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1)

本篇要目:

*************************************

1101.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

唐至民国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

1102.槎滩陂

五代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1103.永福寺塔

宋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1104.逢渠桥

宋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1105.马祖塔亭

宋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

1106.大胜塔

宋至明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

1107.万安城墙

宋至明                         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

1108.紫阳堤

南宋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

1109.龙虎山古建筑群

南宋、元、清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

1110.明园

明                          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

***************************************

1101.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


石钟山古建筑和石刻(石钟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城登山路22号,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的东南岸,半临湖水半依城。西望匡庐,北枕长江。与鄱阳湖对岸的梅家洲、长江对岸的江洲和安徽省宿松县的老洲隔水相望,素有“江湖锁钥”之称。


石钟山海拔61.6米,面积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


1979年石钟山成为庐山风景名胜旅游景区的景点之一。1996年12月石钟山经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考评,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景观名录》。


石钟山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西周时期有人在此捕鱼狩猎。汉代有砖瓦建筑。历代主要建筑有:宝钟寺、地藏殿、观音堂、天花宫、四王庙、金台庵、九王庙、江声阁、栖宾亭、白云亭、晴照亭、观澜轩、聆音台、读书台、山响楼、石佛楼、山巅古塔等。这些建筑几经沧桑,毁于频繁的战争中。


现存建筑都是清咸丰八年(1858)后重修和新建的。解放后又多次维修,并新添了一些景点。较大的修建一是清代的曾国藩、彭玉麟奏请咸丰皇帝,旨谕拨建重修;二是当代即1949年至今,进行四次修复。


经过修复后的石钟山,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祠、厅、院、轩等3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这里石扣有声,观之出奇,许多石块具有天然形成的绉、透、瘦、漏、丑等特点,石刻诗联,琳琅满目。


正因为有着如此奇峭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景观,历代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探奇览胜,撰文赋诗。丽道元、陶渊明、谢灵运、狄仁杰、李白、白居易、孟浩然、苏轼、苏辙、黄庭坚、王安石、文天祥、袁枚、郭沫若等都在此留下了优美动人的诗篇和翰墨。


其中宋代苏东坡的《石钟山记》更是流传千古、名扬天下。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石钟山古建筑及石刻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2.槎滩陂


江西省泰和县有一座叫槎滩陂的引水工程格外引人注目。离县城30公里,陂坝位于赣江二级支流牛吼江上,陂坝以上集雨面积为971平方公里,素有“江南都江堰”的美誉。


据爵誉村周氏祠堂墙壁上嵌存的碑口《槎滩碉口二陂山田记》记载:“后唐天成年间(926-929)监察御史周矩(896-976),金陵人,于后周显德5年(958)避乱迁居泰和万岁乡,因地处高燥无秋收,乃在禾市上游以木桩压石为大陂,长百丈,导引江水,开洪旁注,以防河道漫流改道,名槎滩”。


据此推算,槎滩陂为南唐周矩(爵誉村周氏开基祖)始建,时间约在958年前后,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完善的古代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得这座水利工程虽然历千年风雨,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被专家称为"江南都江堰"。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槎滩陂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3.永福寺塔


永福寺位于江西鄱阳。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由鄱阳王萧恢献出自宅而成。初名显明寺,元代始更名永福寺,又据鄱阳县志载,天台山僧宝伦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在寺之东侧建立砖塔,历经修葺,至今仍十分完整美观。永福寺屡建屡毁,改革开放后、佛教复兴,而被毁了一百多年的永福寺因各方面条件不足未能得到恢复。一九九三年春,居住在永福寺塔附近的佛教弟子徐美华首发善心。对永福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后,汇报于当地政府及有关宗教部门,请求批准恢复千年古刹永福寺。在得到批准后却无有地盘兴建。便果断的将自家房屋土地建寺。终于将这座千年古刹恢复重建,成为宗教活动、旅游开放场所。


宋天圣二年(1024),浙江天台山寿星寺巡礼僧用言和宝伦来寺主持,在寺东造佛塔一座。元至正22年(1362),寺僧修塔时,在塔底挖得一个水晶甘露净瓶,献于皇上。皇上大悦,赐“显明寺”为“永福寺”,塔为“永福寺塔”。

塔西因建有永福寺观音堂,故又称“观音堂塔”。该塔八面七级,基深10米,塔高42米,占地80平方米,为密檐楼阁式空心砖塔。塔下部有茎底,塔身八面设有拱卷门,柱枋上设斗拱,造型古雅威武,历经史上10多次地震而安然无恙。永福寺塔和妙果寺塔,为古饶州东湖十景之一“双塔铃音”。

永福寺塔建筑质量坚固,结构严谨。据说,从元朝至清朝末年的几百年里,鄱阳曾发生过八次地震,损毁了许多房屋建筑,永福寺塔却没有一次因此而遭受破坏。

永福寺塔在历史上几经人为破坏和重新修复,可谓饱经沧桑,却始终屹立于县城中部,默默地见证着一段历史进程和发展变迁。细心观察,便可发现永福寺塔的每层的外墙色质和结构都不尽相同,这是历史上多次重修留下的深深烙印和见证。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永福寺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4.逢渠桥

逢渠桥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的洞山百步岸以上300米处。该桥建于宋召五年(1098),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经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


逢渠桥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江西省境内第三座宋代古桥,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经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此后,当地的张雷两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雷四十三娘嫡玄孙官至左丞相,且在本族内无诉论,就有捐建洞山逢渠桥得福荫之说。桥名由当时的县令钱鍪书写,拱底“绍圣戊寅岁,同安张仲舒妻雷四十三娘,男裕禧舍此桥,住持沙门梵言句当。惠耸题”桥拱另一侧的石头上又写“张仲舒妻雷氏舍此桥,愿罪孽消除,福寿圆满”,此外,桥基上还有几十个字,主要记载张氏子孙在明嘉靖年间重修此桥的捐款数量。


该桥拱券以7个纵向单券并列组成,每券花岗石11块,77块矩形石排成7列,组成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疑皆相通。拱肩立有2个石雕武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


拱肩立有2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逢渠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5.马祖塔亭


马祖塔亭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宝峰禅寺后面,亭中心塔底汉白玉石函内有著名的佛教高僧马祖的灵骨舍利。塔身四面有石碑,刻有文字。马祖塔亭坐落在靖安县宝峰镇宝峰禅寺后面,为中国佛教禅宗南天八祖马祖道一而建造。


1993年由宝峰寺住持一诚大师按原塔样式重建,材料是从山东精选而来的汉白玉,仍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3.78米。塔基为正方形须弥座。塔身南面石碑竖刻着当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马祖道一大寂禅师舍利之塔”,碑的左方刻“癸酉年清和月启功敬题”字样;北面碑刻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少良竖书的“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两行字;西面碑文为本寺方丈一诚长老所撰、时任本县县长郭明所书《马祖塔铭》;东面石碑重新镌刻唐代左仆射权德舆所撰《马祖塔铭》。塔刹下为仿斗拱造型,上为琉璃瓦造型,檐首六角均有含珠龙头饰物,顶为净瓶形。塔基底下珍藏着送回的马祖灵骨舍利,为錾花鎏金银盖罐所盛,外用一白帆石石函所包装。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马祖塔亭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6.大胜塔

大胜塔位于省九江市能仁寺内大雄宝殿东南侧,建于东晋,为砖石结构,六角七层,高42.3米,底层对角直径长8.9米。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9年),旧名承天院。焚毁后,唐代重建。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扩建,更名为能仁寺。后多次兴废,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复建,为九江三大丛林之一。大胜塔在能仁寺大雄宝殿东南侧。始建于东晋,后毁。唐大历年间(766—779年)白云端禅师重建,殿、塔并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虽经兵祸,殿堂遭毁,但塔完好。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遭兵火破坏,塔毁3级。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九江关督白景福劝募修复。塔为砖石结构,通体呈六角锥状,共7层,高42.26米,底层对角直径长8.9米,门朝西南。从第二层起,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梯阶,如此可盘旋而上。塔外形似楼阁,古朴庄重,塔顶为六角攒尖式,上立铜刹。


左侧底层镶嵌石碑一块,是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胜宝塔碑记》。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大胜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7.万安城墙


万安城墙位于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县城芙蓉镇,始建于宋代,现保留明代古城墙约1000米,是江西省保护最为完整的县级古城墙之一。它墙体厚实,城门古朴,濒临赣江,现保留古城墙约1000米。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知县彭九皋重筑土城。使万安城墙延周3里,高1丈,宽8尺,置4个城门。4年后,都尉钱唐奴将城墙再加高三分之一,宽度也增加了一半。但这都是土墙,由于立在赣江边,难挡历年洪水,所以城墙经常部分倒塌,但塌了又再筑。

明正德七年(1512年),知县桑翘以砖石重筑城墙,周长714丈,高2丈2尺,垛口950个,连垛口墙上宽1丈,墙下宽1丈五尺。共有6个城门:除东南北向各1个城门分别取名为威远门、表忠门、通都门外,由于万安城西面临赣江,客货运输繁忙,因此在临赣江的正西、西偏南、西偏北置了3个城门,分别取名为观澜门、五云门和芙蓉门,由此可见古代万安之繁华。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万安城墙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8.紫阳堤


紫阳堤位于江西星子县城南鄱阳湖畔。因前面与落星石相对,故又称“南康星湾石堤”。始建于北宋元棺间,郡守吴审礼以郡治濒湖,风涛险恶,往来舟楫停泊无所,于是构木为障。因草创简陋,仪十余年即废。崇宁间,郡守孙乔年报请以石为堤,长500余米,堤内又疏浚二个停泊之所,俗称“内澳”,可容小船千艘,岁久渐圮。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着手大力修复。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之大成者,生于建炎四年(1130年),卒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其上任伊始,见旧堤岁久不治,水波荡击,木腐土疏,澳内则淤泥堵塞。

于是筹钱百万,米五百斛,于淳熙七年(1180年)动工。朱熹“间亦躬行于上,劳苦勤恤者甚至”,凡用工一万七千二百有奇,在旧堤上增高三尺,益以土石,疏浚澳中淤泥,澳外挺木以护,闸门制备坚固,又于闸内设池引泉,以备干旱。远而望之,宛若一城,屹立于鄱湖之滨,“三邑之民欢趋之”。现在,这一遗迹仍然保存完好,内外两堤坚固如防,层层垒叠的花岗石块基础依旧,古闸依稀可见,有石阶可至闸底,并以石桥相连,桥下有孔,供渔舟出入。这是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伟大杰作。同时,又成为县城一个非常优美的景点,尤其是在明朗的月夜更是如此。清曹龙树《紫阳堤水月》诗:“蟾宫桂子落江乡,江卜平堤号紫阳。月印波心珠滚动,波浮月色镜磨光。嵯峨沙阜千层雪,寥阔洪涛两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说维扬。”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紫阳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09.龙虎山古建筑群

龙虎山古建筑群位于中国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是历代张天师在龙虎山发展道教的遗迹,主要包括嗣汉天师府内的三省堂、私第门、宫保第、广缘斋、仁靖真人碑、大铜钟、灵泉井和上清宫内的东隐院等8处文物,其年代分属南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


天师殿


大铜钟


玄坛殿


司谏司


正一观


长庆坊


留候天师祖庙


盧靖祠


飞云阁


玉壁临空


上清宫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龙虎山古建筑群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10.明园

江西景德镇蟠龙岗“明园”明代建筑群有七栋主体建筑,均为明代中晚期民俗建筑遗存。建筑群于1979年11月迁建,1987年竣工,建筑占地总面积2649平方米。七栋明代民俗建筑遗存时代风格突出,地方特色鲜明,建筑类型有闾门、宗祠和民居。有关专家评价,蟠龙岗“明园”明代建筑群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民居易地保护并采取较大规模的群体性组合的一个最早的成功例子,值得推广。


玉华堂


大夫第


明园,处明清古建筑群的北侧,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由七栋明代世俗建筑组成。建筑的初建年代,由清嘉庆年至道光年,贯穿清皇朝相对稳定的中后期岁月。有汪氏五股祠堂、金达故居、汪柏故居、汪柏弟宅、苦菜公大宅、桃墅汪宅、夏田闾门、礼芳闾门、庄氏农舍等。清园的建筑,较之明园的同类型、同类别的建筑,规模要大,制造精细,设计思想明显的进步而又灵活,装饰装修趋向于华丽,即使是建筑用材也是尽可能地追求高标准。清园建筑的总体布局,不同于明园,处处在现着以宗祠为中心组成氏族居住群体的乡结建设模式。有玉华堂、大夫第、华七公大宅。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明园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谁再说唐山没有古建筑,就把这条微信甩给他

    唐山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13处. 唐山明长城 唐山市境内现存长城系明代所建,由秦皇岛市卢龙县刘家口进入唐山市迁安市徐流口村,行经迁西县北部至遵化市东陵乡楦门子口,进入天津市蓟县. ...

  •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七座: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第七座,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西北嵩山南麓峻极峰下的嵩岳寺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 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 ...

  •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三百零九座,山东邹城重兴寺塔

    重兴寺塔为原法兴寺遗物,寺始建年代不详,元至元间(1335-1340)易名重兴寺,今已废圮无迹. 塔为青砖砌筑,平面呈八角形,9级,高28米,底层四面辟门,东.南.西三面设方形龛室,北面设楼梯. 二层 ...

  •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塔篇」第三十七座:北京慈寿寺塔

    第三十七座,北京慈寿寺塔. 位于北京海淀区八里庄慈寿寺内,原名永安万寿塔,又名永安万寿塔.八里庄塔.玲珑宝塔等,是仿照天宁寺塔而修建的. 慈寿寺及寺内塔为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即公元1576 ...

  • ​中国现存50座古建筑

    ​中国现存50座古建筑 1.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 2.北京故宫博物馆 : 3.北京八达岭长城 : 4.承德避暑山庄 : 5.布达拉宫 : 6.应县木塔 : 7.嵩岳寺塔 : 8.赵州桥 : 9.五台 ...

  • 彰显历史文化底蕴 常熟城市原点落户方塔园

    根据设置,常熟城市原点目前位于方塔园内的崇教兴福寺塔塔刹顶,本标志为原点在春分(秋分)日15时23分的投影.崇教兴福寺塔又名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迄今已有880多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共计795处) 本篇要目: ************************************* 703.良乡多宝佛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711.慈寿寺塔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721.佛真猞猁迤逻尼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731.金山寺舍利塔 元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732.天宁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741.蔚州古城墙 明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742.故城寺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751.宣化柏林寺 明至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 752.卜北堡玉泉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761.衡水安济桥 清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762.凤山关帝庙 清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71.闾原头永兴寺塔 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 772.张村圣庵寺塔 宋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781.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