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成长之路(4)
四、重整旗鼓
长夜漫漫,终有天亮的时候。
到了文革后期,虽然还有极左分子在兴风作浪,但是,中国的主流,世界的潮流已是不可阻挡。体育界率先打破壁垒,开始了走出国门看世界。典型如乒乓外交的成就其实并不仅仅是打开了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僵局,更突出的意义是更多的国人开始有机会睁开眼睛看世界,可以相对开放的和国际交往了。体育界也开始积极的和各国际体育组织进行联系,争取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国际体育协会,包括在奥林匹克协会的合法地位。随着中美之间关系的正常化,这些工作的进展也相当顺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内体育组织也都开始恢复了正常训练与比赛。各种国际赛事的邀请纷至沓来。由于在文革期间,各行各业都弥漫着停课、停产、停训、停业闹革命的荒唐,队伍一时间也是青黄不接,一开始,我们还不得不先启用一批老运动员来应对局面。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曾经那一批文革前优秀的老一代运动员在经历了长期停训和运动中的各种磨难后,虽然也很主动的在队中短暂的起到了一个传帮带的作用,但是整体水平还是难以恢复到之前的较高水平,不得不纷纷退出了现役。各支体育队伍都开始了从教练员开始,组建一支全新队伍重装上阵,女排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离开国际排坛时间太久了,一开始我们还不能适应当时的新局面,应对也很业余。甚至出现了由国内冠军队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的情况,成绩当然也不可能理想了。但是,也正因为当时国际比赛少,国内冠军竟然有机会组成国家队,反而刺激了不少国内球队认真训练,争取出国参赛,为国争光。
而当时正值文革后期,国内民众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虽然运动队的训练条件同样艰苦,但是,在专业队训练,毕竟可以吃饱饭,而且如果和当时社会平均水平做比较,这里的伙食那是相当不错的。
专业球队还可以发球衣,而且那时的人们把球衣外穿很普遍,这就相当于不用发愁衣服的问题了。有必要再说一下当时业余球队的情况:不少业余球队当时也发球衣,但是不仅发的套数有限,每人有两套换着穿就很不错了,多数是只有一套,只让你在比赛时穿。而且那件球衣还不归你个人所有,比赛和训练结束后是要交回的。专业队则不然:有训练穿的,有比赛穿的;有长的外穿,有短的在场上穿的。而且这球衣是归个人所有的,有些队员还会省着穿,把训练服补了又补,省出新的送给家人穿。
专业运动员因为要集中训练,当然就必然有集体宿舍,因此住的大问题也解决了。当时城市里一家三代同堂可不是个别现象,能有属于自己的一张床,有一块自己的小空间,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专业队的队员还有工资拿,虽然工资并不高,可在那个年代一块钱都是相当管用的。何况前面已经说过了,专业队员吃穿住全不花钱,当时不少队里连脸盆、毛巾、刷牙缸子、冼衣粉都是统一配发的,大概也就牙膏、牙刷要自己买了吧。每月到手的那几块、十几块(极少优秀的运动员可以最多拿到几十块)的工资可全是白得的啊。
进专业队还有机会乘火车外出打比赛。要知道,在那样管制的年代,普通人座火车是没资格座软卧的,也很少有机会座硬卧,有个座号都是要凭运气。而平时想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去其他地方看看,转转那都是极难实现的事情。不仅是因为钱少出去玩不起,转不成的问题。同时你准备使用什么样的出行工具,你的出行理由,你出行的时间都要先向组织申请,向组织汇报,等组织批准。而那个所谓的组织就是一级级管人的人,一个个管事的机构,那个人也不好说话,那个机构也不轻易给你盖章放行。所以当运动员,有机会外出打比赛,这些机会就都自然都会有了,特别是当运气超级好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座飞机呢,哎呀呀,这是多么诱人的好事情啊。
而所有的这一切中,最吸引人的,最让年轻人拼命想进到专业运动队的诱惑就是:退役后国家会给分配正式工作。成绩越好,分配的工作就越好。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份组织给安排的正式工作,要么就只能下放农村,要么就只能靠亲朋好友接济。你想在城里打个临时工都没有人敢给你提供,都没有地方可以给你出这份工钱。所以在城市里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当时年代里一家人最大的期盼,也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能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保障。
结合这些内外因素,家里无背景,没权力的年轻人如果有个不错的好身体,能不愿意想方设法去接受专业的训练吗?所以国内参与专业训练的人数一定不会少,而运动员为了能进入到专业队,能在专业队里出成绩,平时的训练的必然是非常刻苦,在这样的大背景情况下,一支优秀队伍的出现就有了必要的而坚实的人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