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一) 2024-04-23 21:08:18 第一节 语文课话语的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特点话语,是语言的对立面,指“语言事件或语言的使用”[1]。本书在论述时,依托的是诠释学家利科的定义,但话语最初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术语,对应的英语单词是discourse。这个概念强调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是在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呈现的。这使得话语概念与语言或者言语都不一样,他包含了语言和言语都不具备的要素,即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话语概念特别适合用来描述和分析课堂教学,因为,从理论上来讲,课堂教学并不存在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所有的师生、生生对话,都是互动的,因此,本章的论述,将从这里开始。首先我们先要对话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话语的语言学将话语首先定义为一个“事件”。也就是某人说话这件事情。因此话语也总是当下的,它总是“实现了的时间性”[2],是时间地平线[3]上,过去和未来交汇的绽放。语言学大师班文尼斯特称之为“话语即时性”。话说完,这个事件就宣告结束。正是由于时间性这一特征,话语总是在有一个他者对象时,同时又是自我指称,这种自我指称表现为诸多复杂的系列,比如人称代词的使用,倒指向说话者。在教育学研究中,师生之间的话语互动——对话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丰富的成果,本章下面也将有所涉及,但是话语的自我指称这个特性尚未多见,这一点我将在后章谈到。话语又不只是一个事件。由于话语总是讲给某人听的话语,所以它还包含着聆听话语之人的要素在里头,话语中的信息,实现了交流和互相理解,于是乎,话语“通过进入到理解的过程,超越了自身的事件,变得有意义。”[4]简单来说,一个孩子在上学前,听到母亲说了一句:“路上小心点。”作为事件,当母亲说完时,这个事件就结束了,但是,事后孩子在回忆起这句话时,省悟到:母亲说这话,其实是一种母爱的表达啊!这时,就是因为孩子的理解,将事件变成了意义。话语的这个层面的含义与事件层面的含义的间距,是诠释学得以发展的空间,已经有多位大师为我们准备好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话语的另一个特征是,话语总是关于某个对象的话语,他指向一个它声称描述的东西或者世界。话语的这个层面又可以被区分为“含义”和“指称”。话语指称同一个对象时,却可以因为不同的文化、社会环境而包含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比如当我们说“大角星”时和说“牧夫座阿尔法”时,我们其实指的是天空中同一颗星星。但是两个词语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文化差异问题。以上关于话语的一些基本特征,将成为我进一步分析语文课的框架。任何课堂话语都有分布于三个层次上的从属行为的等级所构成,语文课也不例外。[5]第一,以言表意行为或命题行为层次、说的行为。当我们在课堂上说: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首先做的实际上是用谓语“打开”,联结指代学生的“大家”这个主语和“课本”这个宾语,然后在前面再加上表示礼貌的“请”字。也就是说,它首先是“说出意义”这个层次的事情。这里蕴含着语文课话语的重要特征,下文将有所论述。第二,以言行事行为层次,即我们在说中干什么了。这个层次不再停留于“说话”这个行为本身,而是要进一步追求说话的内容:我要求你打开课本,以一种礼貌的方式。第三,以言取效行为层次,即根据我们说这一事实,我们干什么了。这个层次强调话语引发的具体结果,有可能是学生打开了课本,有可能是学生开始翻书包找还未准备好的课本,也有可能是某些学生无心学业,听到这句话后,直接趴下睡觉。话语在这里是一种导致某种结果的刺激物。有意思的是,在我的考察中,语文课上话语所表现出来的许多特质,呈现出一种与诠释学语境下的话语完全相反的状态,具体如下。诠释学家强调的是“话语实现为事件,但话语被理解为意义。”[6]意义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诠释学家所研究的文本的理解问题,恰恰是因为话语的意义被外化,即被书写刻录下来以后,才产生了文本。他们强调“文本只有当其不再局限于抄写先前的话语,而是当它以书写字母刻写话语的意义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文本。”[7]文本和话语的疏异间距,产生了诠释学任务。可以说,诠释学家所关注的,首先是话语转化为文本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但课堂教学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或者说,我们研究的关注点正好相反。虽然我们下面就要谈到,课堂教学也有将意义刻写为文本的时候,但是对于语文课来说,更有价值的则是相反的那个过程,即将文本重新返回到意义,将意义重新返回到话语的事件层面。语文课的课堂话语,作为一个事件来说,从一开始就和其他学科完全不同。数学课,理化课,教师或者教材关注的,是客观自然世界的规律,但语文课不同,其话语的变化发展过程是这样的。作者的作品一旦成型,话语就已经被刻写为文本。这时,话语所有的特定现实性的指称全都被消除。[8]因为文学作品无论如何写实,它总是在塑造虚构的艺术形象,文学作品的话语不可能指向一个具体现实的事物,它永远只有丰富的意义《边城》里的翠翠、《最后一片常青藤叶》里的老贝尔曼、《项链》里的马蒂尔德都是如此,而《老王》里的老王、《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里的蔡元培,也一样。因为作者所抒写的,永远都是自己所理解的那个人物,不管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于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在自身与作品对话的时候,所有的话语的现实性指称也被消除,教案的所有意向性,都是空虚意向。在诠释学那里,这两个具体的解释应用,有着丰富的诠释学任务可待挖掘,但是对于教育学来说,真正重要的却是下面这个过程,即教师按照教案的预设,将教案的文本,在课堂上重新返回为直接的师生对话。这意味着两点,第一,教师研究文本的话语不但有含义,而且也成为一个事件了,它重新获得了上面说过的三个层次的结构。第二,话语不但具有意义,它还重新获得了一个明确的现实的指称——学生。本书下面的分析,就先在这个框架内展开。 参考文献[1]利科.文本模型:被视为文本的有意义行为[G].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0.[2]利科.文本模型:被视为文本的有意义行为[G].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1.[3]可参见前章“语文课性质”中的“时间性”一节。[4]利科.间距的诠释学功能[G].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4.[5]参见利科.间距的诠释学功能[G].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5.[6]利科.间距的诠释学功能[G].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7.[7]利科.什么事文本?说明与理解[G].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7.[8]利科.间距的诠释学功能[G].孔明安,张剑,李西祥,译//利科.诠释学与人文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1. 赞 (0) 相关推荐 平仄两读的字 君子乎 发布于2021-04-04 12:41 平仄两读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平仄两读.意义有别,另外一种情况是平仄两读.意义无别. (一)平仄两读,意义有别的常见字 1.应:应当(平):应答(仄) 2. ... 德雷福斯 & 拉比诺 | 怎样理解福柯? 我先死了,你们继续向死而生 怎样理解福柯? 德雷福斯& 拉比诺/文 陈通造/译 前 言 本书诞生于朋友之间的一个分歧.保罗·拉比诺(Paul Rabinow)在参加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四) 第四节 语文课话语的隐喻 我在上一章已经论及,隐喻(metaphors)是日常语言的基本属性,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就是建立在各种隐喻的基础上的.孔多赛说过:"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一个字都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话语(二)(三) 第二节 语文课话语的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听与说的基本结构 教师话语的第一个层次,在语文课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因为语文课本就以语言为学习对象.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自己必须非常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一) 第一章 语文课的诠释学困境 第一节 诠释学作为语文课的学科基础 本书前章: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一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二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序言三 如果我说数学课的学科基础是数学,物理课的学科基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游戏(一) 序言 第一节 序言 这里的"游戏",是现代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在语言和艺术领域业已发挥的作用,使得我不可能不去深入地思考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游戏的问题.将游戏概念用于艺术品审美鉴赏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的性质(三) 第三章 语文课的性质 第三节 整体性 1.在诠释学循环中的整体性 "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而后识句之意,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虽然,是特一边耳.复须解全篇之义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一)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一节 本章的理论准备 1.体验 上一章语文课最后的一点性质"时间性"为我们开辟了本章讨论的一个切入点.语文课将课文和师生的生命状态置入一种统一的公开场之中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二)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二节 语文课体验与语文课关注 1.语文课体验的结构 "关注"这个词语来自于当代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的观念,即将教育的智慧理解为"一种以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三) 第五章 语文课体验 第三节 几种主要类型课文的体验分析 语文课体验的基本内涵是学生对于课文的体验,并且必然包含着学生对教师的呼唤意向.但只认识到这一点仍然不够,既然是针对课文的体验,那它就必然因为 ... 语文课的哲学基础•语文课体验(四)(五) 第四节 语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语文学习>上曾经有好几篇有关论文发表,在加上其他刊物的呼应,俨然一场关于"语感中心说"的小论战. 这场论战以李海林和王尚文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