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冲冠一怒,狄山跌入话术陷阱难脱身,怎样才能摆脱困境?
公元前121年,在汉军连续打击下,匈奴内部发生分裂,匈奴浑邪王带领本部人马投降汉朝。此时,汉匈之间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稚斜单于有感于汉军越打越强,己方在水草丰美的漠南几乎难以立足,希望赢得喘息之机,因而向汉朝寻求和平,提出和亲的请求。
此时的“和亲”与汉高祖、文帝、景帝时相比,已有天壤之别。
彼时,是汉朝笑脸送出女人,让公主们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任,此时,则是匈奴单于求着娶公主,以和亲换取安全感。
一、狄山主张和亲
面对伊稚斜单于的和亲请求,汉武帝召开御前会议,征询大臣们的意见,博士狄山参会。
博士在秦汉时为官名,负责古今文献整理、教书育人、编撰著述,通常为学贯古今的博学之士,受人尊崇。
在会议上,狄山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亲”。他侃侃而谈,阐述了两大理由:
1、武装力量的使用不能常态化
高祖时定下和亲之策,使得百姓休养生息。
文帝时想要与匈奴作战,但考虑到匈奴地域苦寒,没有轻动刀枪。
七国之乱,景帝不得已使用了武力,随后马放南山,不再言兵,才使得天下富足。
2、连续对匈奴作战已经使得民疲国穷
陛下改变了历代先帝的国策,连番与匈奴作战,致使民疲国穷,靠近边境的百姓更是生活困苦,国家及百姓都需要再次休养生息。
因此,答应伊稚斜单于和亲,换取和平是最好的选择。
二、陷入困境、狄山难以自救
汉武帝对匈奴的政策很坚定,他就是要打垮匈奴、一劳永逸地解决来自北方的威胁。
在他看来,匈奴已经在汉军的打击下呈现颓势,目前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他并没有反顾到自身的情况,他关注的只有前线和对手。
这次的会议,按他的意思,只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和统一自己的战略思想,汉武帝也没想到,博士狄山会表态反对。
而殿中,其他大臣的默不作声,也反映了应该是有不少人赞同狄山的主张。
这一幕令汉武帝心中憋火,他问向自己的心腹大臣、御史大夫张汤。
张汤当然明白武帝的心思,他答道:“狄山这是腐儒的见解,愚昧无知。”
如果狄山此时闭嘴,也就罢了,但他对这种人身攻击很是生气,就反击道:“我是愚昧,但却忠心。不像你张汤,审理淮南、江都王案件时,严刑酷法、肆意诋毁,使得宗室不安。你是诈忠皇上。”
也许狄山是真的不知道,也许是怒急攻心之下他忘记了,“淮南、江都王谋反案”虽是张汤审理,其结论却符合汉武帝的意志。由此可见,这位博士在政局上,是相当不谙世事。
只是这个时候,狄山并没有意识到,他发表的这种近乎于“翻案”的言论,已经触怒了皇帝。
汉武帝脸色骤变,却又不动声色地、将话题拉回到匈奴问题上:“我让你去掌管一郡,你能保证匈奴不入侵么?”
狄山答道:“不能。”
皇帝又问:“让你去管一个县呢?”
狄山愣了愣,再次答道:“不能。”
汉武帝继续追问:“一个要塞呢?”
狄山慌了神,如此循环下去,自己的职能岂非越来越小、直至小吏,因而口中不由自主地说出:“能。”
汉武帝也不废话,当即派遣狄山前往边境掌管一个要塞。狄山上任月余后,死于匈奴的一次进犯。
前车之鉴,朝中大臣有异议的再也不敢多嘴。
结语:
分析狄山的悲剧,并不完全因为发表不同意见,而是源于三点失误:
1、低估了朝堂风险和政治阴谋
脱口而出的一件旧案,不知不觉间就让皇帝躺枪,引发了帝心杀机。
2、使用了攻击性的表达方式
在谈论和亲时,将矛头对准汉武帝的征匈消耗,却略去其保境安民的不世之功,当张汤加入发言时,他又将目标对准张汤的酷吏冤案,把论事变成了怼人。
3、放弃了自己的优势战场
博士在朝堂的地位,源于其搜索引擎般的知识储备可以给决策者带来启发。他应该扣住“利用和亲休养生息”的诉求旁征博引,利用大数据、定向展示支持自己论点的相关论据,而不是在用户面前和他的贴身小蜜争是非对错。
在激起天子之怒、引得汉武帝步步紧逼、连环三问后,狄山是不是真的已无路可走了呢?
所谓“术业有专攻”,狄山不是武将,完全可以籍此抽身。
远有先贤在前,即便是开国丞相萧何,也不是能前敌作战的,却被刘邦立为首功。
近可拉人下水,转问张汤,“张汤大人能保住一郡不让匈奴入侵么?”
遗憾的是,狄山陷入了话术陷阱,最终没能破题而出。
也许,正如狄山自己所言,因其“忠”得心无旁骛,才会“愚”到将自己陷入这种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