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俗《北京的春节》 (上)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内  容  简  介

何大齐的北京风俗画系列在《北京晚报》连载多年,有良好的口碑。此套作品以老北京(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串起与过年有关的传统民俗和种种生活记忆,譬如做花灯、吃糖瓜、抖空竹、放花炮、撒灯花、摇元宵,等等,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到正月“二月二”的农历新年最后一天结束,还原了一个又一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抛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有浓浓的年味,亦有沉沉的古意和乡愁。文字以第一人称写就,绘图富于生活和烟火气息。图文之外的部分由何大齐的儿子何浩设计、孙子何墨尘参与了其中的小创意。

本  书  目  录

内容摘要:老北京人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儿歌里唱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中可以看到,除了二十四扫房子搞卫生以外,全是准备过年吃的东西。

                          作  者  简  介
何大齐,1940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市特级教师,在绘画、书法、民俗学、文字学等领域各有建树。近年出版的书籍包括《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燕京往事》、《<骆驼祥子>何大齐插图·注释本》、《<茶馆>何大齐插图本》、《<民国北京城>烟袋斜街旧影图卷》、《万有汉字》等。曾获第四届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五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卓越贡献人物奖。
1、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这时已是数九寒天,漫长的隆冬是我国农耕社会的农闲时节,也预示着新的一年要来临了。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是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收等一系列重大节日的开始。
腊八这天要熬一锅腊八粥,这是有悠久的历史传承的。据史料记载,在西汉时期,有“腊祭”的重大祭祀活动。是将五谷之神作为祭祀的对象。于是把五谷之长“稷”作为了代表(稷是古代的粮食作物,有的说是今天的黍或谷之类),就有了“社稷”,也成为了“腊祭”的主要内容了。
佛教在汉朝时传入了我国。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前受尽了艰难困苦,几乎饿死,这时出现了牧女,用牛奶加香谷等煮粥喂食,佛祖很快就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彻悟成道,这一天恰好是腊月初八。因此,腊八这一天成为儒、释共庆的节日。寺庙在腊八的前几天就派众僧捧钵到处化缘,集得五谷杂粮,在腊八这一天熬成大锅粥,散发给穷苦百姓,穷苦人尊称为佛粥。至到今天,一些寺庙仍有腊八舍粥的活动,众信徒清晨前往,喝一碗佛粥,以示敬佛。
熬腊八粥,在用料上非常丰富,要用大米、糯米、黄米、小米、菱角米、大麦米、红小豆、芸豆、核桃仁、莲子、栗子、枣、青丝、红丝等。这个配料是小时候我母亲熬粥时的选料,当然各家熬粥的选材是不完全一样的,但其中以米和豆类为主是一致的。十余种食材,所需要的火候是不同的,有的一煮就熟,有的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煮透,所以不能同时下锅。把食材洗干净后,分别放在器皿中,锅中放足了水,中间不得再添水,否则煮出的粥不黏稠。把费火的豆类和枣、栗子先用文火慢煮,待到八成熟,再放入大米、糯米,最后放入容易熟的小米、黄米。这时粥越来越稠,水份蒸发了一部分,大部份被食料吸收了。这时最怕巴底糊锅。
记得我母亲就手攥长把勺子,不停地在锅底来回搅动。黏稠的粥,在火力摧动下,不断地向上迸发出浓热粥汁,碰到手上会烫伤,所以我见母亲就用蒸锅布把手裹起来。熬成一锅腊八粥,怎么也得要一个多小时。粥煮好后先要敬神祭祖,然后赠送亲友,最后全家食用。家里人按自己的口味,往粥碗里放入黑糖、白糖、青丝红丝等配料。寒冬中喝上这么一碗浓稠滚烫的腊八粥,浑身上下都暖透了。吃剩的粥,保存起来慢慢热着吃,却也是有好兆头的,取其“年年有余”的说法。
喝完粥,大家再一起剥大蒜,把去掉皮的洁白的蒜瓣放入一个大口瓶子中,倒入食醋,封上口放在窗台上。等到除夕晚上吃饺子时,泡的蒜已变成碧绿色,醋也有了浓厚的蒜味,正好用饺子蘸着吃,真是醇香味美。因为蒜必须在这天泡,到过年才色味最佳,所以也称为腊八蒜。
对这隆重的节日,历来有很多文章记载。近代学者夏仁虎先生的诗曾道:“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2、买黄历
黄历又称皇历,是我国古代对日月运行的观察计算制定的历法。现在全世界通用的是公历,就是俗称的阳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为依据制定的。而我国独创的历法,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变化规律为依据,也就是阴历。这个融汇了我们祖先大智慧的历法,除了载有日、月和二十四节气外,还包括星辰运动的位置计算、日食、月食的预报,那真是老祖宗的科学观察和精准计算的结晶。
黄历不仅只是了解年、月、日、时的工具,它还是古代帝王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的书籍,由皇帝钦命颁定,这自然是国家大事了,所以一直称为皇历,辛亥革命后推翻帝制了,领导者认为中国人都是轩辕黄帝的子孙,所以改称为黄历。孙中山同时提出用"两历",增加了公历,才有了阴、阳合历的印刷制品,传至今日。
黄历既管着帝王的生活,更是管着普天下的老百姓,所以这黄历的作用可大了。我记得小时候快到过年了,各家都张罗着买下一年的黄历,就和现在过年买本挂历一样,但那时买回来的黄历是厚厚一大本,基本一天一页,上面大字写的是日子,天文气象,下面小些的字,写的是今天居家过日子要遵守的禁忌。例如:宜乘船、服药、纳婿、作灶,忌搬家、动土、置产、出行,甚至精准到时间段。记得小时候家里凡要办点事儿,我奶奶都要嘱咐家人先看黄历,选个好日子,在她老人家心里,这黄历能左右一家人的行动,可能在那个年代,它就是老人心里的"定海神针"了。 
每年一进入腊月,就有卖黄历的小贩到胡同里来了,他们身背一个褡裢,里面有线装本的黄历,一边走一边吆喝:“大本新历,月份牌啊!”也有的在菜市场周围摆个地摊卖,因为卖黄历是时令性的,只在年前这一个月,一般人家都要买一本,居家看日子,遇事择凶吉,所以他们的买卖虽小,也很兴盛,过完年他们就改卖鲜花、窗花了。
黄历虽然规定了一家人的行为、凶吉,现在看来颇为荒谬,但它对生活的指导也不能完全与封建迷信等同视之, 因为它是根据日、月、星辰的互动,蕴藏着地球万物消长的规律,指导人们如何顺应自然。在慢节奏的农耕社会中,对择吉弃凶保平安的心态,是有作用的。当然,对今天高科技、快节奏的生活,黄历上的限制,也只是当笑话看了。
据记载公元 877年时的唐朝,就有了雕版印刷的黄历,是全世界最早的刻印历书之一,可惜现在流落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后来各朝各代都由官府监制历书的印刷,而且下令禁止民间私印,如被查获,将被处以斩首,足见历法的制定执行、节气对农耕的指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为顺应社会的需求,才准许民间翻刻官印的黄历。现在顺应世界潮流,中国也是以公历(阳历)为日常历法了,但在小摊上也有卖黄历的,只不过没有人再以此做为生活指导了。如果年轻人要去上班,看到上面写着“不宜出行”,只能一笑,赶紧追车去了。
3、糖瓜粘
关东糖是古老的传统甜食,也是祭灶神的祭品。一年中只有腊月二十三前后,才有小贩挑担沿街叫卖。关东就是现在的东北三省,因为这大片土地位于山海关以东,故而得名。在这里生产的这种特制的糖,就被称为关东糖。这是用麦芽、黄米、玉米为原料熬制的,乳白色。二寸长、一指粗、条型状的一般叫关东糖,做成瓜状的叫糖瓜,其实只是外形不同而已,所以小贩挑担卖,都是一头儿是圆的糖瓜,一头儿是条状的关东糖。小贩在胡同里高声吆喝:“大块糖哟!又酥又香的大块关东糖哎!”主妇们闻声,就会开院门买些回家,因为这是年前必购物品之一。
腊月二十三,就要送灶王爷升天了,这可是一家之主啊!站在神位上看了全家人一年的表现,到年底要上天汇报去了,这可不是小事儿,不但恳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还怕他在天上多嘴说了坏话,所以用粘粘的关东糖给他把嘴封上,这种用关东糖封灶王嘴的行为,是民间百姓按照自己的臆想创造的举动,但却成了传世的可爱的习俗,所以到送灶王升天以前,家家都会买关东糖(也称为灶糖),摆在祭案上待用。等腊月二十三隆重的祭拜仪式后,把糖在灶口热烘,趁溶化时在灶王画像嘴边抹几下,就算封住口了,真是个虔诚又引人发笑的举动。
祭灶之后,这些关东糖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年节食品,它的甜度比一般水果糖低,又脆、又粘,还有股特殊的香味,孩子们争而食之,是过年前的一大享受。
那时,做糖的一般都是农村简陋的土作坊,设备简单,只有灶台、铁锅、大缸和案板,但是制作工序挺复杂,难度很大。首先要由有经验的老师傅选料,首选的是麦芽、黄小米,把麦芽、黄米等放在水缸里,清水淘洗数遍,将其中的米糠、杂质全部洗净为止,然后放在大铁锅中熬制,这道工序关键是掌握火候,没经验的不是熬不出糖,就是不好吃。熬出的糖膏温度高达160度,锅里没小白气泡了,这证明糖里没水份了,用棍子一挑,能拉一尺多长的丝。老师傅一喊"撒火",立刻就得把糖膏舀出来,放案板上冷却,到80度左右时,便要揉糖了。这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技术活儿,必须要掌握好温度,温度高了,烫手没法儿揉,低了会变硬揉不动。一锅糖大约有五十斤,每次只能揉五斤,那真是要手急眼快,争时间,抢速度,一气呵成。在其间不能分心干别的,真是紧张啊!
一锅糖都揉好后,老师傅喊“开案”,就是说要“拔糖”了。两个人对头站,一个人抻一个糖头,将糖抻到一定长度,一方将糖头往上一合,喊声“接着”,然后两人又开始抻拉,如此反复,糖膏由于进空气,会越抻越白,越抻越细,最后要抻拔出蜂窝状,放到案板上加香料,压成一样大的成型块,然后冷却,最后再按市场需求加工成不同形状的关东糖。真是“灶王封口不谗言,玉帝听报心喜欢。孩童喜吃关东糖,老少齐乐迎新年。”
4、祭灶
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是迎接春节的序曲。所谓“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民间祭灶的风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的厨房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灶王龛一般设在厨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神像,有的旁边还并排坐着“灶王奶奶”,两边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一家之主”,这表明灶王爷的地位,他的职责是要保佑一家老小的平安。
在古代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从清朝开始,帝王家开始于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也给祭了。什么事儿都是上行下效,北方地区的百姓也就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祭灶是过小年儿的重要活动。
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人,女人要回避。祭灶王爷,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发展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自古以来,大家庭的厨房就是是非之地,婆媳、妯娌,说长论短,是人性最容易暴露出来的场所。所以玉皇大帝派灶王爷在厨房,看着这一家人的表现。
我小时候家里后院住着远房亲戚,我称为“七爷”的一家。七爷说:“灶王爷看着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到年终要上天,把一家人的善恶言行报告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将对这家人进行奖惩,他在天上住几天,等到除夕夜,咱们再把他迎回家。”那时我也就五、六岁,十分好奇灶王爷怎么上天?七爷说,二十三晚上来看祭灶仪式,你就明白了。
好容易盼到了祭灶的日子,七爷上午就买回了关东糖和糖瓜。到了晚上,七爷郑重地把灶王的画像从佛龛上取下来,供在祭案上。祭案上的供品以关东糖和糖瓜为主,此外,还为灶王上天的坐骑,准备了一碟草料和一碗清水。上香后,七爷口中念念有词:”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不好事儿少讲。”然后拿起关东糖,在灶口转几圈,待糖遇热融化的时候,马上往灶王画像的嘴上抹了几下,又白又黏的糖饴就粘在了画像上。意思就是用糖粘住了灶王嘴,让他上天不能说坏话,我当时看了心里想:“粘住了不能说坏话,那好话怎么说出来啊?”但看着七爷庄严虔诚的面孔,和祭案上的灶王爷,没敢问,怕七爷和灶王爷不高兴。烧过香后,把灶王画像连同一碟草料一块给烧了,烟灰腾空飞起,再把凉水泼在地上,灶王爷就这样升天了。剩下的关东糖和糖瓜,随后也让我们几个孩子分食了。
到了除夕夜,七爷又买来一张新的灶王画像,贴在佛龛上,意味着灶王爷又给请回来了,他将继续保佑并监督一家人一年的生活。
5、扫房子
中国人一直有过年前扫房子的传统。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这种民俗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用打扫环境卫生,来防止疫病的宗教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在新年来临前,彻底大扫除的优良民风习俗。而且“尘”与“陈”同音,所以又赋予“除陈布新”的涵义。把一年的烦恼、穷困、灾病统统清扫出去,迎接新一年的顺心、福气。寄托了人们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其实扫房子不一定非得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除夕前选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等全家人都在家的时候,齐心协力,一块儿动手。过去老北京都是住平房,密封性就差,春秋季刮大风,冬天烧煤生炉子,烟尘、灰土、蜘蛛网自然就多,所以这次老少上阵,把平时扫除不到的犄拉旮旯儿,尤其是卧室、厨房、厕所更是要一一打扫干净。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年前这天,父母、叔叔、姑姑都穿上罩衣,围上头巾,戴上口罩,拿着足有二米多长的鸡毛掸子,先把顶棚上的尘土、蜘蛛网等掸下来,这道工序是依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的,也是最脏,最呛鼻子的累活了。我记得大人们都先戴好风镜,抬头看着房顶,举着掸子,在房顶一下接一下的移动,把一年积存的污尘都掸下来了,这时屋里灰尘弥漫。房间中的家具,能搬的事先都搬到院子里了,大件的不好搬的就用旧报纸遮盖好。顶棚打扫完了,其他人开始用条帚,短把掸子清理墙壁、窗户。玻璃窗先用湿毛巾擦一遍,再用干毛巾擦第二遍。纸糊的窗户,凡是又脏又旧的都撕下来,打糨子用洁白的高丽纸重新糊上。然后是擦洗家具,八仙桌、书桌、橱柜也都先湿后干擦两遍。桌子边上的雕花儿,归我们这些小孩儿承包了,把毛巾一个洞、一个角儿的穿进去,拉出来,原来黯淡的的花瓣立刻就透亮了。最后是扫地,边边角角,一点儿不落,把地面灰土用簸箕撮出倒进院儿里的土箱里,最后用墩布把地面擦一遍。嘿!焕然一新,真象一个灰头土脸的人洗了澡、理了发一样。
屋内打扫完了,院儿里也得收拾!大家动手把花池子里的干枯的杂草全拨除下来,一是为了干净,二是防止除夕晚上放鞭炮引起着火,最后用条帚清扫完毕,所有垃圾全用土箱抬到大门外,倒在指定的地方,由当天清运垃圾的车收走。男人们在院子里干这些体力活儿,母亲就会在屋里把床单、枕巾撤下来换干净的,脏一些的棉被也会拆下里儿面儿,把这些都放在大盆里清洗,那时都是一件件用手在搓板上洗、然后使劲拧干,想起来母亲也真是够辛苦的。洗干净的衣被晾在院儿里拉的绳子上,由于天冷,一会儿就冻得十分坚硬,一碰就会发出嘭膨的声音,要晾二、三天才能干。
大扫除把人累的精疲力尽,好在一年就这一次,干干净净过大年,也图个吉祥喜庆。大家累也高兴啊!
6、磨豆腐
“二十五,磨豆腐”,“玉帝下界察民情,家家迎神衣食足”。民间谚语有“二十五,磨豆腐”之说,豆腐谐音是“都福”。我小时候听奶奶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之事,玉帝听说灶王爷被世人所贿赂,可能说了许多假话,蒙骗了自己。于是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要亲自到人间查访一遭。世上的凡人呢,知道玉帝要来查访,就家家磨豆腐,把磨好的豆腐藏起来,把磨剩的豆腐渣,盛在饭碗里当饭吃,玉帝一看,人间竟如此清苦贫穷,只能用豆腐渣充饥,于是大发悲悯之心,马上降福人间。所以二十三送灶王上天,二十五迎玉帝视察,这美好的传说和习俗,近两千年来,为华夏大地第一盛典——春节,增添了乐趣和百吃不厌的美味。
豆腐洁白如玉,不仅好吃还好看,过年穿上新衣,吃着白嫩的豆腐,就是再穷苦的人家,也能从中体会到欢乐,有人根据这两样的颜色,称之为“锦衣玉食”,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也就是营造自我满足的理由吧!中国人最喜欢从谐音中找到心理安慰。汉字中,同音字谐音字又特别多,所以人们就发挥了想象力。豆腐不就是“都福”吗?“都福”就是大家都有福,所以过年这样吉祥喜庆的日子,除夕家宴中不能缺少了豆腐,炖肉要加炸豆腐泡儿,火锅里要加冻豆腐,就是拌个凉菜,也要讲究用小葱拌豆腐,图的是一清二白。您说这豆腐,就因为它的名称招人喜欢,所以就成了过年时的香饽饽了。
其实在北京城里,很少有自己在家磨豆腐的。一是没有这套石磨设备,更没有现在电动的食用粉粹机,加工起来又费力又费时,都是从专门做豆腐的豆腐房,去买现成的。那里各种豆制品都有,有老豆腐、有嫩豆腐、有炸豆腐泡、炸三角、豆腐干、豆腐丝……。
到了数九寒天,把豆腐块浇上水,放在露天冻成冰坨子,这就成了冻豆腐。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要吃豆腐,都是从豆腐房买的,有时买的豆腐吃不完,在冬天就放在铁饭盒里,加上水放在窗外。一夜就冻成了冻豆腐,母亲会加上些海米、粉丝熬白菜,冬天热乎乎的一锅,真太好吃了。
据历史记载,豆腐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制作出来的。公元前 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刘安喜欢道教,一直想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他出重金,招纳各地的方术之士,在八公山上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他用山中的清泉水磨制豆汁,又用豆汁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没有练成,豆汁和石膏起了化学反应,形成了鲜嫩的豆腐小颗粒,有人尝了一口,好吃美味。后来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将其凝固成形,起名叫“菽乳”,后来又改名叫豆腐。这个刘邦的孙子刘安,无意之中,成为制作发明豆腐的老祖宗。豆腐不仅很快就流传开来,而且在唐朝时,这项技术又传到了日本,现在已经传到了全世界。先民的智慧和神话传说,使豆腐成了人们过年祈福的一种食品,为欢乐的民族节日,增添了趣味和佳肴。
7、剃头
中国古代是没有剃头这一行业的。据说孔子在教导学生曾子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皮肤头发虽然长在你的身上,但你没有权力改变或去掉,否则就是大不孝,所以古人只能整理头发。例如梳头,在头顶上盘个卷儿,用簪子一插,就齐活了。古人称之为“椎髻”。到了汉朝才出现了以梳整头发为职业的工匠。所以古代只有理发这行业,没有剃头的。满人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为了统治汉人,要求男子一律要按满人的习俗剃掉前额部分的头发,向后梳成一条大辫子。这当然要遭到汉人的反抗。满清统治者为了镇压汉人的反抗,提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严令,为此杀了不少汉人。可以说从清朝开始,才有了剃头这一行业。
一开始给人剃头的都是清朝士兵,剃头不收费,是在执行政治任务,后来就成了一个行业。干这一行的人大部分来自距京城不远的河北宝坻县,他们是耍手艺的,成本低,都是单干,也就没必要租个有门脸的店铺,只是挑个挑子走街串巷。老北京的剃头匠从来没有吆喝的,都是手里拿个响器,名叫“唤头”。这个东西形状像个大镊子,是由两根像柳叶形弯弯的铁条组成。后边儿焊接在一起,前面儿是两个尖头,用时左手拿“唤头”,右手攥一根大铁条,把铁条插到“大镊子”中间,用力一挑,就发出当啷一声,随着铁镊子尖端的不断颤抖,碰撞声由大变小,嗡嗡之声余音袅袅,能传出很远。居民听到这声音,就知道剃头挑子来了。尤其到了年前,邻居们会互相招呼“要剃头的赶紧着吧!”这是因为老年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正月里不能剃头,尤其是有舅舅的,说不吉利。所以腊月里是剃头师傅最忙的一段时间,虽然辛苦,但他们的收入也是平时的许多倍,那真是累并快乐着。
有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正是剃头挑子的特点。剃头的傢伙什儿有剃刀、围布、梳子、镜子、磨刀布、凳子、脸盆、炉子等,这些东西全在挑子中。挑子前面是一条上窄下宽的红漆长条凳,凳子下面有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钱匣,所以上锁,收了钱直接从凳子面上的小口放入。下面两个抽屉放围布、梳子、剃刀、镜子等。挑子的后面是一个圆笼形的,里面放一个炭火盆,圆笼上面放一个大铜脸盆,盆的边沿儿特别宽大,里面的水总能在炭火的烘烤下保持温暖,剃头刮脸都得用热水啊!所以剃头挑子确实是一头热。圆笼下面是三条腿儿,其中一条腿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子上挂磨刀布和毛巾,唤头不用时也挂在上面。顾客坐在凳子上,围一块白布,防止掉下的头发落入衣服里。先用热水把胡须闷软,打上肥皂水,开始刮胡子刮脸,时不时地在磨刀布上钢几下剃刀。刮脸是把脸上的汗毛都刮掉,最后再剃头。剃完再用热水洗头,毛巾擦干,最后递过镜子,让你看看是否满意。
民国时期西洋发式传入中国,时髦的年轻人纷纷改变发型,什么分头、背头、平头样式繁多了,女性电烫发也有了,理发也逐渐增多,剃光头这个男人的唯一发式自然就冷落了,审美意识的提高和对卫生条件的重视,注定这行渐渐消失了。如今想看剃头挑子和唤头,也只有去博物馆了。
8、办年货
老北京人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儿歌里唱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中可以看到,除了二十四扫房子搞卫生以外,全是准备过年吃的东西。
那时的老北京一般人家,生活还是很清苦的,物质贫乏,平时能吃一顿炸酱面就是美食大餐了。正如老舍先生写的话剧《茶馆》中王掌柜说的“要有炸酱面的话,我还能吃三大碗呢……。”现在的年轻人真不能理解 ,这炸酱面有什么好吃的。那时主要因为百姓都穷啊!但是,每到农历腊月,人们就会把一年省吃俭用下来的一点积蓄,拿出来奢侈一下,把年夜饭尽可能的准备丰盛一些,让全家高高兴兴的过个团圆年。这已经成了百姓的生活习惯,成了民俗民风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各种年货就陆续上市了,尤其是食品,大量涌进商店和摊商,市面上空前繁荣。人们首先要备齐除夕夜全家团聚的年夜饭。鸡鸭鱼肉蔬菜,尤其北京人平时就爱吃的猪头、猪下水等倍儿受欢迎,去晚了或许就买不着了。我记得小时候大人在这时除了家禽,还买些山鸡、野兔,这些都是冬闲郊外农民打猎所获的。买回来要自己开膛、拔毛,收拾起来很费事,为了吃个新鲜,为年夜饭添些珍馐,辛苦也是乐此不疲了。年夜饭有两样不可少的,一是要有一条大鲤鱼或鲢鱼,为的是取个吉利“连年有余”,盼望来年日子好过一些。二是要有“四喜丸子”。这是把猪肉肥瘦搭配剁成肉馅,加上各种作料搅拌,用双手团成大个丸子,先炸,然后和猪肉一起炖或蒸,上桌时大碗里摆四个,取“福、禄、寿、禧”之意。另外要蒸很多发面馒头,取其“发”字,象征“发财”之意。饭菜要多做,因为从初一到初五,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能用生米做饭,因为一做饭就必有蒸、炒,这正与“争吵”谐音,怕新年家中不和谐。所以做够五天全家的饭食,那时冬天很冷,住的都是平房,放门口大缸里盖上或放窗台上,那是天然大冰箱。
年前还要买水果、年糕、上供用的蜜供,准备拜年用的点心匣子,还有除夕熬夜吃的零食,主要是“杂拌儿”。这也分粗细两种,细杂拌儿就是什锦果脯,粗杂拌儿是由花生粘、核桃粘、杂色糖、碗豆、葵瓜子、倭瓜子、榛子、金糕条等十余种掺合在一起出售,很受孩子们欢迎。
这一切都要在除夕前备齐,初一闭市,就没地方买东西了,真是“鸡鸭鱼肉与猪头,集市采购情意稠。阖家团聚除夕夜,人旺食美乐悠悠。”
9、代写春联
老北京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两侧的门框上,用大红纸贴上对联,因为是春节贴,就称春联或红对子。我小时候住在西四牌楼,在邮局门口有一位平日代写书信的老人,因为那时文盲多,而传递信息的方式只有用书信,所以他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尤其一进腊月,他带上笔墨纸砚,现场给人写春联,摊位周围总是热热闹闹,人流不断,写完待晾干后交付,挣一点儿润笔费。 
春联上当然都是喜庆话儿。我从小就喜欢围着他看,大红的纸,黑黑的字,刚劲挺拔的楷书,朗朗上口的词句,一看他写完挂起,顿觉得喜气洋洋,就感到新的一年要到了,心里就充满了期待、向往、喜悦,他也算是我终身热爱书法的启蒙老师之一吧。记得老先生常写的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写“人寿年丰”,这付对联应时应景儿,贴哪儿都能添吉利,增喜庆,所以写完后念给求字人听,没有不喜欢的,都是满口称谢,有的还多给润笔费。除了写对子,老先生也写大小福字,随主家意愿,全是红红火火的吉祥话儿,所以他的摊位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说起春联的起源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桃符”的故事。古书《山海经》记载,一个鬼的世界里有座山,山上的大桃树梢上有只金鸡,每当天亮它就长鸣,众鬼闻声要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就在桃树边,守门的神仙分别叫神荼、郁垒,如果哪个鬼在外面干了坏事,二仙就立刻将其捉住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所以天下恶鬼都怕二位神仙。于是老百姓就取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形象挂在家门两边,驱邪去恶,此物称为“桃符”。时至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写对联,因为桃木是红色的,我们祖先也信奉红色吉利,所以渐渐改用更易得到的红纸来写了。
对联是我国在诗、词、曲、赋之外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有要求的,首先上下句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讲究“虚对虚,实对实”,通俗的说就是上下联相对应的,必须是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上下句内容相关或相对,更严格的还要求音序必须“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三或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用平声(一或二声),这是汉语独有的一种修辞手法。代写对联的人必须有一定的古诗文基础,否则就无法按客户要求,编写出形式和内容都很优秀的春联,甚至会闹笑话。而且他的书法技艺也要出色,起码要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所以摆摊儿替人写对子的人,都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大多是年老无业的文人,或是失业赋闲在家的知识分子,扎起长衫,也得先养家糊口。
老北京城的春节,就好像是超大型的书法艺术展,文盲虽多,但不妨碍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的登场亮相。商场店铺,民舍陋居门口两侧都有鲜亮,喜庆,文字美,意境美的对联陪伴。而且有一些十分精彩的对联,一直为大众津津乐道,起着很好的滋润心灵,教化民众的作用。写春联,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10、买年画
老北京一进入农历腊月,过年的气氛就日甚一日,首先是街上热闹起来了。卖年货的陆陆续续地设摊搭棚,人们也都走出家门,开始为准备过年而忙碌采购。其中,专卖年画的摊位特别引人注意。因为除了色彩鲜艳,画面有趣的年画,还有大红纸上写的福字和春联。为了吸引人,有的摊商还在摊位上架起横杆,挂上大红灯笼,春节的喜庆气氛更加浓烈了。
我小时候就喜欢围着年画摊儿看热闹。那时的年画大都是木版年画,就是把图形刻在木版上,用手工印到纸上,再由画工用流水作业的方法一道道工序染上各种颜色。
当时北京卖的年画大都产自天津的杨柳青或山东的潍坊。这种年画的题材一般都和年节喜庆和谐的气氛有关。例如有吉祥寓意的“福”“禄”“寿”“禧”,或者如《鲤鱼跳龙门》,画两条大鲤鱼翻腾蹦跳跃上龙门的图形,画面以红色金色为主。红色的鲤鱼、闪着金光的鱼鳞,鲜艳夺目,这是借 “鱼”与“余”谐音,会吉庆有余之意;《喜鹊登梅图》则是画两只喜鹊站在梅花树上,一高一低张嘴大叫,说是喜鹊叫喳喳,喜讯来到家,寓意新的一年会有喜事进门;再有画上一个大聚宝盆,盆里装满了金元宝,旁边还有一棵摇钱树,树叶都变成了金币,哗哗地往下落,象征着新年招财进宝等等。各种各样的年画十分鲜明地反映了人们追求富裕安康生活的美好愿望。
除上述之外,还有一类年画是以戏曲故事为内容,大都取材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戏剧情节,如《龙凤呈祥》《贵妃醉酒》《大登殿》等,都是吉祥、欢乐、成功、团聚的内容,以此来突出春节主题就是喜庆和团圆。这些画不是完全依照剧目的真实场面的再现,而是画家借题发挥,突出剧中人物的扮相、表情和身段,色彩更加装饰化,更加艳丽。此外另有一类是取材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如《水浒》《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豪杰的画象,身着盔甲,手持兵器,英姿勃发,寄托人们崇拜杀富济贫的英雄和忠君爱国义士的情结。
当然也少不了有驱邪镇妖的,像门神画,大都画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的形象,就象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贴门神时的唱词 “门神门神守住家,大鬼小鬼进不来。”年画的画幅有大有小,可根据各人的需要来选择。彼时画摊除卖年画还兼卖大福字和对联,有文人专在摊位上用大红纸现场书写,供人挑选,同时也卖像剪纸一样的挂钱。这种剪纸多为古钱形状,“挂钱”由此而得名,人们把它贴在大门的上方为新年的点缀,寓意招财进宝。“挂钱”上头贴在门楣上,下侧悬空随风飘动,好像向门里招财的样子。这种“挂钱”现在在农村还能得见,而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已基本绝迹了。
11、做花灯
灯笼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照明工具,制灯工匠把竹子劈成细长竹批儿,用火烘烤,弯成圆形骨架,外面糊上绢纸,里面点上蜡烛,顶部再拴上线绳和木棍,就可以手提着,走夜路照明用了。
灯笼最初是因实用而制作,但随着时代发展,灯笼渐渐更多的带有了美化装饰和象征的意味。豪门大户人家,大门上悬挂大红灯笼,下面垂着金黄色的流苏,很是气派,大红灯笼在这里,成了显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老北京城逢年过节有挂红灯迎新年的习俗。每到腊月,街市上卖灯笼的店铺和摊商就多起来了,到处红灯高挂。那时不论穷富,家家门口都会挂红灯,小孩子则提着红灯到处逛,营造出一派过年的喜庆气氛,北京城也就有了浓郁的年味儿。
除了红灯,能工巧匠们还陆陆续续的,创制出一些带有娱乐性的灯笼,例如:用竹批儿扎制成各种造型,红金鱼、绿蝈蝈、带花的桃儿……,用油纸糊在竹架子上,再画上图案加提梁。这些奇异的造型更受儿童喜爱。
在我小时候,一到过年,我父亲就会买很多种类的动物灯笼,我们这些孩子点上灯笼,一起在前后院儿游走,哪儿黑专往哪儿去,黑暗里一片光亮,实在太好玩了,奶奶常笑呵呵的看着我们说:“黑地儿里就是真藏着小鬼儿,也让你们举着灯笼给驱走了!”此外,还有一种叫“走马灯”的,它是个六边形的筒子,上面装一个伞型的风轮。灯下面点燃的蜡烛热气向上流动,风轮就转了起来,带动装在竖杆上的各种戏曲人物,比如《西游记》里的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全都动起来,绕着蜡烛转,把影子投在外层的白油纸上,十分的神奇,这也成了欢度除夕的一大乐事。
在我国过年挂灯笼的历史有二千多年了。东汉时皇帝刘庄提倡佛教,命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也让士族庶民都点灯笼。此后,从宫廷到民间,从中原发展到全国,这种源于敬佛的礼仪,逐渐发展成民间照明用,和盛大节日增喜庆的习俗。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场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写灯之盛,像那千树开花一样,“星如雨”是形容满天的焰火。“一夜鱼龙舞”就是描写人们高举着做成鱼形和龙形的彩灯,狂欢舞动的场景。
从古至今春节挂灯笼的习俗就没有间断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富足,而更发场光大了。现在里面的蜡烛早已换成各种彩色灯泡,大到城市中心的标志塔上,小到孩子掌中之物,灯笼做的更加炫酷、华丽、精致。它最初的照明功能当然早就消失了,为节日添欢乐,和娱乐观赏作用成为主要的了。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挂上了鲜艳夺目的大红灯笼,为红红火火的民间盛典,更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未完待续)
续集预告:
《北京的春节》中(12——22)
《北京的春节》下(23——33)
书讯:《北京的春节》现当当、京东预售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0)

相关推荐

  • 老北京习俗之过春节(二)

       关东糖.糖瓜 关东糖是古老的传统甜食,也是祭灶神的祭品,一年中只到临近腊月二十三才有小贩挑担沿街叫卖. 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东三省.产于东北的这种糖食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乳白 ...

  • 小年到了,说一说灶糖的历史故事

    音频正在赶来的路上,请各位客官随后在[喜马拉雅FM]APP中搜索 "大锤说史" 关注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 ...

  • 南北小年传统美食千奇百怪,却非常好吃

    很多人知道小年,却不知道有北小年和南小年.其实这都是以前贫富阶级造成的,那时候的达官贵人过小年是在农历二十三,而普通老百姓只能过农历二十四.后来北方的普通老百姓由于觉得比较接近京城这国之重地,所以渐渐 ...

  • 老北京祭灶的供品有点“甜” 呼延云

    . 老北京祭灶的供品有点"甜"  呼延云 北京晚报 | 2021年02月03日 . 老北京忙过年的事儿,从腊八开始,到腊月中旬忙碌,而腊月二十三以祭灶为标志,称之为"过小 ...

  • 老北京那些消逝的春节民俗   您还记得吗?

    1993年春节前挂历大促销.大甩卖的场景 摄影 张风 北京地区的年画曾以天津杨柳青为主 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也是各种民俗活动最丰富的节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 ...

  • 北京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

    北京首都博物馆老北京民俗展

  • 音画-《北京的金山上 》- 东方神秘园

    音画-《北京的金山上 》- 东方神秘园

  • 北京颐和园(上)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 ...

  • 不想上班,小夫妻每年4万租600㎡房子,在北京郊区过上了佛系生活

    在距离50公里外的顺义乡下,住着一对89年生的北漂小夫妻,两人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在乡下自己动手,把废弃的600平米院子改造成了超级梦幻的小家!每天在院子里晒太阳.种地.画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小 ...

  • 记忆中老北京的交通运输(上)——畜力运输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行进在街道的大马车 上世纪四十年代,北京的交通运输是非常落后的.所有的胡同全是土路,旱天尘土能没过脚面,下雨满街泥水 ...

  • 读《北京的春节》

    1951年,老舍先生创作了散文<北京的春节>.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1997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也创作了一篇<北京的春节> ...

  • 北京石景山慈善寺上集

    2015年7月我们骑自行车来到石景山慈善寺.慈善寺倚山而建,系由正院(西院).东跨院.后跨院.东山坡和门外殿堂五部分组成,从主峰上或空中俯视呈北斗七星状.慈善寺景点有:该寺南山坡有座藏式塔,高约10米 ...

  •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上海的金山呢?(联通联欢会展播——上海金山)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上海的金山呢?(联通联欢会展播——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