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古城:沦落的浮华
第四日,路过丽江。
之所以说路过,是因为丽江就在我们继续行程的必经之路上。由于大理导游对我们的钱包恋恋不舍,硬是拉着到大理的各大购物中心又是翡翠又是银器又是药材地逛了一上午,直到确实再也刮不出什么油水了才肯放行,而大理到丽江的大巴在崇山峻岭间又奔波了3个多小时,抵达大研古城时已近夕阳西下了。(坑爹的跟团游,其实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
对于丽江,网络上毁誉参半,有人把她视为旅游圣地,似乎一辈子不来一次就说不过去;也有人对她深恶痛绝,认为她自甘堕落沦落风尘而不自知。不管怎么说,作为旅途中的一个知名景点,既然到了这里,我们还是走进她,了解她吧。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古城入口处有巨大浮雕,讲述古城历史渊源,反映当地纳西民族的风俗。古城几千年来偏居一隅,静静的呆在玉龙雪山之下,1996年经历一场大地震令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于是,古城的风貌也如地震一般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者似乎对自己的书法很有信心,好四处题字,在许多风景名胜古今建筑上都能瞻仰其墨宝。古城以水系发达著称,入口处自然也布置了一个大水车,这似乎是许多景区的标配景观了。
丹巴风铃,纳西人相信风铃能唤回逝者的灵魂,而触碰风铃能得到神灵的庇佑。导游这番话刚说完,风铃下便布满了游客的手指。这情景在接下来几天的行程中屡屡可见。
古城的绿化还是很不错的,青石板道路两侧绿柳成荫,花圃里开满了红红黄黄的鲜艳花朵。看来少数民族都比较热爱养花。
沿着水渠排列的酒吧街两边是一间一间清一色风光各异的酒吧,入口处这家“一米阳光”特别显眼。看过这部电视剧的玲感觉特别兴奋,围着门口一个劲拍照。
纳西女人称胖金妹,男人称胖金哥。胖金哥导游带着我们到这间胖金妹牦牛肉店购买特产,据说这家的特别正宗。一路下来,钱包瘪了,行囊鼓了。
青石板的老巷子、水草招摇的清流水、五光十色的店铺。垂柳依依、小桥横斜,姑娘们喜欢换上当地艳丽的民族服饰花枝招展地拍一些风情万千的照片,或者自己留念,或者朋友圈炫耀。如果不是街道人潮过于汹涌,丽江还不失为一个好地方,但如今想要一张独自的照片,除了水渠之上已别无选择,真可惜了这些美丽的元素。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
四方街处八方中央,四周商铺林立,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是以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喧嚣不堪。我们都不喜欢这种噪杂,便寻着稍显幽静的巷弄逛过去。
古城布局按三山为屏、一川相连,形成三河穿城、家家流水的水往系统;街道布局按“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是以在城中漫步,入眼是清溪细流,随处是深深巷道。美中不足的是总有熙熙攘攘的人潮,破坏了古城应有的安宁静谧,唯有从巷子逼仄的屋檐缝隙里,才能看到一线高原天空特有的蔚蓝。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大街小巷变得灯光陆离。从这些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的暧昧光影里,投射出大研城中客栈酒吧的密集程度。导游那句略带愤慨和嘲讽的话多少有点道理:从前的丽江古城是块美丽的净土,现在TMD成了你们外地游客艳遇和疗伤的地方!想想身边的鼓浪屿,多少相似。
商铺里琳琅满目却又貌似千篇一律的工艺饰品、民族乐器;酒吧里绵软颓废的靡靡之音或声嘶力竭的狂热嘶吼;巷子口烟熏火燎的烧烤;排挡上色彩缤纷的食物;五光十色的招牌;水泄不通的人群,这就是丽江古城的夜晚。我们不敢艳遇,也不想疗伤,面对着无尽的喧嚣,只有轻轻说一声:洗洗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巷子回环水隔纱,霓虹焕彩满城花。我来欲觅清安境,越夜深时夜越哗。这首绝句就是我对大研古城的完全感受,面对满城沦落的浮华,我们甚至没有兴趣去寻找传说中的木府,更无意去体会所谓的酒吧文化,面对错过的这个城市的风景,心底也没有一丝的遗憾。直至如今,我依然对洱海念念不忘,而丽江,我去过了。
博友欣悦在游记里说:人也好、物也好,我们习惯给他们贴标签,可是看人不能单看一面,看一座城也不应该只看到它的某一点,我虽然不喜欢丽江的负面标签,却也无法漠视它好的方面,对于我来说,丽江是来过一次就够了的地方,对于别人来说,它是去了还想去的地方,大家各随各意才是最好的。我欣赏这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