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看青花釉里红,过几年也会让你买不起
釉里红瓷器始于元代,兴于明初,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釉里红瓷是在瓷胎上用铜红料着彩,然后施透明釉,用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工艺过程和青花瓷完全一样,不同的是青花用钴料成彩,而釉里红则用铜红料,与其他瓷器比起来,"釉里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高,对工匠而言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铜红料甚为敏感,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底釉成分、铜红料比例或焙烧温度,都必须达到最精确的水平,稍有偏差,便往往导致其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因此,"釉里红"在创烧之初很不成功,轻易烧不成,色彩鲜艳的"釉里红"难得一见,颜色多为浅红、黑红、灰黑色。
开光内花卉形似镂空,其实严格意义上应是贴塑。已发现的此类器物很少,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大罐的有几个部分是模压成型,然后组合粘贴完成,整个过程不存在镂雕过程。
釉里红的发展可谓是大起大落,主要还是在明清的时候盛行,虽然由于制作工艺及难度问题被后来更方便简易的工艺替代,但还是不能否认釉里红曾经辉煌的时候,就算是现在也是很受藏家欢迎的。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收藏加关注,了解更多古瓷鉴定资讯,可以百度话天下说收藏,你喜欢的鉴宝知识我都有。每一件古物都会说话,你手上的,都是无价之宝。
青花和釉里红颜色淡雅,会随着笔力呈现深浅变化,呈现出水墨画的感觉。因此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不仅考验画师水平,也考验烧窑水平。
由于高温铜红釉烧成难度极大,后世仿品达到宣德釉里红的水平,惟有清雍正一朝,而且创造性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
“青花”是使用钴矿物作彩料,先在坯件上着色绘画,后罩以透明釉汁,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白地蓝花瓷器。颜色鲜艳,釉下纹饰经久不变,具有明净、素雅之美。作为与“彩”不同概念的色釉品种红釉和蓝釉,则是含铜或含钴而呈现不同颜色的釉料。釉的烧成技术难于掌握,所以元代红釉绝 佳作品甚为少见。元瓷一般胎骨厚重,器形大,显出雄壮浑厚的气势。这是与制胎原料的进步、烧成温度的提高分不开的,因此减少了器物变形,在制瓷工艺上有所创新。这件盖罐不仅器形大,而且彩、釉皆精,出土时又保存得如此完好无损,实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