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145:陆奥身亡
整个1943年5月,日本帝国海军与盟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损失都不大。日军方面,除了前面142节里被暗算的三艘阳炎级驱逐舰之外,就一两个小潜艇;盟军方面,除了137节里的狗鱼号潜艇(SS-177)生死不明之外,就两艘小巡逻艇。
凑字数,这里把6月份莫名其妙自爆的陆奥号战列舰做一块,不过说陆奥之前,还是把双方微不足道的损失先理一理。
资源不足是日本帝国娘胎里带的病,先天性的。针对这一点,海军方面在千吨上下的海中型潜艇基础上,进一步小型化弄了个Ro-100型(吕百型)潜艇,排水量只有600吨,水下也不过780吨而已。
这潜艇的主要任务就一个:近海防卫。
虽然小,但这潜艇也是双壳结构潜深达到75米,跟美军主力之一猫鲨级(Gato)的90米差不太多。当然了,14节/26公里/小时的速度及6500公里的航程就跟猫鲨差的比较大,毕竟太小。
装备也比较简单,就是舰艏4具鱼雷管备弹8发,甲板一门3寸/76mm炮或者两挺25mm机枪。
从1941年6月到1944年,这Ro-100型总共造了18艘,弦号从Ro-100到Ro-117。其中,Ro-102是1942年4月下水,算是新鲜出炉的产品。
战争是吞噬资源的无底洞,尤其是与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硬杠。1943年1月,Ro-102跟103离开本土前往特鲁克,2月到达拉包尔前线基地。这时,这潜艇跟本土防卫已经没啥关系了。
从拉包尔出发,两个月内Ro-102执行了2次任务,平平无奇没收获也没损失。但第3次,4月30日离开拉包尔之后,这潜艇就消失了,到现在都没找到,艇上42名船员全部失踪。
唯一确定的,就是5月9日Ro-102在新几内亚岛南部发过最后一份电文,证明这潜艇当时还活着。15日,拉包尔发出的命令没得到回复,6月2日,日军将Ro-102及上面的42人列为阵亡。
被击沉或者是机器故障?不知道。
姊妹舰Ro-107跟这Ro-102的命运完全一样,也是在珊瑚海一带失踪,失踪原因至今未知。只不过Ro-107时间稍晚,最后的电文是在7月6日。同样,Ro-107上是42人。
相比之下,美军的损失小很多。
PT巡逻艇的排水量只有50吨上下,这样的小船不可能从美国船厂直接开到南太平洋,更何况,41节/76公里/小时的背后,是超高的耗油量,满油也只能跑12小时。前面第77节有说过。太平洋海战之77:蚊子舰队
这玩意都是靠货船运到南太平洋的。
SS Stanvac Manila是艘万吨油轮,能装13万桶大约1.7万吨油,开战之后,这原属石油公司的船当然就被征用了。1943年4月,这油轮从纽约出发往南太平洋送油。
油轮的甲板比较空旷,于是这船路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往上装了6艘PT巡逻艇,物尽其用。巡逻艇是固定在专用的支船架(cradle)里,前中后依次成对摆放PT-167、172、173、171、174跟165。
一路平安直到5月24日凌晨4点,努美阿南部约150公里处,这油轮被日军潜艇I-17的鱼雷击中。距离目的地仅咫尺之遥,可惜了。
中弹处是动力舱,几分钟后油轮动力、电力尽失,弃船命令传达不畅引起混乱。幸运的是6艘巡逻艇全部紧急放出,不幸的是放的太快,其中两艘重伤不治,入海之后又弃船了。
沉掉的是165跟173,172最厉害自己开到了努美阿有点金蝉脱壳的味道,其他是被前来救援的驱逐舰拖走的。
油轮于当天中午沉没,两百多名船员及海军人员中,8人遇难,不算很惨。
最后,就是日本帝国的陆奥战列舰了。
这是长门号唯一的姊妹舰,排水量32000吨8门双联装410mm主炮,1921年下水,有点老。跟同期美国的科罗拉多级比起来,排水量相当主炮相当,但航速有26.5节对21节的优势。
虽然吨位巨大,但陆奥的一生没什么亮点,事业顶峰应该是1927、1933年裕仁检阅海军时充当过两次旗舰。没参与珍珠港突袭,中途岛之战倒是参加了,但只是呆在后面没放一枪。
1942年8月24(27?)在瓜岛附近陆奥放了几炮打飞机,没打中。这万吨巨舰一生中,这是仅有的一次对抗。
其余时间里,陆奥多是在驻岛锚地训练,直到1943年6月8日,出事了。
当天早上,时间1030。土浦海航学校的40名教练与113名学员登上陆奥参观。
1145,因为长门号计划在下午1点进港,陆奥要稍微挪一下位置,甲板水兵开始准备。这时,陆奥的三号炮塔弹药舱有240枚各种炮弹,其中50枚三式弹。
1213,陆奥的三号炮塔弹药舱发生剧烈爆炸,威力之大,这艘200米长的巨舰直接断成两截。150长的前半截立刻右倾翻沉,45米长的后半截倒是没沉。
这时,29000吨的扶桑号就停在陆奥西南1000米处。舰长鹤岗信道(Tsuruoka Nobumichi)大惊之下,直接用明语呼叫长门号上的第一舰队司令清水光美:“陆奥炸了”。长门号这时就在几公里外。
扶桑跟附近的玉波号驱逐舰等纷纷放出小艇,营救陆奥号的船员。与此同时,战机战舰等纷纷出海,在港口内外展开猎潜行动。当然是啥也没找到,之后警报解除。
1430,长门号入港,停泊在扶桑号左边3000米处接收小艇送来的伤员。
9日凌晨,时间0200,陆奥的后半截沉没。
事后清点,陆奥舰上1474人中,获救者仅353人;153名海航教练学员中,仅13人幸存。十天之后,潜水员将舰长三好輝彦的尸体打捞出水。
6月25日,事故调查组认为爆炸是由某位水兵故意为之,因为他之前被控偷盗罪,此举为报复社会。另一个猜测是三式弹自爆-------之前曾经有过先例,当然这都是猜测而已,没有铁证,真实原因谁都不知道。
到现在也不知道。
日军的掩盖方式有点意思。
幸存者被派往中、南太平洋各岛驻守,之后大多战死-------只是“大多”,没死光;舰长三好輝彦的死讯被掩盖了好几个月,直到1944年初才通知他的遗孀;设了一个假电台,不时以陆奥的名义发报。
盟军对陆奥的沉没确实一无所知。
长时间没见到陆奥的踪影,而且在跳岛登陆时捉到一些俘虏,两者综合之下,美军墨尔本情报站在1944年3月2日发出通告,初步判断陆奥已经沉没。沉没原因对了一半:“在日本海域内被鱼雷击中,回港之后弹药殉爆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