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律的午睡或有助于减缓认知衰退

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伴随而来的神经退行性变化,老年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的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痴呆症患病率为5.56%,痴呆症患者目前已近千万,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4000万;而在发达国家,65岁以上的人中,甚至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痴呆症。痴呆症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此,任何可能有效延缓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的方法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北京时间1月26日,发表在《General Psychiatr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安徽芜湖第四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与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有规律的午睡可能有更好的思维敏捷性。该研究结果表明,午睡似乎与更好的位置意识、语言流利度和工作记忆有关。看看,效果不输脑电认知能力训练哦。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午饭后打个盹会变得更加频繁。然而,迄今为止发表的研究尚未就午睡是否有助于延缓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以及午睡是否可能是痴呆的一种症状达成共识。

为此,研究人员对2214名居住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合肥、宁波和南昌的60岁及以上的健康老年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所有参与者分为两组,其中1534人有午睡的习惯在午睡组,680人没有午睡习惯的人在非午睡组。这里的午睡被定义为午饭过后至少连续5分钟的睡眠,但时长不超过2小时。

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一系列的健康检查,包括没有精神病史和其他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研究人员还对参与者进行了一系列认知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中文版《神经心理测验》,以及用于检查痴呆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等30个项目。这些项目测量了参与者的认知能力以及多个方面,包括视觉空间技能、工作记忆、注意力广度、问题解决能力、位置意识和语言流利性。

研究人员还询问了参与者一周中午睡的频率,范围从每周一次到每天一次。

在所有参与者中,有739名(午睡组428人,非午睡组311人)老年人自愿参加了血脂检查。

两组老年人的平均夜间睡眠时间都在6.5小时左右。

研究人员发现,午睡组的MMSE认知能力得分明显高于非午睡组。在位置意识、语言流利性和记忆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血脂分析表明,午睡与非午睡的甘油三酯(TG)存在差异,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所以还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此外,也没有关于午睡时长和时间的具体信息,而这些可能也很重要。

但研究人员说,对于这些现象有一些可能的解释。一种理论认为炎症是午睡和不良健康结果之间的中介:炎症化学物质在睡眠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睡眠可以调节身体的免疫反应,午睡被认为是对炎症的一种进化反应。

研究人员解释说,炎症程度较高的人通常有午睡的习惯。

此外,去年10月,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慢性病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兰溪市四个社区的3327名年龄在18-80岁人群中调查了午睡时间与不同代谢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在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群中,糖尿病、脂肪肝和中枢肥胖的患病率最高。除糖尿病外,其他三种疾病在0-0.5小时组中均呈下降趋势。与不午睡的参与者相比,在所有组中,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参与者与糖尿病的患病率独立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长期午睡与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验证,但将午睡保持在一小时内可能对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具有潜在的益处。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公益性宣传科学理念,如有异议,请随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