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忆赤峰”系列之四:蜜渍欧李传诗话

发现更多精彩

“诗忆赤峰”系列之四

[引题]:有一种说法是:在近千年以前,有一种水果大如樱桃,色味皆如李子,让大文豪欧阳修大快朵颐。契丹皇帝见状甚喜,遂命名这种水果为“欧李”……

千古文章

据专家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赤峰及其周边广大地区的契丹人,在与农耕民族的交往中,学会了种植水果和蔬菜。比如在敖汉旗发现的辽墓壁画上就绘有西瓜、梨、杏、桃子、枣子等果品;在辽上京遗址中则发掘出了西瓜和甜瓜的籽实。当时,赤峰地区就已经有了黄瓜、豆角、大蒜、葱和韭菜等,这些蔬菜品种多是由西域经草原丝绸之路引种而来。而且,塞外地区气候寒冷,水果易冻,契丹人便顺其自然地创造出了冻梨等美食。有一种说法是:契丹人的果品深受北宋人的喜爱,著名的大文豪欧阳修在出使大辽契丹帝国时,受到辽道宗耶律洪基的高度重视,不但派出重臣陪同,还以一种蜜渍水果盛情款待。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籍贯为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出生地在绵州(现四川绵阳)。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郑氏是一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教子有方。转眼间,欧阳修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让欧阳修练字。欧阳修在地上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画荻教子”的由来。欧阳修好学且文学才能过人,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

在中国历史上,欧阳修是开创北宋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那时的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与其古文理论相辅相成。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因此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还将他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而且,欧阳修不仅在后世留名千古,即使是在生前,那也是一个神级的存在了,拥趸众多,甚至包括远在北方的大辽契丹皇帝——耶律洪基。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这首诗名为《题李俨黄菊赋》,作者便是那位大辽契丹帝国的第八位皇帝,辽兴宗耶律宗真的长子——辽道宗耶律洪基。这位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四十多年,年号也不少,有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等,正值大辽契丹帝国的多事之秋。他本人又在“晚年倦勤,用人不能自择,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冤死了儿子耶律浚,最终不得不将一副更烂的摊子交给了他的孙子耶律延禧,使一个曾经雄霸中国北方的大帝国迅速土崩瓦解,亡国灭种。但在这里又不能不说,耶律洪基虽然治国昏庸,到了晚年更是不能知人善用,却也并非一无是处。据史料记载,他喜好汉文化,粗通儒学,热衷佛教,偶作诗赋,辑为《清宁集》。

另据史料记载:李俨,字若思,析津(现北京)人,父仲禧,重熙(辽兴宗年号)始仕,清宁六年赐国姓耶律。其仪观秀整,好学,有诗名,登咸雍进士,官至知枢密院事,修皇朝实录七十卷,乾统六年(1106年)封漆水郡王。李俨的小儿子叫李处能,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本朝道宗皇帝好文,先人(指李俨)尝于九日进《菊花赋》,次日赐诗答批一绝句云:昨日吟卿黄花赋,碎剪金英作佳句。至今襟袖有余香,冷落秋风吹不去。”

从这些史料不难发现,关于辽道宗耶律洪基的这首《题李俨黄菊赋》的记载虽稍有出入,但这段君臣相互和诗的事情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首诗应当写于农历九月初十,至于到底是哪一年就不得而知了。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九月九日采菊花饮,服方寸七,令人饮酒不醉”的说法。实际上,时至今日,国人们仍有在农历九月初九过重阳节的习俗。

在这首名为《题李俨黄菊赋》的诗中,首句即破题,点出此前还有一首《黄菊赋》;次句应当是《黄菊赋》的拓展并进行了品评。在南朝梁王筠的《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的诗中有“菊花偏可喜,碧叶媚金英”之句,而唐陈叔达的《咏菊》则为“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这里的“金英”皆指黄菊花。在三、四两句中,作者从读过此赋之后的感觉入笔,突出表现了黄菊的品格。在结尾有点睛之语,短短七个字,自然流畅,将全诗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不管是“冷落西风”还是“冷落秋风”,意义相同,用节候特征呼应和回扣首句,渲染了环境气氛,借以深化了黄菊的品格。这是作者对黄菊的赞颂,也包含着对李俨的勉励。事实也如此,李俨的确是凭借着自己的诗才,得到了他的这位爱诗皇帝的重用。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文人相轻”的说法而外,还有“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啊。

日月同天

在前面已经提到了,辽道宗耶律洪基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长子,曾先后被封为梁王、燕国王、燕赵国王;1052年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己丑日,辽兴宗耶律宗真驾崩,耶律洪基即位于柩前,改元清宁。我们都知道,“澶渊之盟”后,在一百多年间,北宋、大辽契丹之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比如大辽契丹帝国的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会派人在边境赈济,而当宋真宗赵恒崩逝的消息传出后,辽圣宗也是“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正因为如此,在1055年,也就是北宋至和二年,宋仁宗赵祯向大辽契丹帝国派出使团以贺耶律洪基的新帝即位。在这支使团中,最有名的当属欧阳修了。

春旭瑞霞烘,都门祖帐供。

亲持使节者,晓出大明宫。

城阙青烟起,楼台白雾中。

乡鞯骄跃跃,貂袖紫蒙蒙。

朔野惊飙惨,边城画角穷。

过桥分一水,回首羡南鸿。

地理山川隔,天文日月同。

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

度隘行愁失,盘高路欲穷。

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

松壑寒逾响,冰溪咽复通。

望平愁驿回,野旷觉天穹。

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合围飞走尽,移帐水泉空。

讲信邻方睦,尊贤礼亦隆。

斫冰烧酒赤,冰脍偻霜红。

白草经春在,黄沙尽日蒙。

新年风渐变,归路雪初融。

祇事须疆力,嗟予乃病翁。

深惭汉苏武,归国不论功。

上面的这首长诗为欧阳修所作,名为《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长韵》。其中的前四句,主要描述了出使时的情景:旭日东升,瑞霞烘照,皇都门前供奉着先帝的御容。宋使们拜别了自己的皇帝,手持使节,在拂晓时分走出了大明宫殿。此时,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现开封)的炊烟四起,景物全都笼罩在白雾之中。欧阳修等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亲朋,即将踏上远途,铺有绣花鞍垫的坐骑却没能理解主人们的心情,扬蹄欲奔。“貂袖紫蒙蒙”这句说的是北宋使者们的服饰为紫貂裘皮大衣,有毛边儿从袖筒口露出来,这是当时在冬天出使北方的标准装备。其后的四句则记述了宋、辽边界的情况,荒野朔风隐没了边疆城镇的楼宇。不知不觉中,欧阳修等宋使已到了宋、辽两国的界河,过了桥就是契丹的地界了。进入辽境,看到南飞的鸿雁,真是羡慕啊。它们正在往家乡飞,而北宋使者们却离家乡越来越远了。有专家认为,这条界河就是现在的拒马河,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大清河支流。

接下来的四句说的就是当年进入辽境时的情况了,辽、宋两国虽然有千里之遥,但在相同的太阳和月亮的照耀下,同样有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所不同的是,在大辽契丹帝国境内,儿童们能够骑马扬鞭,妇女也腰佩弓箭。这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原人来说,的确够神奇的了。“行愁失”和“路欲穷”则描写了辽境关隘和道路的情况,多山且险,随时有坠入悬崖的可能。远山处,不时传来鹿呜鸣,茂密的森林里有冷风嗖嗖地刮出来。

“松壑寒逾响”这四句仍在描写辽地山川,这里多松树,且四季常青,长满了山涧沟壑,发出冷冷的松涛之声。山间的溪水且流且冻,眼前是驿路迢迢,寒冷凄凉。“骏足来山北”四句则记述了辽地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酷爱来自海东的海东青。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佛仿佛看到了契丹人打猎时的情景。他们还会在结了冰的河面上搭起帐篷,在帐篷里钻出冰窟窿,坐在账逢帐篷里钓鱼。而且,对于契丹贵族来说,钓到的第一条鱼意义重大,开办头鱼宴,仪式隆重。然后,便是“移帐水泉空”,把帐篷下的鱼铺捕完后,再撤帐换地方,真是会玩呀。

“讲信邻方睦”这四句说的是对于辽、宋两国来说,讲信义是睦邻的基础。这四句诗一句讲了辽、宋两国因互守信义而友好,一句讲了宋使在辽国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一句讲了严冬饮酒时的见闻,还有一句说的契丹人食用冬储肉时的情景,把砍砸下的冰块烧煮成开水温酒,切下来的冻肉上面结着晶莹的霜花。

“白草经春在”四句诗说的是当时正是枯草还未返青之时,漫天的黄沙迷迷蒙蒙地刮了一天,遮天蔽日。春节时,风向才开始逐渐改变,由西北风变成了东南风。当他们返程时,路上的积雪也开始在消融了,这是初春时的气象情况。“衹事须疆力”,“疆”当为“强”,欧阳修叹息自己已是一个老翁了,和汉使苏武相比,深感惭愧,回到宋朝后也就没有什么功可邀的了。

但实际上,这老头儿虽然在诗中还算谦虚,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因为,他在大辽契丹帝国受到了不一样的盛情款待!

马归南行

马饥啮雪渴饮冰,北风卷地寒峥嵘。

马悲踯躅人不行,日暮途远千山横。

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

白沟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长短亭。

腊雪铺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征。

可以想象得到,在一千多年前,从相对温暖的中原地区来到滴水成冰的塞外,其行是何等的艰难啊!对此,作为一代文豪的欧阳修更是多了几分与他人不一样的感受。于是,他写下了上面的这首《马啮雪》,将一种无以言表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在这次出使的过程中,他还作了好几首类似的诗,比如《过塞》:

身驱汉马踏胡霜,每叹劳生只自伤。

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

再比如《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据考证,1055年12月13日,欧阳修等人奉旨出使大辽契丹帝国并最终到达大辽契丹帝国的“五京之首”——上京,也就是现在的赤峰市林东镇,返回时为第二年之初。

在这一期间,欧阳修因卓越的文学成就而受到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格外重视,不但派出亲近大臣陈留郡王宗愿、惕隐大王宗熙、北府宰相萧知足、尚父中书令晋王萧孝友陪同款待(当时称此为押宴),而且还以一种蜜渍的果脯招待欧阳修等人。欧阳修非常喜欢这种大如樱桃、色香皆如李子的水果。道宗见状非常高兴,遂给这种水果命名为“欧李”。或许正因为如此吧,当欧阳修等人顺利完成这样一次出使任务时,心情已是大好了。

紫貂裘暖朔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明。

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这首诗名为《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正如诗名所表,为欧阳修结束使辽任务即将返回北宋时所作。因此,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说赤峰地区当时的寒冷气候,需要用貂裘中的上品紫貂进行御寒,潢水(西拉沐沦河)的冰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诗中的“向公子”是指北宋的四方馆使、果州团练使向传范,为此行的国信副使。“笑语”一词表露出欧阳修完成使命时的心情,骑在马上,高兴地转头对向传范说,今天终于可以调转马头,不再向北走了,这里真的太冷了。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将一千多年前上京附近的冬日风光描绘得非常的细致。而且,类似的还有《雁》:

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

水阔天低云暗淡,朔风吹起自成行。

欧阳修等人回到北宋后,向北宋皇帝进献了《北使语录》并作包括上述诗词在内的使辽诗十余篇,描写了包括赤峰在内的北国山川风光以及风土人情等。

不虚此行哟!

END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两首使辽诗鉴赏

    文/契丹萧雪(赵丽春) 在我所读过的辽代诗歌中,我最喜欢欧阳修的一首七绝<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和另一首<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长韵>.因为它使我感到读诗如读史,诗.史相互印证,让 ...

  • 第六百九十七篇  红山文化基地在赤峰市挂牌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2010年5月17日上午,全国首个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在赤峰学院挂牌成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太平为基地挂牌并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荣旭出席挂牌仪式. 红山文化 ...

  • 梦落繁华辽上京 | 一千年前的赤峰究竟发生过什么?

    你了解契丹民族的起源吗? 你知道辽王朝鼎盛繁荣时什么样吗? 下面这段视频将带你穿越千年 走进契丹辽的盛世繁华 契丹,是我国北方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曾在历史上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 ...

  • 又登赤峰南山

    作者简介: 梁林,男,汉族,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人,1954年7月生,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1983年7月赤峰新惠师范毕业,1987年7月内蒙古师范大学附设函授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七:未酬夙愿成长恨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对于赤峰人来说,贡桑诺尔布可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人物.在这一期里,将从诗歌的角度,为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贡桑诺尔布-- 01 挑灯奋起读书时 桂魄当空落去迟, 挑灯奋起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六:笔墨淋漓写短章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赤峰市,很多人都知道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贡桑诺尔布.与贡桑诺尔布相比,旺都特那木济勒的名气就小多了.实际上,他们是一对父子-- 01 好句惊人细细吟 在上一期,为您介绍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五:爱我常呼赵倚楼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诗人行吟于英金河畔.死后,他葬于红山脚下-- 01 言访诗人赵倚楼 虹桥敛彩光, 归岫白云软. 惟留水底岚, 苍苍不可卷. 一雨洗炎蒸, 新秋味清越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四:茅荆大坝赛摩天

    [引题]:今天,让我们跟着一个人的诗和日记,穿越回二百多年前的赤峰地区吧.那时,山亦陡,雪也白,更有路难行啊-- 水东流入海 "十九日,微雨.自赤峰向西行,山愈远,地愈平,沃野数百里.晡雨大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三:我爱敖汉瀑布水

    [引题]:几个月前,我回到家乡的大漠深处,只为寻找到一首诗,还有镌刻着这首诗的那一通摩崖-- 乃有瀑水崇冈悬 我的家乡在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苏木,属于老哈河的下游,与敖汉旗接壤.老哈河如同一个毛头小子,在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二::坐看旌门落日红

    [引题]:当年,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包括现喀喇沁旗和宁城县等地区)对清政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统治和稳定意义.这里既是清廷的后院,又是北大门和屏障.而满清统治者一直奉行的"南不封王,北不断亲 ...

  • “诗忆赤峰”系列二十一:万古标宗恒镇北

    [引题]:现在的宁城县大明塔,在清朝时被称作大宁塔,这是为什么呢? 遥见大宁城 深禁沉沉玉漏长, 牙床犹是侍君王. 回心院冷琵琶寂, 宫婢偷闲写十香. 此为<辽宫词>,源于<补史亭剩 ...

  • “诗忆赤峰”系列之二十:莫对月明思往事

    扫码关注 惊喜多多 中/秋/佳/节 [引题]:在历史上,喀喇沁.敖汉和翁牛特三部所辖的面积要比现在大很多.而之所以形成现今版图,与康熙大帝有关.公元1681年,康熙大帝以"喀喇沁.敖汉.翁牛 ...

  • “诗忆赤峰”系列之十九:万里阴山万里沙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中秋国庆放假通知 2020年国庆节放假时间已确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今年国庆节放假七天. 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27日,10月10日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