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的“精英论”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近日,吴晓波做客《财新时间》,他的一番“精英论”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吴晓波在节目自称是精英主义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无用的,因为世界不需要那么多人同时思考那么多问题。自己针对的用户群体都是少数人,全国也就几十万人,屌丝不在自己服务范围之内。这番言论一出,随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友们分成了以下几派。

挺吴派。认为吴晓波说的对,认为这个社会是由精英创造的,俯瞰整个行政管理系统、经济系统和企业系统,那个不是精英在管理呢?所以精英比普通人更有用。

反吴派。认为吴晓波说的不对,认为这个社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没有普通农民种地,怎么会有粮食?没有普通的士兵去守边、去打仗,怎么会有美好的生活?没有普通的工人夜以继日的加班,怎么会生产制造出美好的产品?不能因为自己成功了就忘记了普通老百姓。普通大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人。

中立派。吴小波说什么跟自己都没有关系。或许就是吴小波随便说说而已。可能被某些人断章取义,加入了一些个人的情感或者目的,炒作蹭热点而已。没时间去搅和,干好自己的工作为上。

不管哪一派的观点都有他自己的道理。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如何看清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如何深度的去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运行法则。这一直是模型思维所倡导的思考方式。

下面我想从底层挖掘一下精英和普通人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底层的思考问题,不会轻信某些言论,不容易被各种媒体带节奏,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

首先我们来明晰两个概念,精英和普通人。百度汉语是这样解释的。

精英即社会的成功人士,他们在能力、见识、胆识、财产、文化素养等诸多方面超过大多数群众,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是社会的精华。

精英阶层即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背景的成功阶层,主要包括国企高管和资产丰厚的私营企业主等有产阶层。

普通人指一般的人,即没有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富裕的生活,也没有统治阶级的权势,如工人,农民,普通市民,一般技术人员,普通教师,医护人员,普通军人,普通媒体从业者等。

精英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财富、权力、知识和能力,而实际上,财富、权力、知识和能力是相互流动的,精英和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它们的载体,关键看谁能够更长久的保存。时间就是精英和普通人的调节器,让他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1、 精英来源于普通人

现代科学认为,基因、环境和个体选择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基因通过遗传变异来复制自己,而物种就是基因的表达。高等生物一般具有约105种不同的基因,但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单个细胞、组织、器官或个体中,一般只有约15%的基因得以表达,所以一个人的智商不完全由基因决定。

现代科学认为,智商可能有一半来自于基因。但是在遗传的过程会发生变异,子女的智商不会一代比一代强,而是有强也有弱,也就是研究生的子女不一定比低学历的子女聪明。研究生的子女也不一定会比低学历的子女更成功。因为在万物的背后有一个定律在调节和影响,那就是著名的“均值回归”。

所以精英不全是世袭和天生的,事实上,大部分精英都是来自于普通人,例如瓦特、爱迪生、乔布斯、李嘉诚等出生于平民家庭。为什么普通人也能成为精英呢?因为成为精英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环境、选择、努力和运气等。在现代的开放社会里,普通人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和选择,当然还需要运气,逆袭为精英。

精英是少数,普通人是大多数。精英教育环境再好,成功概率再高,但因为基数少,毕竟还是少数。普通人虽然成为精英的概率小,但因为基数大,一样会涌现出很多精英。

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

假设1万新生儿是精英父母,即使精英培养成功率是50%,那么他们的子女也就5千人会成为精英。剩余1000多万新生儿全都是普通父母,即使是1%的成功概率 ,也会有10万精英。(纯举例,不作为参考数据)

大自然通过“试错法”来筛选最优质的基因,最能够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够存活。试错法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样本足够大,大自然是公平的,他不会把所有的优质资源只给一个人,而是分布式存储在每个人的基因里面,通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来维持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 精英和普通人是量子叠加态

在量子力学里有一个概念叫“量子叠加态”,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它既死又活。

如果引申到精英和普通人,那就是每一个人既是精英又是普通人。也就是你存在这两种状态,关键看你怎么激活这两种状态,如果给予你优越的教育环境,给予各种机会和运气,通过努力你有可能呈现出来的就是精英态,如果你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和生存环境,运气也不好,你可能呈现出来的就是普通人的态。至于你能呈现什么态,取决于外在条件和你的内在条件。

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你出生如何,未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朱元璋,刘邦出生这么底层的人,都可以当上皇帝,因为他们身上有精英的一面,只不过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也有精英态。

所以对待社会精英,普通人不要去羡慕、崇拜和仇视,而是要学习他们。他们如果不努力一样也会被转化为普通人。每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把握趋势、努力学习、升级认知、艰苦奋斗,尝试的次数足够多,一样可以激活你的精英态。

3、精英和普通人的组合才能和谐有序

幂律分布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普遍应用于物理学、纯数学、应用数学、经济学、统计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许许多多领域中,社会的财富分配也逃脱不了幂律分布的影响,也就是社会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甚至1%的人掌握着99%的财富。

为什么财富不能每个人平均分配呢?因为这样不符合幂律分布,违反天道。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那谁还会努力奋斗。谁还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搞科技创新,去创造财富呢?

正是因为有富人有穷人,富人想保护好自己的财富,穷人想拥有更多的财富,普通人想成为精英,精英又不想掉下来,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势能和能量差,这个能量差驱动着每个人。普通人通过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成为精英阶层。精英阶层如果不努力很快转化为普通人。

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努力,这个社会就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秩序。而如果每个人都不努力奋斗,那这个社会就会走向僵化,走向衰败,走向灭亡。所以精英和普通人组合,产生能量差,是对抗熵增的最好方式,也是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演进方式,也是建立有序社会结构平衡的背后法则。

精英和普通人的组合分布,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

这个社会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精英,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普通人,因为这样不符合大自然的定律,不符合天道。精英阶层不可能永远是精英,普通人阶层不可能永远是普通人。

精英阶层,最不希望的就是改变。最好就是什么都不要改,什么都不要动,把自己永远保持在精英状态,他们希望通过设置各种门槛,限制普通人成为精英。这正好是精英走向衰败的起点,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限制普通人成为精英,必然会走向灭亡。

所以精英要遵循自然规律,为社会上的普通人设计一些晋升通道,给予普通人一些资源和机会。普通人要有一颗精英之心,这样才可以有前进和成长的动力。只有精英和普通人合作,才能建立一个和谐而有序的社会,而不是对立和仇恨。

我想起了“创新之父”熊彼特对企业家的定义:“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能称之为企业家,如果失去了创新精神,你虽然拥有巨大的财富,管理着巨大的企业,你就不能称之为企业家。”而精英也是如此,如果你有一颗仁爱和精英之心,你才能称之为精英,如果你只想保守和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即使拥有再多财富,你也不是一位精英。而普通人如果有一颗精英之心,有一颗仁爱之心,总有一天你也可以成为精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