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丰收却被丢到了河里,一起丢掉的还有什么?
“春种一粒粟, 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绅的这首《悯农》想必大家都能随口背出,也能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未必能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如今早已不是万恶的旧社会,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但“丰收成灾”的问题却从未消失过。
眼下正是蒜薹丰收的季节,而原本应当充满丰收喜悦的蒜农,这时候却犯了难:今年蒜薹的价格太低了,产量高、质量好的蒜薹却卖不出去!昨天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河南蒜农把蒜薹倒进了河里,说3毛钱一斤都没人愿意买,一个人一天所提的蒜薹也最多能买个三五十元,实在是费力不讨好。今天也听高中同学说起家乡的情况,菏泽东明县是产蒜大县,9000多亩蒜地,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蒜农们已经不指望着能够通过卖蒜薹来增加收入了,而是向城市居民免费开放,允许他们来拔蒜薹,体验农村生活。至于,这其中有多少无奈和心酸,没人能说得清。
其实,丰收成灾的问题又何止是出现在蒜薹上?前天跟妈妈打电话,她还跟我提到说家里囤积了两面的棉花贱卖了,原本至少可以卖到一两万的优质棉花,被以5000元的低价出手。我妈决定种棉花的头一年,棉花价格大涨,村里人都觉得种棉花比较划算,就把玉米改种了棉花,结果到了收棉花的时候,面价却遭遇了滑铁卢。稍微有些经济学常识的人,也知道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的需求是有一定规模的,当超出这个市场需求时,就会达到饱和。只是,农民们想法很单纯,太按部就班的种植带给他们几乎一成不变的收入,让他们多少有些厌恶,内心也渴望能有一个增加收入的机会。当看到某种农产品价格上涨时,就以为看到了机会。这些其实都不是个例,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也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农民种地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古代种植靠天吃饭,严重依赖天气、季候条件,到后来有了化肥之后,为求增产盲目施肥,再到种植农作物的选择,都存在太大的局限性。他们大部分都不具备简单的经济学意识,当一种作物走强时,就集体蜂拥而上,去种植这种作物,导致到了下一季这种作物因为产量过大,瞬间超出了市场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价格下降就是必然会发生的。
而他们所着眼的市场也很有限,往往只局限在产地周边,并没有外销途径。而产地周边,则因为短时间内就囤积了大量该农产品,必然会呈现出低价走势。而稍远一点的市场,也许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却没有产品采购来源,或者说采购起来成本较高,就导致该地的价格相对较高。如果能够把这个渠道打开,让产地囤积的蒜薹,被运送到需求很大的市场,无疑就实现了共赢。只不过,农民手中的信息资源有限,他们也不会想到通过其他渠道把蒜薹运送到其他的市场。他们没有这样的资源,也没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而任何一个理性的生产者,在决定生产之间,就应该考虑到销路。只不过,习惯了传统种植模式的农民,也习惯了被动地根据外界条件而做出改变,改变不了时,就慢慢习惯了接受坏的结果,甚至悲剧。
其实,农民中也有很多理性一点的人,他们不盲目跟风,不去种去年市场太热的农作物,虽然有可能错过一次获得高收益的机会,但他们却避开了高风险;也有一部分人,用一部分地去种植热卖农产品,另一部分地去种植稳妥保险一点的农作物,这就好比是把一部分前用来投资实业,一部分用来炒股,看起来还有点“对冲”意识的感觉。
在“蒜薹事件”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农民在选择种植农作物时的盲目跟风心理,也看到了他们在处理“丰收成灾”问题时的无奈和心酸。农民的生活已然十分艰辛,他们的收入来源那么单一,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现象所带来的损失。如果他们在做决定时能够更多一些理性,多一点分析,把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清楚,在应对“丰收成灾”问题上,能有更多的途径和选择,能够把眼光突破周边市场的局限,我想,李绅诗里所描绘的现象,出现的频率就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