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泪短视频走红网络,《再回延安》导演:我们都被感动着
近日,一支时长57秒的《英雄从未远去,眼泪足以证明》的短视频快速刷爆各大社交平台。视频画面里,不仅白发苍苍的老人,甚至稚气未脱的孩子,都被舞台上的剧情感染,潸然泪下。
视频中场景均来自于国内首部红色主题沉浸情景剧《再回延安》。《再回延安》是以一本老红军的长征日记为故事主线,讲述了“爷爷”刘宝顺作为一名红旗班的战士如何在战友的呵护下顺利到达陕北的故事。
记者联系到该剧导演张冬、丛明玲,张冬说,“没想到红色文化全新的表达方式,会如此受欢迎。所有看过这部剧的人都会被感动,这是时代的荣光”。
1
用个体讴歌群像:一名护旗手的“以小见大”
沉浸式情景剧是近年来才崛起的剧种,而《再回延安》则是首次选择长征这段红色征程作为精神内核。传统意义中,和两万五千里概念相似,长征的队伍也是无数英雄组成的群像构成。如何用个体来完美展示群像,导演组下了不少功夫。
导演张冬说,初期创作团队多次采风,最终确定了全剧的线索——爷爷的日记以及红旗班的故事;经过一年多的艺术创作与空间设计,以旗手刘宝顺和红旗班为线索的中国首个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才得以面世。
《再回延安》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日记导出的回忆式表达方式,使整部剧显得自然且真实。作为红旗班的唯一幸存者,刘宝顺扛着红旗到了延安。在延安,他却无数次梦里遇到一路相伴的战友,有对战友的无限缅怀,也有对革命岁月的追忆。在和平年代,这种情愫也能轻而易举地引发人们的共鸣。
导演丛明玲也认为,“见证革命胜利的每个人,都是刘宝顺。而刘宝顺手里那面旗帜,却又恰恰象征着屹立不倒的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2
让台词嵌入灵魂:震撼心灵的往往是最朴素的
张冬说,《再回延安》自开演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这种反响也在意料之中。令他感动的是,不少观众表达了想二刷《再回延安》。他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台词既宏大又真实,让人刻骨铭心。”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红旗班班长绣在红旗上的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杂文集《热风》,也是该剧最广为流传的一句经典台词,它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曾在至暗时刻给人以力量,也是《再回延安》整部剧的灵魂。
《再回延安》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主角刘宝顺有过一段自白,“我是一名护旗手,曾带着这面旗帜穿越过雪山和草地,尽管一路上有无数人倒下,但旗不倒,精神就不会倒。”这种简单平实的表达风格,一下就拉近了观众和历史的距离。
整部剧诸如此类的表达方式,还有很多。
比如“爷爷(刘宝顺)生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多场战役,亦多次立功授勋,而他却说他只是一个兵,一个护旗的兵。”导演张冬也认为,这种朴素语言表达出的人物性格,和那个时代是非常契合的,也是最真实的。
“现在大家调侃会说凡尔赛,而那个年代是不是很明显的反凡尔赛?”张冬打了个生动的比喻。
3
用场景呼应情节:触手可及的体验是最真实的
观众备受感染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行进式观看方式和逼真的演出效果。
第一幕中,全场昏暗的灯光下,封闭的空间里,随着一声声答“到!”,一个个红军战士次第出现在观众周围,这种舞台艺术的呈现,让观众“深陷其中”。
爬雪山一幕中,观众的真实体验是“头顶哗哗地飘着雪花、身边呼呼地吹着冷风”,如置身雪山一般。红军战士们,每一次从高耸的雪道上跌落,都揪动着观众的心。而当看到鲜红的旗帜在白皑皑的尽头矗立时,所有人瞬间又同时看到了希望。
《再回延安》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过草地时,红旗班的战士们“吃馒头”的场景也十分动人。刘宝顺拢着胳膊,像是捧着一笼刚出锅的大馒头,招呼战友来吃。战友们也只一人一个,抓起来细嚼慢咽,还直夸“宝顺啊,馒头真香!”。岂不知,这只是在极度饥饿的长征路上,战士们发明的一种充饥游戏。
最后一幕,全剧剧情高潮到来时,创新的道具也给观众情绪爆发强力加持。一面巨大的红旗缓缓下落到观众的头顶,让观众抬头凝视、伸手触摸,极大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张冬还透露,作为创作人员,在排练时,有些场景也忍不住落泪。
“我们制作这部剧的一个初衷就是让青年一代更直观地了解红色文化与历史,做到薪火相传。能得到大家认可,我们也很开心。”丛明玲说,欢迎大家再回延安看一场《再回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