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椿的“官派出国”
同治五年(1866年),时任清政府总税务司的北爱尔兰人赫德将返回英国探亲并完婚。赫德向清政府建议带几名同文馆的学生去英国游历观光。这些人既不组成正式使团,也不担负外交使命,纯粹就是走出国门,去看看迥然不同的西方世界。
主持“总理各国衙门”的恭亲王的奕䜣和军机大臣文祥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上奏并获得批准。清政府遂以总理衙门的名义,派人随同赫德前往欧洲考察。可是一听说要去“异邦”,大小官员“总苦晕眩,不敢应者”。无奈之下,只得派老迈的斌椿前往。因为斌椿只不过是前任山西襄陵县知县,是小官僚,倘若考察出了纰漏,也不损天朝颜面。于是斌椿就机缘巧合地成为了清政府“官派出洋第一人”。
斌椿是满人,当年已六十三岁,时人多认为出洋凶险万分,亲友们纷纷劝阻他不要去。临行前,斌椿被授予三品衔(总理衙门副总办),其他四人也都赏给了六品或七品顶戴以状胆气。
斌椿抵达欧洲的前后四个多月时间里,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十一个国家,主要考察了伦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圣彼得堡、柏林、布鲁塞尔、巴黎等城市。斌椿到了欧洲,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于所见到的一切都兴奋不已。
法国马赛是这次考察的第一站。初到马赛,这里高楼耸立、街巷相连,令斌椿等人大为惊讶,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繁华的街市。当晚,斌椿等人被安排在一家酒店的七楼下榻,上上下下的电梯,令他们大为感慨,西方文明的“奇巧”确实名不虚传。第二天,他们坐火车前往巴黎。这是斌椿平生第一次见到并乘坐火车。到达巴黎后,他喜欢上了法国戏剧,老先生一时春心荡漾,兴致勃勃地记载到:“女忧登台,多者五六十人,美丽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
结束了十七天的法国之行,斌椿一行来到了英国。在赫德的安排下,英国政府以很高的规格接待了他们。一进伦敦,斌椿便看到了“人烟稠密,楼宇整齐,街道整洁”的景象,他兴致盎然地连续参观了许多地方。在伦敦照相馆,他拍下了生平第一张照片。在大英博物馆见到陈列着的一件英军从圆明园抢走的龙袍时,斌椿像丢了魂儿一般,立刻跪下磕头,引得一旁参观者哑然而笑。
令斌椿最难忘的是他应邀参加了维多利亚女王专门为中国来访者举办的一次宫廷舞会。随着乐队的演奏,人们翩翩起舞,场面宏大,使斌椿大开眼界。他感慨道:“中华使臣,从未有至外国者,此次奉命游历,始知海外有如此盛景。”第二天,维多利亚女王亲自接见了斌椿一行,斌椿也成为最早被英国女王非正式接见的中国官员。
斌椿的欧洲之行,实现了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的历史性突破。他们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德国媒体把斌椿一行称为“中国天使”;在英国,新闻媒体追逐斌椿等人的行踪,它们把报道连同斌椿等人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使报纸的销量大增。一些小商人竟将斌椿等人的照片加印,在大街上高价出售。
走马观花般的旅行,对于首次出国的斌椿来说,所见的新东西确实不胜枚举。欧洲日常生活中许多司空见惯的东西,像电梯、电话、煤气灯、火车等无不让震惊。斌椿将此次出访的所见所闻汇成《乘槎笔记》一卷,上交总理衙门。在书中,斌椿把西方的标点符号介绍做了中国,据说这是标点符号在中国使用的开始,也算是斌椿欧洲之行的最大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