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泉流韵】首席作家王长伟最新原创《小蓟(蓟草)》

小蓟(蓟草)

蓟草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们老家把这种带刺的野菜叫做刺脚芽。路边、田角、沟渠、阡陌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它是春天最早生长出来的野菜,青翠欲滴,碧绿盈野,给春天增加了一道风景线。它曾是灾荒年间的救命粮,从初春可以采到初夏,几乎每天出去都有收获。虽然它其貌不扬,味道欠佳,还浑身长刺,有一种很浓的铁腥味。但它却能帮饥饿的人群填饱肚子,伴随人群渡过那难熬的岁月。

我对刺脚芽的记忆是从奶奶那里开始的。那时奶奶会制作一种家庭美食,叫做懒豆腐。就是把泡的发胀的黄豆用小石磨磨成豆瓣和碎末末,然后从地里挖来刺脚芽,放在一起煮。马上黄豆的沉香和刺脚芽的清香马上涌入鼻腔。听着蓟草在锅里咕咕嘟嘟的声音,肚子也会不客气的叫起来。每次要煮两个多小时,然后盛上一碗,舀上一勺用石臼捣碎的芝麻辣椒,吃上一口,香味马上浸满心扉。那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童年记忆。前几年我曾在舞阳县的北舞渡吃到过同样名字的懒豆腐,那可比我奶奶做的差远了,根本就找不到当年懒豆腐的影子。

其实我并不知道蓟草还有那么多的药用价值,只知道小时候流鼻血了,妈妈就会到野地里拔回来一把刺脚芽,揉碎成一团塞到鼻孔里,马上就会止血。

我最近上网查询了蓟草条目,才知道又叫野红花、小刺盖、刺菜。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野红花、刺角菜、刺角芽、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 萋萋芽(安徽北部等地方叫法)、刺牙菜, 刺脚牙(河南省叫法)。

蓟草多年生草本,高25~50cm,具匍匐根茎。茎直立,有纵槽,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叶互生,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0cm,宽1.5~2.5cm,先端钝,边缘齿裂,有不等长的针刺,两面均被蛛丝状绵毛。头状花序顶生,雌雄异株;总苞钟状,总苞片5~6层,雄花序总苞长1.8cm,雌花序总苞长约2.3cm;花管状,淡紫色,雄花花冠长1.7~2cm,雌花冠长约2.6cm。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具纵棱,冠毛羽状。花期5~6月,果期5~7月。该品茎呈圆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长5~30cm,直径0.2~0.5cm;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棱及白色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无柄或有短刺儿菜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2cm,宽0.5~3cm;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尖具针刺;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具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顶生;总苞钟状,苞片5~8层,黄绿色;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

该品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小板数目,促进血小板聚集及增高凝血酶活性,抑制纤溶,从而加速止血。体外实验表明,小蓟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该品尚能降脂、利胆、利尿、强心、升压等。

现在蓟草的状况堪忧,由于农村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很多植物和昆虫基本灭绝,生命顽强的蓟草也到了频临灭绝的边缘。就连叫声嘹亮的蝈蝈也不见了踪影,请各位手下留情,给植物和昆虫留下点生存空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