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记住商鞅
记住商鞅
商鞅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对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法的思想家。商鞅通过变法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商鞅的贡献对秦王朝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商鞅变法损害了秦帝国的贵族阶层利益,秦王为了解决他自身的公关危机,抚平贵族群体的强烈不满,在孝公死后,商鞅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最终车裂而死。
商鞅之死死于他没有一杆尺子量长短而积下的个人怨恨。秦惠王作为公子时,由于受到太子师傅公子虔的挑唆而触犯了秦法,商鞅作为执法者,一碗水没有端平,有亲有疏,对储君秦惠王法外开恩,而对太子师傅公子虔采用了割掉鼻子的处罚,公子虔一直怀恨在心。等到秦惠王继位后,公子虔等人便数次诋毁商鞅,再加上秦惠王对当年商鞅处罚师傅也耿耿于怀,于是在众人的挑唆下,下达了五马分尸的必杀令。
商鞅之死死于他缺乏稳定压倒一切的治国理念。秦惠王继位时,国家处于新老交接的过渡地带,新王加冕,百废待兴,此时,一些旧的权贵视商鞅为眼中钉、肉中刺,公开叫板秦惠王,甚至让他在王位和商鞅上做选择题,秦惠王权衡利弊后,感到杀商鞅不仅可以平息众怒,还可稳定局面、完成权力的顺利交接。由此可见,商鞅变法在利益格局调整中忽视大局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自己酿的毒酒只能置自己于死地。
商鞅之死死于功高震主。商鞅通过“徙木立信”等措施在秦国建立了崇高的威信,秦人甚至只知“商君”不知亲王,尽管秦孝公在世时对商鞅已有猜忌之心,但毕竟商鞅是他信的过的重臣,但到了秦惠王时期,商鞅的不世之功引起了秦惠王内心的失落、不满,乃至恐慌,此时的商鞅对自己的言行已经挑战并弱化新王的绝对权威,却浑然不知,在这种情形下,商鞅之死也就成了必然。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商鞅未能免俗。商鞅不仅开创了变法强国的先河,更是演绎了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悲剧。今天,我们记住商鞅,就是要铭记历史,不要忘却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流中为改革献身的仁人志士;就是要反省历史,不要让商鞅的血白流: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 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2019年2月24日于上海家中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国平,笔名海浪,一个用心诠释生命的人,在《人民海军》《政工学刊》《舰连政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劳动报》《现代科学》《领导艺术》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百余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