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塬上的“卢森堡”——魏家塬 2024-07-30 20:36:15 邮箱:3125136050@qq.com 魏 塬 风 貌 作者 魏宪文 从华州高塘街西眺,只见那复斗形台塬突起,一层高一层的梯田像大海的波涛一般,最上层高台酷似一巨轮在航行,有城堡依势而建的城墙好似船头和船舱模样,这就是我们的村庄。 魏家塬 张韬拍摄 这个高塬上的台塬面积不大,方圆不到三、五里,独独居住着魏姓人家,因之叫魏家塬。分东堡、西村两地,我们住在西村,全村只二、三十户人。人们戏说这里是世界上的卢森堡、好莱坞,依我说恰似《圣经》里的伊甸园。环境优美,土地平坦肥沃,宜种植麦棉、瓜果,井水如醴。夏天特别凉快,无蚊虫叮咬之苦。夜静时,四周传来潺潺流水声,给人们轻奏着安眠曲,确是人居的好环境。只是河水上不了这小塬,夏季往往无收成;三十年前已打了许多机井,现在旱涝保丰收,完全具备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优越条件。站在田野里,南望是满目青山,北眺是狭长的高塘川道的出口,尽可望见关中平原,东看,高塘街尽收眼底,西见偌大的渭南长稔塬映入眼帘。风清夜静时,只闻近处有几声犬吠,破晓时到处是雄鸡打鸣,长夜里全是东西河川湍湍流水的声息,为人们轻奏安眠曲。这里才真是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气爽、空气清新的优等生态环境。以前,虽然全村只有一眼井,且深达十余丈,但水质甘甜,为人们提供了廉价的优质矿泉水。说起魏西村,先要说说三棵大槐树:一在东门口,一在西门里,一在村中间。两头的树可大啦!七人、八人搂不住树身,其枝干也看两人能否抱得住,不朽不空,枝叶十分茂盛;中问的一棵稍细点,已是枯株朽木,但有几个枝干树叶依然茂密。千年柏万年槐,这三棵至少有千百年龄了。谁都没有树的寿数高,只有这个村子栽培了它,老槐树见证了这个古老的村子的历史。魏西村人和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具有正直、坚毅、浑厚、朴实的品质。夏天,满树密密的黄花,秋天结着繁繁的槐籽,树上有几处乌鸦窝,喜鹊巢,鸟儿欢快的哇哇吼、喳喳叫;树下好大一片花花地毯式的阴凉,耕牛中午在靠墙处安然地歇晌,不时地反刍着食物,鸡鸭悠闲地觅食吃;有时人们在这儿开会议事,大多是吃饭时靠着树根周围开老碗会,有说有笑,真惬意,真舒心,别有一番情趣,人和自然就是如此的和谐!魏西村多是清贫人家,住屋都是木瓦房,好一点的家庭有上房、厦子,不少户只有两三间厦房,还有两家挤在一个院子里,拥挤不堪,更有四家住在窑洞里。只有一家不知何年破落的富户,还遗留着前庭房、后楼房,依稀还有格子门窗、拴马石之类的东西。一般的前门很低小,人和小土车能通过就行了,好一点家庭盖点庵间叫做门房,一为护门不淋雨,二来可在门道放些柴禾。还有一些户根本没有前门,墙上挖个比人略高的洞儿,叫土门,胡乱用树枝编个篱笆就行了。一般家庭有几亩耕地,中等家十来亩就很好了,只有一家富户,有三、四十亩地,解放后订为地主,中等家养一头牛,贫困家养不起,最富家养过一匹骡子,一头牛,这就是最值钱的生产工具了。全村人都是以农为生,这显然不能糊口。夏粮还能稳收,因为缺水,秋粮很难保证。玉米、谷子长势还不错,“三伏”天若不下雨,一料秋庄稼就全废了;有些年间,天大旱,烤得树上的知了,在声嘶力竭的哀鸣,根本没有种上秋,遍地红土一片。勤苦人总得要生存,也是逼出了一条路子:多处联系请来机井队打了一眼深井之后,才解决了秋、夏双丰收的千年难题。魏西村人勤苦耐劳,心灵手巧。为了生计,在农闲或农隙中学些手艺,做点小生意。那盖房,做家具的木匠、泥水匠,还有那缯箩(做箩)、做箩的箩匠,编笼、编筛的竹匠;那拧麻绳、牛皮绳的绳客,缫丝和线的线客,那卖包子的包子客;规模大的算是一族六弟兄合开的饭店子,族叔叔开的黄酒坊和伯父家的白酒坊。以后,又有钉秤的,做风箱的,修自行车的,火补轮胎的。差不多家都有谋生的手段,户户都有维持生计的路子。最可贵的是魏西村具有良好的村风。尊老爱幼,尊婆爱媳,睦邻友善,勤劳节俭,正直厚道蔚然成风。很少有偷鸡摸狗的苟且行为,没有抡枪弄棒的争斗事故。默默劳作、远离邪恶是村子的优良传统。魏塬人祖祖辈辈蜗居在这块丘隅之地,很多人一辈子没坐过汽车,没坐过火车,有自行车的人很少很少。一些人一辈子没去过华州关(华县城),没逛过渭南县,没进过西安省,倒是很多人都进过峪道,翻过秦岭,到过洛南腰市、岱吉,打山柴,贩玉米,扛木料,一生为吃穿劳碌。 魏家塬的皮影艺人魏振业与老伴 张韬拍摄家乡人生活甚简朴,一年到头早饭是包谷糁子米汤,下午是米儿面。很少买菜吃,春天剜荠荠野菜,夏天拔水芹菜,秋天靠玉米、棉花地里点的几窝南瓜、刀豆荚,冬天剜蔓菁、拾萝卜叶子窝一瓮黄菜(近似泡菜),这菜要吃半年年子哩!多数家一年到头不见肉,殷实之家大年才割三、二斤。 原文来源:《华县华县志苑》2015年第2期 赞 (0) 相关推荐 不谈个恋爱可惜了哎! 周六我们趁休息日搞活动,因为工作日忙到飞起见不到缝就插不了针.阳光灿烂,我们就在金光里一路向西再向北,奔赴去过很多次的金家村. 金家村村部所在的屯子叫杨喜屯,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可能有一 ... 那一片净土——龙虎溪 那一片净土--龙虎溪,我魂牵梦绕的家乡. 从湘西沅江河边大江口镇的码头乘坐一艘木船,去一个不算古老却很偏僻的一个乡村,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船是逆流而驶的,河水碧绿而平静,现在虽然已经是春初了,但河岸依旧 ... 用年轮刻录岁月的忠诚 --记子午岭下乡知青赵生华 2017年并不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干旱.高温.暴雨一轮轮袭过陇东的黄土地,天高云远的九月却依然如期而止,黄帝冢景区秋色乍起,与景区一壑之隔的五顷塬乡龙咀子村在这清爽的秋风 ... 乡村记忆——平阴贤子峪村 因修路搁浅了北石硖村的赏花,却成就了对贤子峪村的造访. "峪"是山口,贤子峪,应该是位于山口的一个自然村落. 初听名字"贤子峪",认为或史上有贤人存在,或对后世 ... 华州区的柳树...... <咸林璧随笔>(一) --"柳树"的记忆 "华州毕家"地处陕西关中东部,渭河冲积的平原之中,南有秦岭山水的浇灌,北有渭河波涛汹涌的洗发,一马平川, ... 华州有个白杨村...... 白杨村的由来 作者丨姬海涛(煜谦) 白杨村原隶属华县(原竹林乡)现杏林镇,后因行政划分改为城关镇所辖,在撤县设区后又改为华州街道办事处吴家村白杨组. 白杨村不大,历史也不算长.东与古城村相连,中间有一 ... 【林莉】壶峤一梦 [林莉散文] 壶峤一梦 图/宁秋 永红 老烟 冬日,受友邀聚壶峤镇华家源."黛瓦白墙,野山茶花绕村绵延,香樟葱茏,从屋角斜生而出,似真似幻--",友人的描述,令我们雀跃而行.上午 ... 这村子里有对夫妻树,一个已经600多岁,另一个也有500多岁 探访湍口镇的迎丰村,109个梦想的故事,老年食堂的贴心服务,老村长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可以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村子里呆的时间不长,但对于"狮舞迎丰,樟佑万家"这句话里的&qu ... 华州区高塘魏家塬昔日风貌 邮箱:3125136050@qq.com 魏家塬昔日风貌 从高塘街西眺,只见那覆斗形台塬突起,一层高一层的梯田像大海的波涛一般,最上层高台酷似一巨轮在航行,有城堡依势而建的城墙,好似船头和船舱模样,这 ... 一个华州农民以果园为家,一住就是27年! <秦晋缘> 第十二章 以园为家 作者 高民智 园田生活 我的果园在高家河村村西,离村子有半里路.门朝南,一出门就能看见秦岭山川起伏,层峦叠嶂,群峰屹立,林深叶茂.少华山清山秀水,松柏长 ... 华州塬上一个与“战”字结缘的美丽山村——西湾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个与"战"字结缘的美丽山村 图文作者 史金虎 出渭南,沿310国道向东,从华县赤高路口向南进入高塘川,约行10里到圣山乡,再由此沿水泥 ... 说说华州塬上人家的村落 邮箱:3125136050@qq.com 说说塬上人家的村落 作者 王立胜 华州区西南塬上人家的村落,从不同的自然位置上来说,总体上有两大特征.一是平原与川区地域的村落,二是依靠黄土塬台坡地带,在沟沟 ... 华州塬上的千年皂角树!有人想卖树被村民阻止...... 牒家湾村的千年皂角树 作者丨孙文 冬天阳光的金惠塬上有点冷,刚修好的乡道金瓜路上不时的有车辆驶过,也有不少附近村民在地里修剪花椒树,进行农田冬季管理.没有事情的塬下人会三五一伙沿着刚修好的金瓜路游玩锻 ... 华州塬上的朝圣路与圣山 邮箱:3125136050@qq.com 朝圣路与圣山 作者 徐梦春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最发达的时期在唐代,是唐代的学者和君主倡导三教融为一体的文化思想,才使中国的古代社会在世界上出现了相对和谐,从而成 ... 诗人李约与华州塬上的“水庙” 邮箱:3125136050@qq.com 黄河生态第一村--北侯村 北侯村位于华州高塘禅修寺以南约一公里远,村庄的民房建在箭峪河东岸的原坡上,原下有平坦开阔的川地,从北侯村到箭峪河畔之间保留了一处生态 ... 华州莲花寺镇:白家河造纸厂事件 邮箱:3125136050@qq.com 白家河造纸厂事件 口述 白琮孝 整理 邵拉雄.姜小利 我是华县莲花寺白家河人,从1945年5.6月,我就开始发展革命力量,联络本村王务本.吴志春,南寨村的王永 ... 华州金堆镇任家滩村村名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金堆镇任家滩村村名来历 作者 陈宝山 现在的华州金堆镇任家滩行政村,是由2015年村级行政区划改革前的任家滩.武坪.草坪三个村组成的.武坪村.草坪村民国时期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