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气所病》
按照五脏之气法象四时的理论,再结合五行之法则,即可归纳出“五气所病”为:“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首先解释这段中的关键词。其中的“五气所病”,张隐庵认为是“五脏气逆而为病”。而“心为噫”中的噫,即嗳气之意。张隐庵认为:“阴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盖此因胃气上逆于心,故为噫。”张景岳又有:“是心脾胃三脏皆有是证,盖由火土之郁,而气有不得舒伸,故为此证。”“肝为语”,姚止庵云“语者,所以畅中之郁也。肝喜畅而恶郁,故为语以宜畅其气之郁。”对于“脾为吞”,张隐庵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故为吞咽之证。”丹波元简曰:“吞,即吞酸酢吞之谓。”酢同醋。“肾为欠、为嚏”,姚止庵曰:“欠,呵欠也,神气昏惰之所致。盖肾藏精,精虚则神气昏惰而欠焉。嚏,喷嚏也,肺气外达之所致。肾乃寒水,气易冰凝,肾为肺子,上达于母,则发而为嚏,不独外寒风寒为嚏也。”“胃……为恐”,对此张景岳曰:“恐,肾之志也,胃属土,肾属水,土邪伤肾则为恐,故皆涉于胃也。”姚止庵又说:“肾虚则恐,恐非胃病也。然胃本多气多血,其火最盛,火盛则烁水,水虚肾弱,肾不敌胃故为恐。胃病亦恐,不可不知也。”对于“胆为怒”,张景岳:“怒为肝志而胆亦然者,肝胆相为表里,其气皆刚,而肝取决于胆也。”
所以这段经文翻译过来,即所谓的“五气所病”就是:五脏之气失调各自产生不同的病变: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气逆、呃逆、恐惧,大肠和小肠之气失调则泄泻,下焦之气失调,水溢肌肤则为水肿,膀恍气化失职则小便不利,其不能约束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就叫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