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逻辑天花板该如何打破

如果大家认可,或者因为否定不了而不得不接受,可常识化普及是哲学常识化转向在宏观层面的唯一标准,那么透过常识化视角便不难进一步发现,相对于我所建构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旧哲学曾经展现的一切深奥与晦涩,不论是宏观层面的,还是微观层面的,均构成束缚人类无法终极自圆其说的逻辑天花板。
从旧哲学的一切深奥与晦涩均与语言文字表义所形成的语境直接相关,再考虑到逻辑天花板在宏观和微观语境存在的普遍性,自然不难理解,哲学转向与语境中隐性存在的逻辑天花板直接相关,因为在一个日益走向成熟的人类文明中,相对于旧哲学对逻辑在概念认知上的语焉不详,所谓的终极打破逻辑天花板,即从概念上终极解析逻辑,直到可常识化普及的逻辑学的最终形成。
正因为在日益成熟的人类文明中没有脱离语言文字的会意机制而独存的逻辑,所以我们才能通过集体终极自圆其说不能而发现,人类在宏观层面一直有未曾被终极突破的逻辑天花板,因此哲学要想通过常识化转向彻底改变自己的终极自圆其说不能的尴尬,就必须率先通过个体微观层面偶然的可终极自圆其说的理论创新对这些逻辑天花板进行一次一致性的终极突破。
这其中,既有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在终极自圆其说(不能)方面的一致性,又有单个逻辑天花板和整体逻辑天花板之间的一致性,都因为语境陷阱的现实存在而被旧哲学一直视而不见,所以可以判定,西方哲学界因为不真懂逻辑而无法从概念上终极解析逻辑,是一个被集体无视的基本事实,不然哲学早就实现常识化转向了。
相对于旧哲学人受语境陷阱束缚而对自身认知缺陷的视而不见,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认为,哲学与人生之间具有知行合一的一致性,与人的认知成熟与否无关,也即每个层次的人有每个层次的知行合一人生。
正因为人与哲学之间具有知与行的一致性,所以人类曾经以哲学为名或不以哲学为名所展开的任何理论创新,都直接服务于逻辑天花板的层层解析,而且每解析清楚一点儿或一处,人类的整体认知就因此而在教育领域实现一次因个体而波及整体的一致性转向。
透过人在认知的一致性方面因理论创新而诱发的转向的频繁特征,可以发现,在哲学不能实现常识化转向之前,不但逻辑天花板的存在具有不确知的广泛性,而且逻辑天花板对人和人类文明的束缚亦具有普遍性。
正因为曾经不能解释清楚这种与一致性相关的普遍性,所以旧哲学作为狭义哲学,一直处理不好与广义哲学母体之间的关系,比如不能正确定义哲学,就是最基本和最直接的语境陷阱,所以导致坐井观天的旧哲学工作者一直难以识破——作为狭义哲学的旧哲学,其实从来只是作为整体的广义哲学的局部——只有哲学的常识化转向才能终极解析清楚这其中的全部逻辑内因,从而实现逻辑自身概念的终极常识化。
正因为旧哲学界一直无法摆脱坐井观天宿命的原因与自身在本体论视角下的逻辑认知直接相关,所以导致哲学史上的任何理论创新成果都达不到可在个体层面实现终极自圆其说的标准,因而导致相应的理论创新完成后,相关思想从个体向整体传播的效果从来达不到创新者的预期,因为思想传播表面上用的是语言文字,实际用的却是逻辑——没有常识化普及的逻辑学,就没有常识化普及的哲学思想,这其中体现的,仍是哲学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一致性,仍是旧哲学的认知禁区。
常识化而言,任何理论创新者,在潜意识当中都期待自己的创新成果能够实现常识化普及,可惜从人类的整体一致性角度,正因为不同分支文明之间有现实的物理区格和文明层次区别,所以使人类的任何曾经的理论创新的常识化普及都成为现实的不能,比如在当前高度发达的全球统一市场环境下,没有哪种商品是全球性普及的。
这里请务必注意一点,此时在哲学常识化转向视角下所谈论的理论创新与诱发的转向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局限于专业哲学领域内,而是放眼人类的所有理论创新,所以不难发现,人类的所有理论创新都附属于广义哲学。
旧哲学正因为处理不好与广义哲学母体之间的关系,所以才导致在鸠占鹊巢一般的主体认知错位的情况下,不成熟的旧哲学当然处理不好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这是让一切旧哲学人颜面扫地的显性终极自圆其说不能现象。
如果承认狭义哲学与广义哲学之间的一致性,是让旧哲学走向终极成熟的一个认知基点,那么此前的历次哲学理论创新都提供了若干认知基点,而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的终极成熟,则意识着通过一切未知基点的终极解析而促进哲学直接实现终极成熟。
正因为旧哲学对自身与广义哲学母体之间关系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这种与主体性相关的不自觉是基础性的,因而必然导致旧哲学只能一直像空中楼阁一样的海市蜃楼一样华而不实。
这意味着,只有通过常识化转向,人类才能像发现折射蜃景的真正本体一样,对不能终极自圆其说的旧哲学进行终极正本清源。它的终极哲学和终极文明意义在于,通过哲学在整体层面的终极自圆其说,人类文明项下的每个具体个体都将在自己完整的生命历程中实现主体性的终极主观成熟,也就是与宗教和政治消失相关的主体性向虚拟的权威异化现象将就此终极消失。
正因为哲学的终极正本清源首先是主观见之于主观的形而上学,然后才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地通过形而下学写作形成哲学专著,所以哲学的常识化转向就是哲学语境陷阱的终极清除,也就是对语言文字之间的一致性的终极建构,因而语法与终极逻辑学完全合二为一,是我所预见的哲学方法论的建构终点。
从常识化普及于全人类的角度,如果要保持语言文字的多样性,那么比科学更容易常识化普及的,首先只能是与逻辑学合二为一的语法,因为终极可常识化普及的语法是普及科学等其他知识的前提,因为有可常识化普及的语法本身即代表了人类已然实现了对逻辑天花板的终极突破。
(与本文相关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亟待系统出版,有看明白的人,请帮忙向出版社推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