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常见的五个重要问题
根据建设资金来源以及运营管理模式的不同,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设置社会公益性岗位,并聘请相关人员提供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各地兴建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大都属于这种模式;二是政府出资补贴,主要由民间资本建设并管理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三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各地普遍出现的小型的,或者是家庭式养老服务机构,也是一种开办在社区,主要为社区内或邻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的一种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一)老年服务形式化严重。
当前许多社区都存在老年设施与服务短缺的问题。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老年人设施,在社区空出一个地方作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而且挂了一块类似“老年人社区娱乐中心”的牌子,但由于设施过于简单,服务内容过于单一,致使许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流于形式。更离谱的是有些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了“年轻人活动场所”,有的成了歌舞厅、游戏室,也有的成了商场、门市房。因此,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
近年来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专业标准,普遍雇用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合同工或临时工,或是出于照顾,吸纳一些下岗女工,在观念上认为这类工作本身就无多少学问或技能,更谈不上专业培训了。其实老年人较婴幼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更需要专业护理,更渴望体贴入微的温情,照料老年人决不仅仅是个住宿、衣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问题,只有专业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三)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服务不专业。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患病率上升,器官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现在的很多社区在这方面的设施很简陋,只有简单的医务室,没有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坐诊,更没有相关的科室设置,不具备医疗急救和提供专业护理的能力。
(四)精神文化生活、社交娱乐不够丰富。
老年人在离退职以后,生活时间结构起了转折性的变化,需要以合理的消闲来调节及弥合他们因离、退职以后带来的身心、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对多数老年人而言,除了要有较好的物质条件之外,更需要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是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养老享老,并且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还呈现个性化的趋势。可在这些方面绝大多数老年社区服务内容比较缺乏,除了一些诸如麻将、牌类等简单游戏之外,高品位的文化服务比较少,例如人文艺术、花鸟虫鱼、学习交流等。以至于许多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感情寂寞和无助的心理,不利于老年健康。
(五)环境与服务建设困境
1、无障碍环境缺失明显。老旧社区基本以五层左右砖混结构住宅楼为主,55.5%的调查对象居住在三层及以上,因无电梯,普遍存在上下楼不便问题。住房面积在60㎡以内户型比例达47.5%,并且普遍未进行无障碍改造。
2、养老服务滞后。一是缺乏老年室内活动场所。许多老旧社区的老年人常年在户外的露天环境中下棋、聊天,冬冷夏热雾霾,既不方便,也不利于健康。二是社区医疗服务站服务内容单一。多数医疗服务站借助于原有的居民楼或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较小,主要以提供规定的药品为主,开展体检、康复等服务的不足6%,普遍没有预防服务。三是社区日间照料薄弱。与老旧社区现状和需求相比,日间照料机构缺乏问题突出。
(一)养老服务开展突围方向
第一开展老年人养老需求评估,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对接供求信息,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第二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
第三鼓励建设小型社区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方便亲属照护探视。
(二)盈利突围方向
社区养老服务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盈利:
第一个就是提供服务,收取一定服务费后,可以提供健身服务、健康咨询服务、活动场地等等;
第二种是出售相关商品,比如结合健康咨询服务的相关药品出售(可以与药店或医院合作或自营)、假牙、相关健身器材、医疗和保健等等;
第三种是成立各种俱乐部让老年人来进行学习,多数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会比较倾向于学习一些东西,例如书法、国画、舞蹈等等。(这个是否真的有需求有待考验);
第四种就是做智慧再开发,有统计显示我国离退休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程度专业技术人员达700多万,高层次的约70万,这些专家的智慧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可以与相关人力资源机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