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到詹姆斯湾13–总结
用六天时间访问了一下詹姆斯湾,来回跑了3632.8公里。相对于以往来讲,这次每天行驶的公里数要少一些,不过看起来刚刚好——以往赶路的成分太浓重了。
从多伦多到北湾,还算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北湾说自己“北得恰到好处”确实有它的道理。过了北湾再往北,都不需要上到詹姆斯湾路,都会深切地感到加拿大的地广人稀。
不过走在詹姆斯湾路上,既没感到荒凉,也没感到边远,尽管大多数时间是自己一辆车在路上跑,前后都看不到其他车。想遇上一辆对面的来车,常常也要跑上十几二十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可能路况好得超出预想的原因,一路上没有不踏实的感觉,更不觉得这是行驶在边远地区。
路况真的是好。通常草根开车比较规矩尽量不超速,当然在加拿大,不超速的意思是限速100公里/小时的路段开在时速120公里以下。这样在高速公路上,草根的车速通常保持在时速110公里左右。事先做计划的时候,有人说詹姆斯湾路上没有警察,想开多快开多快。事实也正是如此,通常路上的大卡车时速在100公里左右,如草根一样游玩的车时速在100-120公里之间,工人的皮卡时速都在120-140公里甚至更高。
以草根的RX来说,时速100-120公里毫无压力,直道上开到140公里/小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个别路段可能因为有些年头,接缝处会有小起伏,让人感到有些颠簸。再加上北边湖泊众多,为了避开湖泊公路经常要转弯,太快速度转弯会让人有不安全感,毕竟 SUV的重心高。再说是来玩的又不是赶路,个人觉得保持在120公里/小时的时速比较妥当。
以前一直有说法,魁省人不跟你讲英语,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法语和法国文化优等,不屑于跟你说英语。这次深入魁北克腹地,才发现大多数人是真的不会讲英语。想来原因也简单,生活工作不需要,大多数人也就不费这个气力去多掌握一门语言了。即便带我们参观水电站的讲解员,英语讲得相当好,也会出现在某些时候,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恰当表达的情况。说出的地名还是法语发音,比如拉迪森她的发音是“拉迪松”,而那条大河La Grande英语怎么念都应该是“拉格兰德”,而她的发音近似于“拉弓”。
看到了原生态的土著人生活,当然也仅仅是从外部浏览了一下,并没有深入了解。就观感来说,跟草根的想法差不多,温饱有余但并不富裕。说起来倒也简单,传统的生产方式太过落后,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需要靠政府接济才能过上相对好一些的日子。草根感到他们还是应该做出些积极改变,尽量融入主流社会,何况附近就有那么多水电站,虽然草根的想法有政治不正确之嫌。当今西方社会左派观点流行,左派认为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土著文化更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不过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创造了更加灿烂的文化,却并不妨碍中国人融入世界,采用现代化的知识和生产方式丰富自己的文化,毕竟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
欧洲人到达北美之前,本地的土著人还生活在石器时代,短短的几百年间他们从石器时代一跃而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如何适应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是积极还是消极适应,就是态度问题了,这个话题就不多说,毕竟咱这是游记。
北湾北得恰到好处,在北湾以北,夜里就要注意加油问题了,路上的加油站大都在八点以后关门,所以油量降到一半的时候,就要考虑加油了,除非你一直在城市里游荡。
看了草根《北到詹姆斯湾》的游记,大家可能觉得景色有些平淡无奇,这也在意料之中。这一趟旅行的目的,主要是到达北边的那一个点,走到那条公路的尽头。下一站的加斯佩半岛,景色精彩纷呈,欢迎大家移步前往《加斯佩半岛七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