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这根筋越硬,肝病越严重!灸透脚底,掌握长寿开关!
道宗流传这么一句话:“天筋藏于目,地筋隐于足。”藏于目的“天筋”,常人不易找到;但脚底的“地筋”,简单易找,而且调理肝病效果特别好。肝是很难调理的脏腑,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却指出了调肝的方向。
肝管着全身上下气机的舒畅条达,动怒会使身体气机郁滞不畅,就会衍生出各种疾病问题。怒伤肝,脾气越大的人,这根筋就越硬,说明肝病也越严重。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箭弦一样。
可能有人会问,这条硬筋在脚底,好像并不循着任何一条经脉啊?
但熟知经脉运行的人,就会发现:其实这根筋是循行在肝经上,只是肝经一般都标注在脚背而不是脚底。
那地筋怎么找呢?将脚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从脚底浮现出来,这就是地筋。
双足通过穴位和经络系统与全身各脏腑之间密切相连,加强了足部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因此身体好不好,脚全知道。就拿以下这几个症状来说:
脚气是因为湿热下注造成。而湿具有沉重、黏滞等特性,所以容易往下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湿的最根本原因是脾胃弱,所以本身有脚气的朋友可能还会伴随着大便粘腻,小肚子偏大,大鱼际发青等脾胃虚弱表现。
《灵枢.经脉第十》指出:肾足少阴之脉……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脚后跟这个地方属于肾经,如果此处反复出现干裂,甚至出现疼、痒就说明肾经的经气不足。
肝其华在爪,灰指甲反应了肝胆问题重,也反应了血不足,濡养不好爪甲。
拇指内翻翻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间关节倾斜超过15度。拇趾骨和第一跖骨之间关就是脾经所过,脾虚功能太弱。
五色辨病是中医学内容之一,五色为青赤黄白黑。
正常脚底颜色略红,如果脚红色十分明显,可能有热。
若颜色发青,可能有寒。
若出现异常的黄色,可能有肝胆疾病。
发白的话,除可能有寒证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和贫血。
发紫或发黑,则可能血液循环差。
如果脚趾甲红润有光泽说明人体血液循环好。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脚趾甲变成了苍白色,要考虑自己是否营养不良或贫血。如果趾甲上有纵行条纹,表示机体虚弱。
健康的脚趾腹应该是红润且饱满的。颜色太红说明淤血多,静脉不好,淤紫说明静脉回流不好。如果趾腹有皱纹不饱满也说明脚部血液循环不好。
中医认为,人之足犹如树之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人壮全凭脚健,脚离心脏最远,是全身阳气最难到达的地方,日常需要额外保养。脚为人体精气之源,双腿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因此可以说它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平时除了用泡脚和按摩的方法保养腿部,还可以用艾灸。脚上这几个主要穴位可以常灸。
1、涌泉穴:主要调理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失眠、多眠症、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肾脏病等。
2、大敦穴:自古以来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要调理腹痛、怕冷等症。
3、太冲穴:主要调理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4、太白穴: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要调理胃痛、腹胀、吐泻等症。
5、太溪穴:主要调理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关节炎、风湿痛等症。
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大脑”,光在足底就有136个穴位反射区,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器官,所以灸透脚底可以濡养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