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素材:古语名句

面试素材积累

古语名句背诵

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11、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12、三人行,需有我师焉。——孔子

1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1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6、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8、命为志存。——朱熹

19、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2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6、人无远虑,需有近忧。——孔子

2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一、创新类话题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事实早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开放就是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生活从来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二、扶贫类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国富则民安,民富则国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精准扶贫”,都是为了实现“民富国强”。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获得感”是中国的热词。中国的所有改革,都以民众的获得感为重要导向。这里的富民,不只局限于让人民富裕,也包括让人民幸福,有“获得感”。与之最相关的一个治理词汇是“精准扶贫”。摆脱贫困,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可以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三、文化类

“家国天下”是中国人的传统情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书记高度强调家风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中华民族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以说,家风建设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文化是血脉,流淌在中华大地,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文化是灵魂,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文化是力量的源泉,是进步的动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柱;文化是精神家园,是我们在喧嚣的闹市回归内心宁静的一片绿洲。

四、人才类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借鉴和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

五、法治类

卢梭曾经说过,“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让法治成为就需要让“奉法者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就是建立在这种“守法者得利,违法者受罚”的司法、执法过程中,建立在这种管用有效、已定必行的法制体系上。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则,应该是对国家发展有益、对社会治理有益的,所谓良法善治就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首先要是符合自己国情的法;其次,它要是以人为本的法;同时,它还应该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法,能够最终解决国家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