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建议收藏丨2020年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研究报告
当前,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应地,医疗健康策略也需要作出改变,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一方面是医疗水平提升的产物,一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换句话说,家庭医疗健康的出现以及未来的普及,是存在必然性的。
本文来源:艾瑞咨询
核心摘要:
行业部分:我国目前面临两大社会难题,一是总体人均医疗资源不足,2019年千人医生数仅1.79人,二是老龄化问题突出,2019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2.6%。老、中、青都面临着各自的医疗困境。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可通过补充现有基层医疗体制的不足,同时通过降低社会医疗健康成本,增加社会净效益的方式来提高居民福祉。目前国家的政策也不断偏向家庭医疗健康服务的建立,助力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
用户部分:接受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实际人群与潜在人群整体特征为:女性占比70%,31-40岁占比59.3%,已婚且有子女占比78.7%,高学历中高收入人群为主,消费观念注重产品及服务质量,注重实用性及性价比。
趋势部分:针对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政策方面将会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模式方面将会青睐线上与线下融合更紧密的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方面将会迎来产业与消费的全方位进化。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行业概述
▋中国人均医疗资源现状
中国总体人均医疗资源仍不足
但部分地区人均医疗资源赶超发达国家
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柳叶刀发布的世界医疗水平报告中排到了48位,每千人病床数排名在世界前1/4(第50位)。但相比发达国家,每千人医生数仍处于相对较落后地位(第90位),中国千人医生数相比美国(2.59)、德国(4.21)、英国(2.81)、日本(2.41)仅有1.79,部分地区,如北京(4.63)、浙江(3.33)、上海(2.95)能够达到甚至超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艾瑞认为,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由于医师资源充沛,可以效仿发达国家进行社区或家庭医疗健康管理,其他地区也可通过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可以弥补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突出
按照国际通则,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7%以上,则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这一标准,中国在21世纪初即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不断增长也能印证这一观点。
而处于老龄产业尚在弥补以及相关政策尚在改革的社会转型期,人口老龄化无疑加重了社会负担与家庭医疗健康负担,以心血管病事件为例,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预测,2010-2030期间,仅老龄化就会使心血管病事件(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脏猝死)发生率上升50%以上。
艾瑞认为,为了更好应对老龄化的问题,积极应对老年人医疗健康问题,建立良好并行之有效的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将成为关键。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定义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
是为家庭全员提供的全方位生命健康服务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通常是由专业的家庭医生进行。包含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全方位生命健康服务。从每个家庭成员的可能遗传疾病、早年社会经历到其目前具体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心理活动、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从而全面掌握该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一旦家庭成员出现症状,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会通过问诊、辅助医学指标分析并综合其之前健康状况得到其目前的大致疾病判断。如果疾病不重,则可提供药物治疗建议。如果疾病很重,则可通过家庭医疗健康服务进行大医院的就诊服务。在平日里,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也会为家庭每个成员制定具体的家庭健康计划,如饮食计划、运动计划等。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的必要性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可有效节约社会成本,增加社会效益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对于整个社会效益而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心脏病协会研究显示,如果能够对血脂异常和高血压进行有效的家庭管控(如能够为患者及时进行日常的血压、血脂测量,一旦有异常及时干预,以及平日能够促使患者联合使用降压药及他汀类药物等),在2016-2030年间可以减少1000万-2000万例AMI、800万-3000万例脑卒中和300万-1000万例心血管病死亡,总共可为社会节省医疗费用9320亿美元。
另外据公开资料显示,将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控制血脂、血压)应用至伴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的患者,社会净获益58%;应用至55岁以上患者,社会净获益75%;应用至65岁以上患者,社会净获益高达89%。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政策导向
有序推进医院、社区到家庭的分级医疗健康服务
我国对于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总体政策导向积极,从上级医院、基层医院到家庭,从家庭医生到家庭个人,都做出了较为清晰的规划,致力于使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医生与居民之间建立服务关系,搭建社区居民与社区医护人员、医疗服务机构之间信任的桥梁,改变社区居民的就医习惯,逐步引导社区居民进行有序医疗。
但目前对社区首诊政策仍相对缺乏,目前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政策均在初期起步阶段,无监督措施,无政策保证,政府没有明确政策规定居民就医必须在社区首诊,也没有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作出相应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社区到家庭的分级医疗健康服务的推进。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目前困境
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还需进一步有机结合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倡导医院、社区与家庭之间分级合作,然而近几年可以观察到分级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的并不顺畅。
一方面,从政府角度出发,家庭医疗健康安全是首位需要考虑的问题,将家庭医疗健康的预防和控制放在重要位置是必要的。然而每年的公共卫生经费不足和由于人才储备不足导致的全科医生缺乏,使得政府引导缺乏力度。
另一方面,市场由于严格的行政准入制度,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开展不了、药品不全、本身评级不高使家庭缺乏安全感等问题,也无法真正推动家庭医疗健康服务。针对现状,国家目前也在鼓励企业主导家庭医生服务,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之间的有机结合。
家庭医疗健康需求及消费行为洞察
▋调研说明
▋用户画像
30-40岁、文化水平较高、收入稳定的中青年妈妈
▋中国家庭健康状态
近六成中青年认为
父母缺少医疗健康层面的计划与指导
由于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家庭中身体状况最受关注和担忧的是老年人,近七成的被访者表示“在身体健康方面,最担忧的是父母”。
被访者对父母身体状况的担忧除了疾病本身,还体现在父母的健康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其中,担心“父母身边没有人可以进行健康计划及指导”、“父母可能不清楚如何进行诊疗或服药”的比重均超过50%。对于身在他乡工作或定居的人而言,不能及时掌握父母的健康状态更加剧了这种焦虑,认为“父母和自己离得远,不了解父母健康状况”和“父母可能隐瞒自己的病情”的比重分别为44.1%和41.5%。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消费情况
医院就医与购买药品
仍是家庭医疗健康消费中的主要部分
60%以上的受访家庭表示过去一年内在医疗健康方面投入最多的是医院就医(包括门诊、检查、开药、住院、手术等)或购买药品(不含医院开药),可见医院就医与购买药品仍然是中国家庭在医疗健康方面的主要开销。
医院就医花费方面,半数受访家庭的花费在3000元至10000元区间内,43%的家庭花费少于3000元,另有7%的家庭花费超过10000元。对于健康状况较好的家庭,购买营养品/保健品、体检、制定运动健康计划或饮食计划是保持家庭成员健康的较好选择,30.2%的受访家庭表示上述产品服务是其医疗健康方面的主要消费方向。
▋中国家庭医院就医频率及痛点
时间长、挂号难是家庭就医的主要痛点
医院就医是中国家庭医疗健康的主要开销,但中国家庭年均就医次数并不算高,67.7%的受访家庭最近一年内就医次数处于3-10次区间内,另有23.2%的受访家庭就医次数不超过3次,而就医次数超过10次的仅占9.1%。
中国家庭在医院就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核心痛点可概括为“时间长、挂号难”,时间长是指检查等待时间长、住院排队时间长、看病周期长,挂号难是指专家号难约、不知如何选择医院/科室/医生。
在具体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是检查等待时间长、专家号挂号难预约以及住院排队时间长,受访家庭的选择率分别为53.8%、51.7%以及43.3%。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的应用倾向
中国家庭将慢性病管理
作为家庭健康服务的主要应用方向
由于医院就医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并随着人口城市化、集中化导致局部地区医疗资源加剧紧张,中国家庭在遇到家庭成员偶发身体不适时,选择直接去医院就诊的比重已不足五成。
在中国浓重的互联网氛围下,中青年们已经逐渐习惯于先通过线上问诊、网上搜索等互联网手段寻求应购买何种药品、是否需要去医院、应该去哪些医院的哪个科室等问题的答案。除了偶发事件外,在慢性病确诊后,为避免频繁的往返医院和长时间的等待,中国家庭越来越多地开始考虑通过购买使用家庭健康服务来对抗疾病。
在“何种情况更倾向于购买使用家庭健康服务”的问题上,选择“慢性病管理期”和“慢性病初期”的被访者比重分别达到63.8%和53.3%,明显高于其他场景。
▋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使用情况
在线问诊、指标监测是用户倾向的家庭健康服务形式
从目前中国家庭对家庭健康产品服务的使用情况来看,在线问诊已经在受访家庭中有较高的普及程度,70.7%的被访者使用过不同形式的在线问诊服务;其次是使用血压、血糖等监测仪器在家中自主监测家庭成员的健康指标,使用率为60.1%;使用过电话、网站或APP预约挂号以及通过电商平台或O2O购药的被访者也超过五成。此外,医疗咨询、体检、医疗健康信息在线搜索等也是中国家庭较多使用的家庭健康服务形式。
▋家庭医疗健康产品服务认知及消费情况
中国家庭在家庭健康产品服务上的花费
已与就医费用相当
受访家庭在家庭健康服务的概念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56.1%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健康服务是指“在家庭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引导下进行的健康消费或行为”,另有37.6%的人认为只要是在家庭范围内的健康相关消费行为都属于家庭健康服务。
按照本次调研问卷限定的范围(家庭健康服务包括家庭医生服务、在线问诊、在线购药、预约挂号、血糖血压等指标监测设备、体检服务、家庭康复计划、睡眠监测等,不包括医院就医、药店购药、户外健身等费用),50.3%的受访家庭在家庭健康服务方面的花费处于3001-10000元区间内,35.8%处于1001-3000元,平均花费水平已超过5000元,与医院就医费用的均值相差无几,大部分受访家庭已充分认识到家庭健康相关产品及服务对保持全家健康的重要性。
▋中国家庭对家庭医生的需求与收费预期
个性化健康服务是核心需求
超六成受访者认为1000-5000元是预期合理价格
成熟的家庭医生制度能够给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内容,从受访家庭的需求来看为家庭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健康服务是核心需求,选择率为48.8%。
此外,对慢病或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7*24h家庭医生问诊咨询、为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帮助预约专家等服务内容的选择率均超过30%,此外,调研也显示用户对体检报告解读也有较大需求。
受访家庭对家庭医生服务的收费标准持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35.5%的家庭认为每年2001-5000元较为合理,26.0%的家庭则认为1001-2000元的标准更合理,还有16.5%的家庭认为应视具体的服务内容制定个性化的收费标准。
综合来说,出于对个性化健康服务的需求,六成以上受访者认为合理价格位于1000-5000元。
▋家庭健康产品服务使用评价
总体评价尚可,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受访家庭对购买使用过的家庭健康类产品服务的总体评价尚可,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为78%,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从评价维度的具体情况来看,“检测维度充足性”的评分最低,认为充足或较充足的只有67%,受访家庭需要家庭健康服务中的检测相关内容覆盖更多更广的健康指标;产品服务性价比的满意度为71.5%,低于总体水平,受访家庭认为服务质量与价格的匹配度还不够;问诊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指导性评分相对较好,满意度分别为79.6%和77.5%。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行业趋势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制度趋势
倡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健康服务制度
我国很早便开始重视家庭健康医疗服务,自近年来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后,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但整个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方式、激励方式等。
针对现状,未来家庭医疗健康政策将会以不断扩大全科医生人数作为基础,以健全激励制度、调解制度作为后盾,结合互联网家庭医疗健康服务与线下基层医疗健康组织,倡导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来更快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的整合与共享,进一步提高我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趋势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进行家庭医疗健康服务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政策,通过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由家庭医生团队评估并提供相关医疗健康服务并由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服务质量控制的监督。但也应注意到线上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对线下家庭医生签约政策的补充同样不能忽视,如通过线上问诊对居民进行初步健康分类,通过医药O2O直接送药到家,通过联系上级医院名医直接对患者进行治疗方案的指导等。
根据调研显示超过87%的受访者期待拥有包括在线问诊、指标监测、预约挂号、主动随访等服务在内的家庭医生产品。线上与线下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融合,将成为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趋势
行业发展带动产业与消费的全方位进化
我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近年来已有了一定的进展,对居民福利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居民对家庭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因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产业与消费的全方位进化。消费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治疗,从预防到疾病后管理的全流程需求增加体现了当代全民健康观点已深入人心。
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的趋势包括对名医资源的需求增加、对线上就医购药一体化的需求增加、对家庭成员全生命程健康管理的需求增加以及对家庭成员中老年人远程照护的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