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未刻本叶氏医案》治疗腰痛经验

《未刻本叶氏医案》(以下简称《未刻本》)是叶天士门人所录的叶氏门诊医案。

程门雪评价说:“虽系寻常门诊之作,寥寥数语,而处方之妙,选药之精严,有非他人所能望其项背者。”

其中记载有叶天士治疗腰痛(含腰酸)的19则病案,包括标实、本虚两大类,辨证细致,用药考究,理法方药皆有可观之处。

标实性腰痛

感受寒湿或湿热邪气均可引起腰痛。久居湿冷之处或涉水冒雨,寒湿之邪留着于腰部,寒性收引,湿性黏滞,腰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则发为腰痛。或因长夏炎热多雨,湿热熏蒸,蕴结于腰部,阻遏经脉从而发为腰痛。或中焦不运,或肾不化气,皆可导致水湿内停,泛溢腰府,困阻经气,引发腰痛。《未刻本》中记载有3例标实性腰痛,其中2例为寒湿,1例为湿热。

01
寒湿腰痛

《未刻本》中属寒湿腰痛者,一例为“阳困失旷,胸闷腰痛。苓姜术桂汤”;一例为“肾虚湿着,腰为之痛。茯苓、于术、炙草、干姜”。“阳困失旷”是指寒湿阻滞气机,卫阳失于输布,症见“胸闷腰痛”,以苓、姜、术散寒湿、止腰痛,加上桂枝以振奋胸中阳气。

另一例“肾虚湿着”揭示本虚标实的病机,急则治标,散寒除湿见效后可着手补肾治疗。处方源于《金匮》中的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不利,饮食如故……甘姜苓术汤主之”寒湿外感,阻闭经络作痛,故用茯苓渗利水湿,以干姜、白术健脾燥湿,散寒除痹。《本经》说白术“主风寒湿痹”,干姜能“逐风湿痹”,应用于寒湿腰痛颇为适宜。甘草配伍白术能益气健脾,配伍干姜则辛甘化阳,增强散寒除湿之效。

以上二案用药相似,却体现出振奋心阳、脾阳以驱寒湿的不同侧重。

02
湿热腰痛

“湿阻发黄,腰痛,溺赤。台术、小赤豆皮、茵陈、米仁、连皮茯苓、白苦参”。本病例中腰痛作为黄疸的伴随症状出现。观其描述为“湿阻发黄”,用药以淡渗利湿为主,兼以苦寒清热,并且使用了健脾燥湿的白术,可知本例黄疸为湿重于热,处方类似《金匮》茵陈五苓散。

湿热瘀阻,脾色外现故发黄,湿阻经络故腰痛,湿热下注则溺赤。茵陈利湿退黄,苦参清热燥湿,为治黄疸要药;白术、薏苡仁健脾利湿;赤豆皮、茯苓皮能以皮走皮,渗利肌表经络的湿邪。本例所提示的湿热腰痛的根本在于驱除湿热邪气,对因治疗重于对症治疗。

本虚性腰痛

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劳累过度,或久病耗伤,或年高体弱,或房劳过度,均可引起正气亏虚、下焦肝肾亏损,筋骨经脉失于濡养而发生腰痛。

《未刻本》记载的本虚性腰痛病案均与下焦亏损有关,可细分为肝肾阴虚、肾阳不足、肾精亏损、奇经病变四类,每类各举数案以供探析。

01
肝肾阴虚

从《未刻本》中选取腰痛属肝肾阴虚证案例二则:“腰痛心悸,烦动则喘。少阴肾真不固,封蛰失司使然。切勿动怒,恐肝阳直升,扰络失血。熟地、茯苓、左牡蛎、泽泻、牛膝、穞豆皮”;另一则为“左脉弦,不时神烦,头旋腰痠,食下少运。此少阴空虚,阳浮不潜使然,药饵弗宜偏于温热。熟地、牛膝、左牡蛎、茯神、白芍、柏子仁”。

《医学衷中参西录·腰痛》说:“肝主筋,肾主骨,腰痛为筋骨之病,是以肝肾主之。”肝肾阴液不足,不能濡养筋骨,所以发生腰痛。《未刻本》中此类案例除了腰痛(腰酸)症状外,还可见到心悸、脉弦、神烦、头旋、气逆等表现。此类案的临床特征为腰痛与烦喘并见。

叶天士认为内风由“身中阳气变动”而来,虽与多个脏腑有关,但都涉及肝脏。因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的缘故。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肾阴亏损、水不涵木均可引起阳浮风动,上扰头目心神则眩晕、心悸、心烦,旁及脾胃则气逆、食少,冲撞肺脏则作喘。

在治疗上,应滋补肝肾之阴,佐以熄风潜阳。如上述两案使用熟地、牛膝补肝肾壮筋骨,牡蛎潜阴不涵之阳,茯苓(茯神)宁心健脾,穞豆皮、白芍、柏子仁濡润养肝,配合牡蛎增强熄风潜阳功效。

02
肾阳不足

从《未刻本》中选取腰痛属肝肾阴虚证案例二则:“腰痛如折,肾将惫矣。枸杞子、肉苁蓉、附子、生杜仲、穿山甲、鹿茸””;另一则为“肾虚腰痛。鹿茸、附子、杜仲、菟丝、巴戟、茴香、人参、茯苓”。

阳气能温煦肌肉腠理,推动血液运行,阳虚失于温煦,则寒凝肌腠,血行不畅,发为腰痛。这类腰痛以腰脊冷痛为主要表现,并有遇寒加重的特点。

上述两则病案均使用了鹿茸、附子、杜仲,揭示肾阳不足的病机。鹿茸能峻补肾阳,肉苁蓉、菟丝子、巴戟天皆可温补肾阳。附子振奋命门火,杜仲温肾强腰膝。此外肾阴肾阳互根互用,案一“腰痛如折,肾将惫矣”提示肾虚明显,腰痛症状显著,治疗重在温通,并以枸杞子平补肝肾阴血,于阴中求阳之意。故案一使用穿山甲以走窜通络,并有助于肾阳布达。案二使用人参、茯苓,此处别有深意。人参能大补元气,并可增强其他药物的效力,茯苓“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界”(即下焦),交通心肾。

03
肾精亏损

《未刻本》内腰痛属肾精亏的病案中较典型的有如下三则:“劳伤肾真,腰痛咳嗽。贞元饮。”“肾虚,腰痛腿痠,下焦怯冷。还少丹。”及“遗精腰痛,下体怯冷。沙苑、肉苁蓉、茯苓、线鱼胶、鹿霜、羊内肾、杜仲、补骨脂、菟饼、覆盆子、巴戟、胡桃霜”。

劳累过度、久病耗伤、房劳不节皆可损耗肾精,导致腰府失养,引起腰痛。同时,肾阳以肾精为基础,精亏阳虚而生内寒,寒凝经脉形成腰痛。肾精不足不能纳气,可见气逆咳嗽;阳气失于温煦则下体怯冷,失于固摄则遗精。

案一相对病情较轻,用贞元饮(熟地黄、当归、炙甘草)填补肾精,降逆止咳。案二、案三已见到精亏阳虚的症状,治疗时应兼顾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两方面。案二所用还少丹中生山药、山茱萸、楮实子、枸杞子、生地黄、熟地黄、肉苁蓉为填补肾精用药,巴戟天、杜仲、大茴香则起到温肾助阳的功效。案三药物鱼胶(线鱼胶即切成丝状的鱼胶)、菟丝子饼、肉苁蓉、羊内肾能补肾填精,沙苑子、鹿角霜、杜仲、补骨脂、巴戟天、胡桃霜可益肾兴阳。

以上种种药物即是叶氏所说的“柔剂阳药”,能填补精血不足,既非桂、附之温燥而劫夺脂液,也非知、柏之苦寒而妨碍气血流通。叶氏认为“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应”,需用血肉有情之品方显功效,故喜用鹿角霜、鱼胶、羊肉、羊内肾、阿胶、龟板等填补精血。

04
奇经病变

《未刻本》中腰痛案例尚有属于奇经病变者:“带多,腰痛。熟地、鹿角霜、杜仲、沙苑、枸杞子、白薇”;“久利,脉涩,腰痠。鹿角霜、川续断、禹余粮、紫巴戟、赤石脂、椿根皮”。

奇经病论治是叶天士的一大特色。叶天士认为肝肾脾胃与奇经在生理、病理上有联系,在疾病状态下可互相影响。久病劳损、下元亏虚、精血内耗,均可影响奇经,形成奇经损伤。奇经病在治疗时应注意“通”的原则,注重气血调畅,对于虚证也应补而兼通。

《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脉有热,失于固摄,则带下不止。带下所出也是人体的阴液,带下过多,日久可暗耗肾精。督脉主腰脊,内络于肾,肾精不足,督脉失养,形成腰痛之病。处方以白薇清任脉之热,止带下,护肾精;熟地、枸杞子填补肾精,肾精充足则督脉得养;鹿角霜、杜仲、沙苑子通督脉之气,气血运行通常则腰痛可愈。

肾为水脏,主阴液,肾阴为全身阴液之根本。任脉为阴脉之海,其循行与少阴相联系,带脉能围束纵行经脉,使脉气不得下陷。患者下利日久,任脉、带脉气机受到影响,并可进一步引起下利。同时久利耗伤津液,损伤肾精,累及督脉,发为腰酸。脉涩是津液耗伤的佐证。

在治疗上以禹余粮、赤石脂、椿根皮固涩止泻,截断耗伤阴液的途径。川续断入带脉,巴戟天入任脉,鹿角霜入督脉,三味药用以调理奇经气机,恢复奇经的正常功能,达到止下利、治腰痛的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