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下)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

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

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苞,衾绸稍罗列。

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

仰观天色改,坐觉祅气豁。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鹘。

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躯马一万匹。

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

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

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

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

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

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注:

初吉:朔日,古代的朔日是每个月的初一。

维时:是时。这个时候。

艰虞:艰难困苦。

恩私:特殊的恩惠。

蓬荜:用茅草树枝搭建的屋子,指诗人自己的家。

谐:到。

阙下:宫阙之下。

怵惕:惶恐不安的样子。

谏诤姿:谏官铮铮直言的风范。

经纬:本意是织布时纵向的经线和横向的纬线。此处指治理国家。

密勿:勤勉周详。

“东胡”句:指757年初,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弑父后在洛阳称帝一事。

行在:指皇帝的驻地。

忧虞:担忧。

靡靡:步履迟缓。

阡陌: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饮马窟:古代行军时遇到低洼处就饮马,称为饮马窟。

邠州:即今陕西邠县。

荡潏:水流激涌。

罗生:罗列而生。

濡:沾濡,滋润。

缅思:遥想,怀想。

坡陀:高低起伏不平的山冈。

鄜畤:在鄜州,春秋时秦文公祭祀天神的地方,诗中借指鄜州。

鸱鸟:猫头鹰一类的猛禽。

异物:古人称人死为“异物”。

堕胡尘:指潼关破后,杜甫被叛军所俘,困于长安的这段经历。

华发:花白的头发。

百结:许多的补丁。

恸哭:放声大哭。

耶:通“爷”,父亲。

垢腻:沾满尘垢,不干净。

补绽:补缀的粗布短衣。

“海图”四句:写家中子女衣着的破旧。其中海图、波涛、天昊、紫凤都是图案上的纹饰。

裋褐:粗布短衣。

那:奈何。

自栉:自己给自己梳头。

移时:费了很长时间。

朱铅:扑在脸上的红粉。

生理:生计上问题。

祅气:叛军的嚣张气焰。

豁:澄清。

恒碣:泛指山西、河北一带。

“昊天”:秋气肃杀,正是用兵的最好时节。

狼狈初:指渔阳兵变后,玄宗西逃时的慌乱之状。

菹醢:剁成肉酱。

荡析:彻底清除。

褒妲:褒姒、妲己。

宣光:周宣王与汉光武帝分别光复了周室和汉室,两位贤君指唐肃宗,对其光复唐室充满了信心。

桓桓:英勇威武的样子。

陈将军:陈玄礼。

仗钺:侍卫皇帝。

大同殿:唐都长安城内的宫殿。

白兽闼:在凌烟阁之北,太极殿西南。

都人:长安的百姓。

翠华:皇帝依仗队。

金阙:指朝廷。

解读:

《北征》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俗称《五百字》)是杜甫五言古体长篇的姊妹篇,这类体裁的作品是最能体现杜史“诗史”特点的。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叙事的传统不如抒情的传统连续,后人学习汉魏乐府一般是沿袭古题,而且原为叙事体的古乐府趋于抒情化,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也就渐渐消歇了。杜甫在继承诗经和汉乐府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本着缘事而发的精神,即事名篇,写作了许多新题乐府,这也是他融会古今诗体基础上的创新之举。

就这两首诗而言,集中体现了诗史特色,它们都是五古或五排等以咏怀为主的长篇诗歌,这类体裁善于直抒胸臆、慷慨抒怀、长篇议论以及具体的叙事、细节的描绘、用典的技巧,和对巨大的社会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艺术结构中。

这两首诗都是以杜甫不定期家探亲的过程作为全篇主线,通过真切描写沿途见闻和到家后的心情,集中展现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夕以及两京收复之初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时局,抒发了诗人“致君尧舜”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对国家命运和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两首诗在艺术借鉴了蔡文姬的《悲愤诗》,以个人亲身经历为线索,凭借真气贯串全篇的写法,按回家的时间顺序,用叙事兼议论和抒情,开合变化,或忧愤迸发,或慷慨陈词,或发为委婉深曲的倾诉,或发为乐观豪迈的高唱,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句,使苍莽古直的气质与琐细生动的情节融为一体。

《五百字》作于安禄山已经把关而长安尚未证实消息的时候,唐玄宗与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避寒享乐,杜甫回家探亲,正好经过骊山,咫尺天涯的特定环境,诗人成为这一特殊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华清宫墙外的所闻所感,概括了天定年间政治腐败的症结,这首诗为安史之乱爆发的社会政治原因提供了最切实生动的注脚。诗里叙事细节处处扣住一路上风霜之苦,以及回家后方知幼子饿死的悲哀,使宫内宫外的苦乐之别和贫富对立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形成巨大反差,展现了大乱即将到来的历史氛围。

《北片》则作于诗人任左拾遗时为救房琯得罪肃宗之后,深陷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虽被朝廷疏远,但诗人担忧时事的心情更加沉重。诗里描写一路上所见好恶不齐的景色,处处勾起诗人的身世之叹。从凤翔至鄜州一路所见的战场白骨和满目疮痍,反映出当时唐廷军队失利的严峻形势。回家后与妻儿团聚的情形写得极其生动感人,于细微处极见诗人家庭生活的亲情和谐美满。

两首诗无论是家庭琐事的描写还是国家大事的议论,都因内在的感情逻辑联系而转换自然,浑然一体,因此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杜甫诗歌“双璧”。不过《北征》一诗较《五百字》多了一百个字,在叙事方面也较为丰富多彩。清人李因笃对此诗的评价是:“上关庙谟,下具家乘。其材则海涵地负,其力则排山倒岳,有极尊严处,有极琐细处;繁处有千门万户之象,简处有急弦触之悲。元河南谓其一代兴亡,与《风》《雅》《颂》相表里,可知言。”以致此诗被后世视为古今诗家第一大文的原因。

这两首诗还开创了在诗歌中大发议论的先例。用胡夏客的话来讲就是,“《赴奉先咏怀》,全篇议论,杂以叙事。《北征》则全篇叙事,杂以议论。”的确如此,《五百字》的大段咏怀置于开头,共五六层转折,跌宕起伏,连绵不断,如抽丝剥茧,层见叠出,自嘲自解,以议论推驳的层次意义上的往复回环,倾泻同诗人穷愁潦倒的辛酸和追求理想的执著信念,具有古诗一唱三叹的情韵。《北征》咏怀则穿插在开关对皇帝的表白和沿途景物的描写之中,而最后两大段议论从回鹘借兵的眼前初速转到总结马嵬之变的教训,跨度很大,感情复杂,深沉忧虑之中对未来展现出无限的信心和希望。

两首诗都流淌着诗人让人敬佩和感动的君子情怀。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五百字》)的巨大哀痛中,他想到是“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五百字》)。自己受祖父的荫护,无须缴租税无须服兵役尚且如此困苦,那些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该是如何凄凉呢?明清之际的诗人卢世㴶认为:“《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杜诗镜铨·卷四》)我们读这类诗,除了对诗人政治上远见卓识钦佩外,也对诗人笔下山河破碎、国运飘零中的君子人格的感动。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杜甫

    杜甫 一.杜甫生平 杜甫,字子美,远祖杜预,祖父杜审言. 三十五岁前,读书漫游时期."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文学小常识(二)

    文学小常识(二)

  • 杜甫:自觉的诗人

    杜甫:自觉的诗人 1 诗人命运的嘲弄 多数时候,写诗不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士农工商.巫医百工,诗人不是一种职业的位置.但以科举为依据的人才选拨制度,让写诗成为通往仕途的必备技能. 陆游一生留 ...

  • 孙洙的《唐诗三百首》,收录唐诗311首,杜甫为何能占38首?

    <唐诗三百首>谁的诗最多?王维第二,李白屈居第三,谁是第一?<唐诗三百首>有77位诗人的作品入选,李白屈居第三,谁是第一? 引语:诗与诗选 中国是个诗歌王国,有着几千年的创作传 ...

  • 杜甫的思想 现实主义创作

    肖旭 杜甫(7 1 2-7 7 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家庭.但在杜甫的一生中,社会矛盾的巨流却把他卷入生活的底层,使他接触到动乱的现实和苦难的人民,终于把他磨练成我国封建社会中最 ...

  • 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上)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 ...

  • 217 唐诗解读——杜甫之《戏为六绝句》(下)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 ...

  • 1 唐诗解读——杜甫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上)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 ...

  • 3 唐诗解读——杜甫之《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 ...

  • 4 唐诗解读——杜甫之《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 ...

  • 5 唐诗解读——杜甫之《述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 ...

  • 6 唐诗解读——杜甫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上)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

  • 7 唐诗解读——杜甫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 ...

  • 8 唐诗解读——杜甫之《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 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始见张京兆,宜居汉近臣. 骅骝开道路,雕鹗离风尘. 侯伯知何算,文章实致身. 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沦. 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云霄今巳逼,台衮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