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活和细活

俺又要造词了。
在贵阳培训班和会议的空档里,我陪同河南农业大学邱立友教授一起去了一趟贵州大学。邱教授是去讲课,是人家热情邀请的,我算三陪,陪讲、陪看、陪吃。和贵大的同业之前没有接触,只和他们的大校长有一丁点交集(不可说),这次算是接上头了,但有没有革命工作还是未知数。
既然做了陪同,人家一定会给面子,徐彦军院长很客气的请我讲两句,所以我也就真的讲了两句,是的,就两句。一句是说明我和邱立友教授的分工,一个是属于干细活的,一个是属于干粗活的,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谁是干什么活的。另一句话就是忽悠那些没有走向社会的学生们,未来可以考虑选择干粗活,理由就是俺干粗活干的也有滋有味,而且贵州对于干粗活的需求量大
话不多,但很是清晰明了,符合陪讲的身份,没有喧宾夺主。而且最关键的是,既说得符合贵州实际,也没有胡言乱语,说政治不正确的内容,所以特别提示,大家无需担心我在场面上不懂做。
我的意思包括两方面。一者是微观和宏观的方向,二者是技术实现和原理探究的分工,这两者其实是一物两面,彼此既有结合又有差别,高学历者往往容易迷失在这样的选择中。
这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只要能够自己常常反躬自问一下,就很清楚,是不是做得偏颇的。作为工作选择,一定要分开这两者,而作为知识效能的体现,一定不能令二者失衡。我和邱教授闲聊的时候,这方面的认识高度一致,而且事实上行业内还是有不少部分高端的人才,也是认同这个观点。可惜的是高等教育这一块,基本上都忽视了这种概念。
我们可以看到全国所有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动作失败,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干粗活的人。
干粗活是指干菌业那些宏观的产业工作,属于“掌握全局”性的事情。在企业里面,老板让谁去掌握生产,是非常重要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需要一个有干粗活水平的人,不过现实里大多数时候这个位置坐的是个干体力活的。
细活是研究面,是产业基础需求,任何产业都涉及很多的细活为基本。粗活是产业面,是细活基础上升到经济活动的内容,符合科学原理但不等于科学原理的直接使用。因此,不理解细活(不是自己去干细活)的干不好粗活,所以即使懂一小部分粗活,也只好叫体力活。粗活和细活都是脑力活。
我们大体上很容易把粗活和细活划分清楚,却很难把粗活和体力活划分清楚,确确实实,从体力活到粗活的过渡,是平滑无缝的,没有绝对界限。一般来说,企业越大,越现代,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就越趋向粗活的方向,这也代表了操作大基地、大范围技术支持的要求。反过来企业越小,或者干脆是个体,要求的技术人员便比较接近于体力活,代表了操作细节把控的熟练程度。所以即使某些农民经验丰富,适应性也相当强了,但基本上还是干体力活的成分偏重,尤其是在规划设计和因地制宜等方面,能力存在欠缺。
纵观全国菌业的那些失败案例,要么是干细活的人去干了粗活,结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要么,就是干体力活的人干了粗活,结果往往是先天不足
那么能不能由干细活的和干体力活的结合起来干粗活呢?答案是基本上不行,因为干粗活的理论和干细活的理论范围有不重叠的旁支,干体力活的和干细活的都缺这个,聚于一身才好决策。
也就是说,干细活的不涉及菌产业的宏观知识构架,重点在关于菌业的生物学原理的细化方面。而干粗活的不涉及原理性工作,重点在实现原理之下的应用手段及其系统优化。体力活,则是重复应用手段和优化过的系统,当然这不是指纯粹的操作,而是管理好操作者,做好体力活的基础,或多或少还是要掌握一些从业宏观构架的知识。
有些从业参数,干粗活的人不知道,但可以有办法测算,这方面往往干体力活的存在经验,但它不属于重要的系统化的构架知识。干体力活的人,最能够觉得自己牛掰的方面,主要就在这里。伤脑筋的问题是,好的体力活人才也是很缺乏的,体力活好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干粗活的了,这个问题不在这里多说。
从大的项目角度看,食用菌产业人才结构,最理想模式应该是:干细活的作为外援,干粗活的把握全局,干体力活的负责各个环节工作。规模小,体量小的企业,不可能养这样多的人才,但至少应该有好的体力活人才主导,而有干粗活的人才做外援储备。
这些年和行业的兄弟们一起混,发现他们的研究生们存在一种困境,似乎都是为了在体制内往上爬,都想干细活,这就形成了千军万马挤羊肠小道了。事实上,如果对干粗活如果认识充分,基础知识足够丰富扎实,多花点时间、多吃些苦头,成长为一个比较优秀的产业技术人才,还是更容易显山露水的。
为什么不选择柳暗花明的山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