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第三章温病病因与发病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二节 温病的发病

一、发病因素
(一)人体正气(二)自然因素(三)社会因素
二、感邪途径
(一)邪从皮毛而入(二)邪从口鼻而入
三、发病类型
(一)新感温病
原意: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的温病
实际:病发于表的温病
特点:初起病多在表,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
(二)伏邪温病
原意: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
实际:病发于里的一类温病
特点: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苔黄或身热夜甚、斑疹、舌绛等郁热于里的证候为主要表现。第二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创立的。
以气血的状态,气血辨证为核心。
卫的作用是捍卫肌表,通过卫气的温养分肉、皮肤使肌表固密,抵御外邪入侵。不涉及脏腑功能失常,只涉及卫表功能。
气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及整体防御机能的体现。
营:血中津液
血:人体物质基础,包括成分(血少)和状态(出血)两个方面。
(一)卫分证
定义: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证候类型。
主要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渴(不严重),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辨证要点: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病机特点: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方剂:桂枝汤、 银翘散(荆芥辛温,辛温的达表力更强,加强银花连翘薄荷达表之力)
风热在卫:高热,头痛,咳嗽
湿热在卫:身热不扬,肢体困重
(二)气分证
定义: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病变。病邪由表入里而尚未入营动血的一切病证。
热盛阳明临床特点:身体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渴欲冷饮,舌苔黄燥,脉洪大等。
气分证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生理功能异常
病机特点(就热盛阳明而言):正邪剧争,热炽津伤 生理功能异常
方剂:麻黄汤(麻黄 杏仁恢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黄连汤和白头翁汤(只有清气分热的药,没有恢复脏腑功能的药)、龙胆泻肝汤
(三)营分证
定义: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产生的一个证候类型。
主要症状: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营热蒸腾而口渴比气分证减轻),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无出血,有出血先兆,神志稍有异常。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
病机特点:营分热盛,热损营阴,心神被扰
(四)血分证
定义:热邪深人,引起耗血动血之变而产生的一种证候类型。
临床特点:身灼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溺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辨证要点:舌质深绛、斑疹、出血。
病机特点:热甚迫血,热瘀交结
第二节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倡导的。
三焦辨证的实质是脏腑辨证。
三焦的分类:1.气化三焦:人体阳气运行的通道2.脏腑三焦: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3.部位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4.辨证三焦:以临床证候表现辨别病变部位、脏腑,进而按所病之部位、脏腑划分。
(一)上焦证
主要包括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的病变,邪在肺经,多为疾病的初起阶段。
1.邪犯肺卫证 属于卫分证
温病初起(很多一部分)病邪先犯于肺
主要表现:卫受邪郁,肺气失宣。
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川芎茶调散,桑菊饮
2.肺热壅盛证
犯于肺卫的温邪进一步由表入里,肺热亢盛,可造成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主要表现: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主要症状: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身热、咳喘、苔黄
麻杏石甘汤
3.湿热阻肺证
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亦可犯于肺,使卫受邪郁,肺气失宣
主要表现:卫受邪郁,肺气失宣。“肺病湿则气不得化”
主要症状: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
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湿热阻肺的咳嗽声音重浊,咳痰不爽、黏滞。需要辨别是热盛伤阴导致的黏滞还是湿热导致的黏滞。
三仁汤合麻杏石甘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须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
4.热闭心包证
邪热内陷或内传,引起心包络机窍阻闭,心不能主神明的病机变化。
主要症状:身灼热、神昏谵语,甚或昏愦不语、肢厥、舌蹇、舌绛等。
辨证要点:神昏、肢厥、舌绛
热闭心包还常常夹痰兼瘀。痰热内闭心包:神昏、喉间痰鸣、舌绛苔垢;夹瘀者多系邪热与瘀血互结,瘀热闭塞心窍所致,症见神昏谵语或神志如狂、唇黑甲青、舌质紫晦。
内闭外脱证:热闭心包所引起的危重病变。
5.湿蒙心包证
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络
主要症状: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兼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色不绛、脉濡滑数等。
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二)中焦证
中焦所包括的脏腑主要是胃、脾、肠等,温邪传入中焦一般属于温病的中期或极期。
1.阳明热炽证(胃热亢盛证)
热入阳明,里热蒸迫而盛于内外的证候。
主要症状:壮热、大汗出、心烦、面赤、口渴引饮、脉洪大而数。
辨证要点: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
病理变化:蒸腾之热弥漫内外而未里结成实,“散漫浮热”“无形热盛”
2.阳明热结证(热结肠腑证、阳明腑实证)阳明表定位,不仅是三承气汤
肠中邪热与糟粕相结,耗伤阴精,肠道传导失司。
主要症状:日晡潮热,或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辨证要点: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3.湿热中阻证
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困阻于中焦脾胃
主要症状:湿重热轻:身热不扬,胸脘痞满,犯恶欲呕,舌苔白腻,或白厚,或白苔满布,或白多黄少等。湿热并重或热重湿轻:高热持续,汗出而热势不为汗衰,烦躁不安,脘腹痛满,恶心欲呕,舌苔黄腻或黄浊。
辨证要点:身热、脘痞、呕恶、苔腻。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
肠腑湿热与糟粕积滞相搏,肠道传导失职。
主要症状:身热,烦躁,胸脘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等。
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
5.湿阻大肠证
湿热类温病病程中,湿浊闭阻于肠道,湿浊之气不得下泄而蒙上
主要症状:大便不通、神识如蒙、少腹硬满、苔垢腻、脉濡
病机:湿阻肠道,传导失职。
辨证要点:大便不通、少腹满、苔垢腻
(三)下焦证
下焦包括肝肾,温邪深入下焦,导致肝肾的病变,属温病的后期阶段。
可能存在很严重的邪盛。
虚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盛(cheng)邪气则实,夺精气则虚
1.肾精耗损证(真阴耗伤证)
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肾精,形体及脏腑失于滋养。
主要症状:低热,神惫委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
2.虚风内动证(阴虚风动)
肾精虚损,肝木失养,风从内生的病机变化,即所谓“水不涵木”
主要症状:神倦肢厥,耳聋,五心烦热,心中憺憺大动,手指蠕动,甚或瘛瘲,脉虚弱等。
辨证要点:手指蠕动或瘛瘲,舌干绛而痿、脉虚。
(0)

相关推荐

  • 中医诊断学——三焦辨证

    小执医整理的中医诊断学知识点,必须学习 1. 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学著作是(单选)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温病条辨> D.<景岳全书> ...

  • 【诗艺国际】三 平 | 快 乐(小说第四章)

    ▼ 快 乐(小说第四章) 作者/三 平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  三平,中学高级教师,1970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和教育科研工作,曾任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

  • 道德经三十四章——大道汜兮

    这一章继续对道进行赞美,进行美誉. 先贴下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 ...

  • 34第三十四章小伙寻求神仙药 孙仙偶遇火药源

    34第三十四章小伙寻求神仙药 孙仙偶遇火药源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道品格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 《西游论心》第三十四章:空有之争

    深耕生命,返本归根 悟空摔碎了车儿,把道教的正宗大法"金丹大道"从心里清除掉,解除了这个束缚.然而,法虽已舍,事仍未除.主要是一些神通功用,相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呼 ...

  • 【天为谁春】第四章 芙蓉影暗三更阑·拒绝

    芙蓉影暗三更阑 我低低说:"绫姨已知.我有孝在身,叫辛大哥进来不很方便."这是我想当然尔,刘玉虹既连咏刚的名字都知道了,其他人哪有不听说的理. "哦."银蔷更喜 ...

  • 【天为谁春】第四章 芙蓉影暗三更阑·巧遇

    芙蓉影暗三更阑 我愧疚不已,忙道:"菊花阿姨,我只是随便一问,有点.有点好奇." 菊花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怪不得大小姐怀疑.朱若兰对外已然死了十几年了,嘿嘿,嘿嘿!-- ...

  • 【天为谁春】第四章 芙蓉影暗三更阑·昔怨

    芙蓉影暗三更阑 菊花笑道:"正要提到此事.说来,又是姑娘的恩典.大小姐想必听说,姑娘有一年曾经出海,历经九死一生?" 我道:"知而不详." "大小姐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