俗的等待或者睡眠中,一位僧人的出现让人感到突兀,还有陌生和不可测的东西。你盯着僧人消失在火车两节车厢连接处的背影,突然想起上中学时历史教科书上介绍的一位日本僧人,他的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给你们上历史课的是一位老教师,古文底子很厚,在给你们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还会给你们讲一些和历史人物相关的古诗词,枯燥的历史课让他上得妙处横生。
他讲李白和阿倍仲麻吕的友谊,讲李白写给阿倍仲麻吕的诗句。阿倍仲麻吕到中国留学后改名为晁衡,一次误传晁衡在海上遇难,李白格外伤痛,他写道:“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李白的伤痛在历史老师的讲述中,充满了人性的悲情,久远时代的一位日本僧人就在样留在了你的记忆中,三十多年后的一个凌晨,又让你想起了他,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冥冥中的缘分。
你不知道火车上这位僧人的目的地,白天在两个车厢的结合处你看见过他,灰色的长衫,灰布条攀编的鞋子,靠在车厢上,手里没有经书,是一碗白米饭,那是火车路过九江的时候,捧着一碗白米饭的僧人没有让你感觉到神秘,但夜色中拿着一本泛黄的经书从你身边走过去的僧人让你有了短暂的眩晕。
你去过许多寺庙,看着僧侣们在寺庙里忙忙碌碌的身影,没有感觉太多神秘,他们的生活其实和世俗靠得很近,有时候会在繁华的大街上看见僧侣们打着手机匆匆远去的身影。
还有从豪华大巴上下来的一群僧侣,背着大大小小鼓鼓的行囊,消失在热闹的街头。
想起许多年前你生活过的小县城,一群自称是少林寺的僧人,打着旗子,在小县城的大街上转了一圈,好像是做什么宣传,队伍解散后,在一些商铺和洗头房,都有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也在生活,做僧人只不过是一种职业,干过一段时间还可以回到世俗中,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那位握着一本泛黄经书的僧人还没有走回来,两个车厢结合处的灯光还在亮着,火车停了下来,怀化站到了。
你从暗夜中走到灯光明亮的车门口,看见站台上那些匆匆离去的身影,想起了阿倍仲麻吕在唐朝做官时中秋之夜思念家乡的一首诗:“你旅居长安,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晁衡《望乡》)。
作者简介:崔中华,东明人,有文字散见报刊。
壹点号心梦文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