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发展和创新 (韩冬冰)

篆书的发展和创新

篆书发展到现在,作为实用意义上的文字,已经价值不大了,一般只用于篆刻以及少数场合的产品商标、题画和匾额等等。大约不会看到有人用篆书写一个广告或通知什么的。然而,在书法艺术上,它却仍有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在篆刻作品中受到不断推陈出新外,还由于它给读者在美学认识上有一种神秘感,而神秘感是美学心理上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即使篆书不为常人所释读,但往往给人一种模糊、神秘的图画美。

篆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草创到成熟,从成熟到发展以至被取代淘汰,而又在艺术上获得新生、创新。总结一下它的发展历史,探讨创新的道路,也许是有益的。

一、先秦的篆书

上古时期,无所谓篆书不篆书。那时,既无书法艺术可言,文字也未成熟。后人总结出先民造字的方法,以“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谐声)、“转注”、“通假”(假借)等六种方式称之为“六书”。绝大多数文字,据学者统计80%~90%的汉字是以象形和部分象形为基础的。所以,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后来,人们也把它列入了篆书的范围。

唐朝的韦续,在他著述的《五十六种书法》中列举了诸如“太昊···作龙书”、“炎帝神龙氏···作八穗书”,还附会什么人作了“卿云书”、“鸟迹书”、“龟书”、“仙人形书”、“钟鼎形书”、“倒薤书”、“麒麟书”、“蝌蚪书”等等。他分析得不准确,实际上,他列举的不过是古代一些象形字或装饰性文字而已,真正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现在见到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比较工整的象形字,在书写上已基本定型(刻契),刻契者已经注意到力图刻得美一些。早期、中期和晚期的甲骨文在风格、排列上已见区别,但一字有多种刻法。到殷商时期,青铜器皿上刻铸铭文,文字仍不规范,比如“月”字,左弯是月,右弯也是月,半圆还是月,中有一点是月,没有一点也是月,颇为杂乱。西周时,传说有个“史籀篇”,初步规范了文字。确乎这之后的金文,字形结构比较统一,但风格还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章法上各有巧妙不同。因此,后人也常把金文一类统称为“古籀”。战国时,杂然纷陈,异体屡出,写法上简笔少画,各行其是。秦并六国后,决心规范篆书。

秦篆,俗称小篆。不仅规范了当时所见到的全部文字,而且是对甲骨文(当时也许不大见到,常称古文)以及金文的改造和创新。金文,包括甲骨古文后人常对应统称为“大篆”。小篆除了基本上保持象形文字的特色之外,它还以围、曲、折、直(包括竖和横)四种笔画加以书写。从而,篆书得以基本“定型”。

小篆对大篆的创新特色,是在于线条上的改造。这当然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小篆的横画、竖画,就是直的,不允许弯扭;围,则对称包围;折,则有棱有角;曲,则圆转自如。笔画粗细差等,字形大小略近。现在见到的“泰山刻石”、秦诏版权铭、“峄山碑”拓片、“琅琊刻石”拓片、秦瓦当等等,都是这种小篆的楷范。

在秦篆的基础上,有人想进一步追求字的美观,曾经尝试创造一些艺术体的篆书。有“殳篆”、“云篆”、“刻符”、“花书”、“蛇书”、“鸟篆”、“虫篆”等等的名目。历史证明,这种探索失败了。因为探索者没有注意到汉字的线条艺术特色,把抽象的线,画成了具象如飞鸟行云的图形,构成文字势必线条不协调,失去艺术完整性。现在,有时还能见到街头艺人用花鸟虫鱼拼成文字,仅仅是一种游戏,不算书法艺术。

总而言之,秦及以前的篆书是金文的百花齐放和小篆的规范、创新。

二、汉唐篆书

汉承秦制,仍以篆书为官方文字,但由于秦时已有“佐书”文字,至汉发展尤快,很快嫌篆书“繁慢难书”,而以隶书取代,一般只在十分庄重的场合,如碑额、标题等才使用。但是,汉代官私印章风行,由于汉代官制扩大,县丞、将军皆佩印信,大量汉印是铸成的,少量凿的,篆书在汉印里得到了创新。

汉代创新的篆书,专用于印章,被称为“摹印篆”,或叫“缪篆”,笔画雄浑,布白均匀,把一些围和曲的笔法。化解为横平竖直的笔法。有些地方点、折可被省去,拙朴可爱,雄强茂密,端庄大方。这种缪篆在汉代十分流行。我们见到的许多汉代瓦当,如汉“长乐万岁”瓦、“长生无极”瓦、“长年无极”瓦等都是缪篆。这与秦瓦当“与天无极”瓦使用的小篆适成对照。这种创新的篆书,很快风行。

缪篆的创新特色,仍然是在于对线条的改造,因此获得了成功。它也为汉隶的发展打开了道路。因为缪篆在一定程度上趋于方整,笔架结构摆脱了“象形”的拘束,从象形艺术过渡到线条艺术。

由于脱胎产生的隶书,反过来又影响到篆书的书写和创新。所以,后人曾以“汉篆”这个名称专门称呼汉代出现的新篆书,表示它是有别于秦的小篆的。汉代一些碑额,如张迁碑额、西狭颂额等等,是富有隶书笔意的篆书。有名的嵩山启母庙的“开母庙碑”石刻以及“少室神道阙”等,笔画浑厚圆润,既有金文之风又有汉隶笔意。而吴国的“天发神谶碑”则起笔方头,转折处方棱方角,笔力纵横,“三公山碑”“禅国山碑”均负盛名,笔势取方,这些“汉篆”的新风貌,都是在小篆、缪篆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汉家笔法而创新的。

但是,由于汉末出现了草、行、楷等新型书体,人们喜欢追求这些新出现的字体的创新,从而忽略了对篆书的继承、创新。因此,这之后,“汉篆”几乎未见发展,加之,东汉许慎写了《说文解字》这本书。《说文解字》在文字学上是一个里程碑,而在书法艺术上却是绊脚石。他是主张复古,反对创新的,正如元人吾丘衍在《学古篇》中说的那样:“汉篆多变古法。许氏作说文救其失也”。

下至唐代,李阳冰俨然一代篆书宗师,他虽然在唐代百花争妍的书法园地里,争得了篆书的席位。可惜,他祖师李斯,排斥汉代和东吴篆书的创新精神。他称:“自斯翁以后,直至小生”,他在《论篆》中说“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惜其未有点画”,他奉命书写小篆,刻石“立于明堂”“号曰大唐石经”、“使百代之后,无所损益”(《论篆》)。他学习李斯的篆书不变,后世称“二李”,或称“斯冰之篆”,影响颇大。宋元、明都是如此。直到近代,仍大有人在,主张篆书非二李莫属。因而,这几乎断送了篆书的生命。从汉到唐,唐之后到明末清初,未见有篆书的再创新、亦无重要的篆书大家。

总而言之,汉代的缪篆是对小篆的创新,它富有生命力,被后人讥为“汉篆”的那些以隶意书写的篆书,也是篆书的创新。但这种创新活动,被扼杀在摇篮里。先是许氏反对“变古法”,到李阳冰主张不能“损益”,篆书被写死了,僵死的书法,使篆书的发展几乎频于绝境。

三、明清时期篆书的新生和创新

明清之际,学术活跃,思想求新,许多艺术和美学由自在走向自为。明清时期,篆刻之风大盛。篆书首先在印章里,在篆刻家手上获得了新生和复兴。

明清文彭、何震之后,篆刻蜂起,渐成宗派,各具特色。最早期的篆刻家,除了追摹汉印之外,已经注意到从周秦吉金乐石中去找寻师范,有的仿摹汉碑额瓦当。象何震、苏宣、程远、李流芳、甘旸、朱修能这些早期的篆刻家。都在印中出现多种篆书风格,象朱修能的不少印章,浑似天发神谶碑。至于后起的各种流派的篆家、印人,更是不断推陈出新,篆书之风,郁郁乎文哉。被李阳冰、吾丘衍等人视为左道旁门的汉代缪篆或汉篆,在印人手中给于较高的评价,这本身就是对言必称斯冰的一个变革。

在篆刻的推动下,不少书家潜心研究篆书,清初钱坫以细笔书写仍是“玉筋篆”风格。他自称:“斯冰之后,直至小生”。可是,他有次见到邓石如的篆书之后,吃惊地说:“此人而在,吾不敢复搦管矣”。邓石如是明清时期中兴和创新篆书的一位大家。他基本上采用二李的篆书结体,但有别于陈规。吾丘衍说的篆书要则是“篆字肥瘦均一,转折无棱角”“后人以真草行或肥或瘦以为美茂。若笔无心,(引者注:传说古人作篆用笔中轴有硬质笔心)不可成体,今人以此笔作篆,难于古人尤多,······略于灯上烧过,庶几便手”。而邓完白作篆书,就是使用软笔,带有隶书笔意,尤其是笔画收尾处。有些地方可以看到汉篆碑额的影响和印章金石的脱形。康有为说邓石如的篆书“得力处在以隶笔为篆”。在其影响下,伊秉绶、吴攘之、赵之琛、包世臣、陈鸿寿直至杨沂孙等人,工书通篆,尤其吴让之和杨沂孙,更有所创新。邓的篆书结体为长形,还是《学古编》所云“方楷一字半”“半字为垂脚”“正脚为主,余略收短为幡脚”等等规格,而吴熙载的篆书,不讲究粗细停匀,字从印出,更有浓烈的古拙隶意。杨沂孙等人书写篆书近于方形。所以,从邓石如开创篆书新风以来,二至三代书家把没有多少笔法趣味的“铁线篆”、“玉筋篆”改造、创新成具有强烈笔趣的篆书。

清乾嘉之后,篆刻流派纷立,各派师法金文、石鼓、瓦当、古钱文字,不断渐有新意。而“文字狱”使人不寒而慄,只好埋头于“复古”、考证、诠释。于是许多书家接触到不少古代金文拓片,碑碣出土日多,碑额篆书别有新意,使人耳目一新,陈介祺收藏金石陶瓦,临摹考订,传播于世人。罗振玉刊定甲骨文字,揭开了钟鼎文秘奥,吴大激用金文笔法写小篆,竭力恢复古籀的地位,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搜求金文籀文,作为《说文解字》的补编。这时的书法家,才把古籀与小篆等并称为“篆籀”,临习的人日见其多。不少人对于“大篆”,颇有成就。

总而言之,篆书在明清时期,随着篆刻的兴盛而得到中兴。书家和印人的努力,清代考证吉金古文的成就,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不仅复兴并推进了小篆的发展。更为可喜的是,发掘了金文等“大篆”书法,使人耳目一新。篆书中大小篆开始融合,得到了新生。

四、近代、当代对篆书的创新和探索

古篆书法出现于书坛,著述丰富,书家辈出。有宗于斯冰之篆的,有上追金文拓片的,有溯源甲骨的,流派很多。成就、人数不下百人之众,在清季出现了新繁荣。

晚清吴大溦,融大小篆于一炉,笔法浑似金文而文字形体结构又取小篆之易于辨识,古朴天然,饶有韵味,算是近代篆书创新的先驱。

近代、当代书家辈出。许多人在篆书的创新上作过很多尝试,获得一定成功。

今试举如下:

1、吴昌硕的用笔创新

吴昌硕以力学石鼓文与金文散氏盘等入篆,摆脱了斯冰小篆的程式化、公式化的书

风。笔酣气畅。

他的创新,在于注重线条美,不受粗细均匀的影响,在继承邓石如、吴大溦等先驱的基础上,注重用笔的潇洒自然。飞动处如隶书,起笔刚健,力追商周吉金,冶大篆、小篆、汉隶、汉篆、金石书画于一炉,古拙中见自然,浑朴中见高雅,无矫揉造作之意。

受吴昌硕影响的人很多,国内国外,均享有盛名。在篆刻上,他的成就甚于书法。其篆刻“用刀如使笔”,屈曲任其自然,跃然纸上,庄重茂美。而其篆书则落纸如着石,富有金石味,笔下凝炼道劲,酣畅淋漓,每有新意,别出心裁,但吴昌硕的篆书常常偏锋,每为人诟病,尤为力主中锋者所指斥。因此有些笔画不够圆润,但不圆润的笔法未必不美,只是说他在创新的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齐白石的创新和探索

齐白石的绘画和篆刻胜过其书名,其篆书不仅继承了吴昌硕开创的新路子,而且有所开拓创新。他以酣畅自然的笔意、大气磅礴地作篆书。或取小篆大篆,或取缪篆金文,皆得自然。他得意于“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等隶书笔意的汉篆,而又探索以行书、草书的意境书写。成篇的篆书章法尤其突出,独运匠心,字形或大或小,笔画忽粗忽细,似断还连,一气呵成。很豪放,有行书草书的翩翩风度。

他的创新,注重线条清新豪迈,章法活泼可喜,大气凛然。与他的印章风格相匹配。他下笔常有枯笔,这是李阳冰、吾丘衍等竭力反对的。而齐白石书法中的枯笔,不是做作,而是自然形成的,有之偏添活跃,无此则失之呆板,这与他的冲刀刻印一样,不假修饰、气宇非凡。

3、李骆公先生的变革

已故的宁斧成先生也试图变革篆书。他不同于吴、齐二位大师那样,取法于古代汉隶笔意,而是在整体结构上探讨创新,夸大了篆书一些笔画,字形上大胆变革,李骆公先生在这个途径上尤其活跃。

骆公先生注意篆书神的奇古,象形意味十分浓烈,比如他写“山”字,有时就画一块山石,但笔触仍然是篆书写“山”字时那个样,画三个山峰。比如写“水”字,或横流,或竖淌,了然有趣。至于如马、牛、羊、山、水、日、月、虫、豸、火、乌、木、舟、鱼、豕、龟、飞等等这些象形字会意字。或部首偏旁,有时就写得比甲骨、象形文字还要象形,还要夸张,活灵活现。

他在用墨上取法浓淡色彩,力图把字构成图画一样,笔画粗细,字形大小,偏旁离合,皆有讲究。有时水痕漶漫,有时燥如飞白,他的变革,接近于现代新兴的“画书”。

骆公先生的书篆,在国外颇有影响,国内赞许的并不多。我以为他的篆书,只求象形,不追求线条的劲与美。因此字形软美,有时有造作之嫌。成篇字看起来,尤有软弱之感。况且,不可能每个字都如此象形。因此枝枝槎槎,不甚协调。他的篆刻赞成的人就多。尽管在篆法上,同他在书法上的探讨一样,但有赖于刀法雄健,道劲有立体感,方寸之内,精心安排,章法严谨,所以与书法颇相庭径。同理,李骆公先生字数很少的那些篇章,就容易吸引人。

他的创新还在继续,还在前进。

4、陆维钊先生的蹊径

陆维钊先生的篆书,独僻蹊径,字形扁方,用笔沉着,泼辣洗练,隶书意味浓烈,甚至有些收笔处,类似“燕尾”。而字的结构,却是循着“六书”规范的。但为了入俗,并不完全拘泥于篆文籀文的写法,而是另有所悟。

他创新的路子除了字的笔画采用隶法之外,线条也注重流畅沉雄,气势开张,有人说他写的“蜾扁”体。其实,古代哪有这种体势呢?前人说的“扁”体,指的是石鼓文,每字不取长势(见《学古编》)。而陆维钊先生的体势,正是他的创新努力。在章法上,他也独出心裁篆书排布取隶书法则,行距极小,而字距很大,一字的左右偏旁有时分开较远,而与别行字依偎难分。从整体看,他的字别开生面,神气足,有韵律,有节奏感,又讲究字画的身段、姿态,有板有眼。大而言之,合乎篆法规矩。细而言之,又在陈规之外,出入于法度之中。

5、国外人士对篆书的创新

近年来,国外人士对汉字书法探讨者日多。主要是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其多数人是华侨或华裔,少数是汉学家。他们对书法的创新给我们一定启发,这里只讲其篆书的创新。

他们对篆书的创新仍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对篆书的创新虽然远不如他们对行书的

创新,但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在字形上。一般不再采用长方体的小篆格式,不少人上追求钟鼎甲骨的篆书形

式,沿着吴大溦、吴昌硕这个路子走的人要多一些,即采用金文籀文的结体方式书写,这样容易表现出凝炼、厚重。

其次在用笔上,追求自然,不拘小节,不一定要“笔笔中锋”,也不是“无往不收”,颇有听之任之、兴之所至,信手拈来之慨,当然笔画就不是“粗细停匀”了。

第三是笔法的节奏感强,许多篆书书法可以看出作者在运笔中,并不是以运笔之慢来追求涩感的,笔画之间,常有游丝呼应,这就打破了篆书的传统桎梏,笔画之间,笔牵意连,甚至于墨迹上也相连,不仅是“意连”而已。

第四是注意章法。通过行距、字距的调整,在篆书中特别追求的是章法美。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吸收篆刻的“分朱布白”的体会。疏处能走马,密处不容针,不讲究行款均匀,构成整体美。

第五是重意境而轻笔法。这同写诗一样,诗贵意境,而不在于华词丽句。当然字句优美的也算上乘,但意境第一。这一点体现到书法上,篆书尤其如此。历来认为篆书笔法必须“中锋”,甚至有人说在篆书的笔画中线上可以看到笔走的痕迹,这就象是文学上的“雕章琢句”之嫌。现在海内外一些书家,在写篆书时,用笔自然,把写楷、行、草书的“起倒”、“奇正”、“提顿”、“绞毫转使”等等运用于篆书中,开创了新的意境。小而言之,一个字的意境胜于笔法;大而言之,章法的意境,胜于每个字的书写笔法,常常使人耳目一新,似篆非篆,既不落俗套,又有一定的结体方式。

此外,海内外追求“画书”的也不乏其人,但画书常常受内容的局限,并不是哪一篇内容都可以写成画书意境的,无非是“高山流水”“万里行云”“鸟语花香”“鱼乐田田”等等一类的内容,字数也不能太多,这一类书法,有可能单独形成独立分支,几乎完全或接近于脱离书法的实用意义、介于书法和美术(绘画)之间。用书法的线条组成画,读者不一定要端详作品写的内容,不必去仔细辨认字的读音字义,这个“画书”的意境还在不断创新探讨之中。

总而言之,近代、现代对篆书的创新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现在由于篆书的“神秘”美“朦胧”美,吸引了不少专家和读者。许多人不识篆,但却认为美,许多作者,也在刻意求新,从上古的文字中,寻找或许被人遗忘的美学意识,挖掘古文字书写的美的尝试,几乎成为风气,这当然同海外的篆书创新尝试息息相关。

五、我对篆书创新的想法

从篆书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创新来看,以明清及近代的发展为迅速。究其原因,除了在印章中恢复了它的实用意义之外,大多数对篆书创新的大作家,都是兼攻书画的,他们有意识地把篆书向艺术化方向推进,创造出新的篆书表现形式。

我认为篆书不同于正书、隶书和行书,它的实用性这个功能要比艺术性这个功能小一些。因此可以设想,今后篆书将在两个轨道上前进。

一个是走向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实用性这个功能,而作为一个线条艺术的分支,独立存在于书法和绘画之间。继续走“画书”的道路,而且可以再夸大化,再自然和浪漫化,更加不拘于笔法而掺入新的表现手法,以表达意境和韵味。另一个路子是继续发挥实用性功能的同时,增加艺术的感染力。

篆书创新走“画书”的道路,作为一个篆书的分支,开创一种“边缘学科”,是有前景的,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海内外“画书”,在“画”上也许有所追求,而“书”的韵味却太少了。许多笔画的线条缺乏立体感,没有厚重之感,略有虚浮之意。如何增加笔画线条的感染力,有志于它的书家还得从前人的宝库中寻求借鉴。历代被埋设的(因为不符合斯冰笔法)篆书,不乏其例。只有继承。才能创新。“画书”的道路,在篆书这一门类里,是可以走得通的,向更加自然,更加不拘一格,更加绘图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篆书的“画书”道路之外,在我们这个国度里,以汉宇为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书法艺术中篆书的创新,也应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不脱离汉字的基本字形,才称得上“书”法艺术。

在保留篆书基本字形的基础上,要打破大篆小篆之类的界限,采用大体可被承认的结体,有些过于繁难的篆法结构,可参照上古文字和汉篆的笔法加以删繁就简,或将古文有所增益,在篆法众多的前提下,不要规定一种固定的写法和固定的结体。而是主张百花齐放,只要篆书有一定规矩,内行又不难辨识,任由书家得心应手。笔画结构以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为主,加以夸张、改造,创造出新的朦胧美。

关于“玉筋篆”“铁线篆”这些笔意趣味索然的篆书,可说是一种枯燥的线条艺术,某种程度上是篆书当中的“馆阁体”,缺乏生命力,它可以作为一种风格存在,但决不能把它规定为篆书的规范,也不是“正宗”,不宜提倡。

篆书的笔法应当吸取隶书、行书、草书的笔法和笔意,适当地增加波挑磔,可以有蚕头燕尾之类。除此之外,笔法上应当增加节奏感,字形奇正相生,笔画呼应、牵连,不要一成不变的“垂露”“悬针”之类的陈规,也不能再唱什么“笔笔中锋”之类的老调了。

篆书的篇章布局。要向篆刻印章师法,注意整体的韵律美,要注重意境,而不是在一笔画上谨小慎微,向行草书的意境和韵律学习。顾盼生姿,穿插安排、浓淡燥润、皆成文章创新,不能光着眼于“复古”,古代确有许多算得上创新的书体被历史淹没了。今天我们要挖掘出来,进行扬弃,进行再创造。但仅“复古”不算创新,篆书尤其如此。写甲骨文并不是创新,写钟鼎籀文也不算创新,而必须在笔法、章法、意境上进行改造,再创造,兼采诸家融汇贯通。

创新,当然要继承。继承是前提,但不是就此为止;继承是手段,不是目的;继承是学习前人的经验;继承是哲学上的肯定,又是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环节中活动的一环节,它本身就包含着“否定”或扬弃。继承不仅是学习那些“循规蹈矩”的,更重要的还要继承前人的创新尝试,继往开来,继承的同时,本身就包含创新,我主张全盘继承,各家各派都要去学习它,了解它,研究它,从而改造它,创造它,书法就前进了。

创新、必然打破一些束缚,而又不能规定新的模式,还要讲究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百花齐放、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不能人为划分什么创新派,守旧派,为了追求更美,没有什么规矩不能打破。

创新,当然还会受反对,并不一定为世人所接受。因此,还有赖于书法作者有胆有识,“我自写自家字”,同时,虚心学习,刻意求新。

有一代之人,就有一代之文,而书法常常是“字如其文”“字如其人”的。字的风貌与时代的风貌有肖似。经过众多书家的努力,甚至于几代人的开拓努力,篆书艺术定会出现适应我们时代的新风貌,不断地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本文发表于1986年,全国第二次书学讨论会)

(0)

相关推荐

  • 浅谈石鼓文的章法、字法和笔法

    文章作者:钟瑞文 石鼓文是指镌刻在唐朝初年于陈仓县发现的十个鼓型刻石上的文字.因其内容是记载先秦君臣游猎故事,所以又称"猎碣文字". 石鼓文字从金文演变而来,又繁衍出小篆,因此,它 ...

  • 当代篆书大家刘自犊篆书作品的三个特点

    刘自椟(1914-2001),号迟斋,男,汉族.刘自犊先生是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篆书第一人,刘自犊先生的书法四体俱佳,尤以篆书为最.他五.六岁入学读书即学习写字.从中学时代起即师事关史中著名学者.书法 ...

  • 隶书的发展与创新 韩冬冰

    隶书的发展与创新 一.应用刺激了隶书的发展 秦统一六国之前,一般沿用古文或金文,篆书繁难,于是民间就有一些简省的写法.传说在齐国就有过,"后人发临淄家,得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棺之上有文隐起 ...

  • 石冰教授谈谈【182】团队发展中创新不可无,也不可过

    创新是新时代最普及和热门的词汇,无创新则无发展.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方法或理论创新均是一个专业或一个单位发展的内动力.年轻人是创新的主力军,他们激情四射,精力旺盛,再加上求知欲和未知的领域较多,所以,有 ...

  • 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创新路径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顶层设计中,乡村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绿色发展"." ...

  • 时政现场说丨高质量发展 唯创新方自强

    时政现场说丨高质量发展 唯创新方自强

  • 【闲散文】冬·冰之印象

    细伢儿不冷,酒漏(liu)子不凌.这是老浠水人大冬天常说的一句话,它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真理. 天寒地冻阻挡不了孩子们对户外游戏的热爱,他们会变着法子嬉戏,大人们搓手跺脚哈气缩脖的时候,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头 ...

  • 科技增添发展动力创新引领福建超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近年来,福建科技创新取得骄人成绩,2020年福建省科技促进经济 ...

  • 聚焦发展 笃定创新丨蓝绿双城召开一季度经营会

    4月16日,蓝绿双城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会召开,集团/子集团经营班子.职能中心负责人.平台公司/专业公司/项目公司/基地公司负责人.各单位经理及以上人员共同参加.会议系统梳理当前经营现状,统筹部署下 ...

  • 相约零距离视频回看|从EndoLIF到EndoPTLIF,看Delta内镜融合术的发展与创新

    腰椎融合术是腰椎滑脱.腰椎不稳或合并失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金标准手术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器械的改良,由开放手术向微创融合手术发展成为历史的潮流.特别是随着内镜技术在腰椎融合手术中应用的 ...

  • 广州学韩语未来发展丨学习韩语,你有无限可能!

    说起学习韩语的契机,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追星.韩国文化从韩流明星开始,韩流作为韩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被世界所熟悉,随之带来的就是对韩国的喜爱. 韩团的高水准表演.韩综的深入民心.韩剧的热捧,韩国电影的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