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道德经】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导读: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一曰身勤

  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二曰眼勤

  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三曰手勤

  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正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养成很好的习惯,不仅成就了曾国藩自己,也影响了曾家后人。

  四曰口勤

  曾国藩的“口勤”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把偏向着绿营。

  让曾国藩特别愤愤不平的是,在靖港兵败,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曾国藩以为他是特意来看望和安慰自己的,内心正十分感激,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竟然转身便走,就当没有看到曾国藩!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讥讽。

  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他特意拜访了骆秉章,态度十分谦恭又十分热情,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发生一样。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五曰心勤

  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

  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0)

相关推荐

  • 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来源:管理思维 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 ...

  •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 曾国藩 ...

  • 一勤天下无难事——读曾国藩《“五勤”之道》

    (2021-05-23 05:34:32) 转载▼标签: 读书 "五勤"之道/曾国藩曾国藩,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臣之一.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实都是因为一句"以勤治事&qu ...

  •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12位百岁高僧墨宝日历(本乐长老)25- 西元2021年1月25日,星期一 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十三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本乐长老] 都102岁了,还在抄经获奖,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01 ...

  • 曾国藩: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懒世间万事休

    2017-11-10 16:47 来源:博乐微生活 曾国藩: 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懒世间万事休 曾国潘,中国历史上最牛的人物之一.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实都是因为一句"以勤治事" ...

  • 曾国藩:“勤”字兴家,“谦”字避祸

    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 天资平庸,人又不勤勉,就难有成 ...

  • 一勤天下无难事,劳动报国正当时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在<进学解>中如是写道.勤奋和劳动是华夏子孙与身俱来的优良品质,亦是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伟大基石 ...

  • 曾国藩:“勤”字兴家,“谦”字避祸!

    曾国藩:"勤"字兴家,"谦"字避祸! 2019-05-13 10:54·小卢锅 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 ...

  • 曾国藩:勤而有恒,事无不成!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曾国藩的弟弟曾在信中说:"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 他担心的劝诫到: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