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万事万物变得“听话”?

老子曰: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这里的“无名”可以理解为没有绝对的名字,但更深层次来看,这里的“名”应当作“名相”来解,也就是没有一个具体、明确、恒定的概念。

“道”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够说出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而“道”的另一个特性便是“朴”,也就是原始、最初的状态。

这种状态虽然很渺小,天下却没有人能够掌控它。

之后老子说: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一个君王如果能够坚守住“朴”这种特性,那么万物都会如同你的宾客一样,听你的安排。

之前曾看过一篇文章,那篇文章的主题是探讨如何管理企业的。

那个作者说现在管理企业甚至都成为了一种学科,人们都在研究各种制度,法律政策,甚至还把西方的一些资本家的把戏搬来当成宝贝。

但越是如此研究,其实走得越偏。

他说真正想要管理好企业,首先要知道职工的基本需求。

一般人找工作最主要的动机无非是挣钱,其次有些人可能有着一些自己的信仰,想要通过公司的平台做成一些事情。

所以管理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站在职工的角度去了解职工的生存现状,与职工站在同一立场多去考虑一下职工的需求。

其实,职工的基本需求,也就是人们打工最原始、最实在的动机就是“朴”。

脱离了这个核心一味去玩弄些“企业文化”、“狼性”,甚至“画大饼”的把戏,一次两次也许还有效,但最终肯定会适得其反。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始终能够给职工以归属感,比如某知名公司把企业大部分股份都分给职工。

当职工把企业的事情当做了自己的事情,那么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去管理,上下自然一心了。

这也就是老子所谓“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的道理。

之后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道”的作用是天然均匀的,没有任何偏袒和心机存在。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这段话就阐明了“守朴”的原则。

一切自然而然,不能添加任何认为主观的因素进去,否则肯定要犯错误。

就好比管理企业,当管理者把管理职工当做一门学科单独拿去研究,甚至美其名曰“管理学”的时候,这个早已经不是最为原始的“朴”了。

尽管如此研究来的方法同样能够对管理起到一定作用,但老子所谓那种“万物将自宾”的境界是绝对无法到达的。

这也就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职工与管理者、职工基本需求与管理制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主要原因。

最后老子总结: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对于万事万物就好比大海对于溪谷河流一样,雨水充盈了溪谷便会流入江河,江河顺流而下最终汇入大海。

所有的水,不管处在哪里,最终的归宿都是大海。而无论何时何事,都脱离不了“道”的掌控。

若不愿江河入海,强行堵塞,最终只能造成洪流决堤。

同样万事万物如果不顺应“道”的法则,最终也只能走向消亡,这就是老子给我们的终极警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