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经典之作,伍尔芙《到灯塔去》八句语录,给人精神力量

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活跃的女性作家中,非弗吉尼亚·伍尔芙莫属。她是20世纪意识流小说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同时代的乔伊斯在小说创新和探索中,并驾齐驱,又与乔伊斯、普鲁斯特被公认为意识流作家'三巨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伍尔芙倾注心血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八句语录,一起体会这位伟大女性作家的才华。

伍尔芙的父亲是一位爵士,也是当时文学界一位重要的人物,这也让她能够接触到伦敦文学界的上流社会,从而获取到友谊、智慧、信心以及文学创作的'顺风车',随即踏上文坛,着手创作。伍尔芙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小说,还包括散文、日记等等题材作品,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力求从人物的面纱中揭露出生命中的哲理。

她的小说极为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创作形式从诗歌、音乐、绘画中寻找灵感,使其作品细腻灵敏,独树一帜。她推崇乔伊斯、康德拉、哈代,她认为他们的小说接近于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伍尔芙写作的毕生追求。另外,她的作品在英语的使用方面,堪称语言改革大师,在她的意识流小说中,语言运用得是那么的唯美。

她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读她的书能够感到作者的理性、自由、坦率、敏锐,当然也有生猛的一面。在伍尔芙众多作品中,《到灯塔去》是一部无法被忽视的作品,这部作品倾注作者毕生心血,所以,如果看伍尔芙的作品,《到灯塔去》是必读之物。

前几天,我读完了《到灯塔去》,全书的调性温和飘忽,虽然开头很吸引我(父亲和母亲在聊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这决定了六岁的詹姆斯是否能去成灯塔),但之后冗长的内心、思绪、场景、行为描写还是让人读起来有点要睡着。

可文字还是有魔力,越读越不舍得放下。完全意识流的间接内心独白,人物、时间、地点时不时跳跃,一个很简单的外部事件,甚至一个动作,都可能用五六页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串联完成。这对读者来说,还挺考验的。

但好处是,让我有了一个可以自由联想的空间,在意识流动和时空交叉中,会带给我一种精神上的能量。

总说伍尔芙是女性写作者,这本书中确实处处可见当时背景下的女性生活状态和思想以及家庭位置、女性身份的表达。

无论是熠熠生辉、相夫教子的拉姆齐夫人,还是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新女性莉丽,她们身上都体现着伍尔夫不同程度的女性主义主张。

莉丽也许是小说的中心人物,虽然她一直以'他者'的观察角度出现,但实际上,她的视角之后便是伍尔芙。

从'窗'到'岁月流逝'再到'灯塔'。一家人从一个下午到傍晚,到最短的第二部分,拉姆齐夫人病逝,普鲁难产而死,安德鲁在战争中被炸死,时过境迁,到最后拉姆齐先生和两个孩子卡姆、詹姆斯前往灯塔。时光流淌,生命流逝。

这书中没什么励志的话语,甚至励志的故事都没有,但就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和温暖,感染着我,如灯塔般,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这个名字起得多好啊。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伍尔芙这部《到灯塔去》八句语录,一起感受文字背后的深意。

我们都灭亡了,各自孤独地灭亡了。——伍尔芙《到灯塔去》

我们对别人的感觉,就取决于他们离开我们距离的远近。——伍尔芙《到灯塔去》

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伍尔芙《到灯塔去》

它是如此轻盈,你的呼吸就能把它吹皱;它又是如此扎实,一对马匹也不能把它踩散。——伍尔芙《到灯塔去》

夕阳西下,清晰的轮廓消失了,寂静像雾霭一般袅袅上升、弥漫扩散,风停树静,整个世界松弛地摇晃着躺下来安睡了。——伍尔芙《到灯塔去》

爱情是如此美丽,如此令人兴奋使我在它的边缘颤抖,并且违反自己的习惯主动提出到沙滩上寻找别针。同时,这爱情又是一种人类最愚蠢、最野蛮的热情。——伍尔芙《到灯塔去》

没有理性、秩序、正义;只有痛苦、死亡、贫穷。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卑鄙无耻的背信弃义行为,都会发生。她也知道,世界上没有持久不衰的幸福。——伍尔芙《到灯塔去》

然而,夜晚一个接一个地紧跟着来,冬天收藏着一堆这样的夜晚,用不知疲倦的手指把它们均匀地分配,有的夜晚,天上高悬着晶莹的行星圆盘。——伍尔芙《到灯塔去》

(0)

相关推荐

  • 我要纵身向你扑去,我永不认输,也永不屈服,哦,死亡!

    八十年前的今天,女作家伍尔芙将口袋装满石头,走到屋后的小河边纵身一跃,实现了她在小说<海浪>中的一句话:我要纵身向你扑去,我永不认输,也永不屈服,哦,死亡.这句话也成为了她的墓志铭. 也许 ...

  • 每日荐书20210125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到灯塔去>: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 ...

  • 英格兰的百合,乌斯河上飘逝的精灵 ——弗吉尼亚·伍尔夫略说

    弗吉尼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 弗吉尼娅·伍尔夫,英格兰的百合.美丽的容颜.不凡的才情和气质, ...

  • 从伍尔芙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看人生的3重境界与3个课题

    前言: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他的名作<人间词话>中提及人生有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 伍尔芙小说的“真实与自然”

    钟伟华   顺德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伍尔芙是一位有着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她追求的"真实"不是一种客观真实,而是人的心灵世界的真实.她对客观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折射人物的内心 ...

  • 浅析伍尔芙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黄夏雯  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芙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两性关系,对女性生活中的困境和遭受的社会压力.两性关系的良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以伍尔芙的代表作& ...

  • 伍尔芙的小说,谁也模仿不了的优美洒脱

    从1985年开始,莫言的出现,将中国意识流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他相继发表了<枯河>.<球状闪电>.<爆炸>.<红高粱>.<欢乐>.<红 ...

  • 弗吉尼亚·伍尔芙[弗吉尼亚·伍尔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弗吉尼亚·伍尔芙 1882年1月25日伍尔芙出生于英国伦敦,肯辛顿,海德公园门(Hyde Park Gate)22号,原名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

  • 邵超/与弗吉尼亚•伍尔芙争辩(外九首)(诗歌)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与弗吉尼亚·伍尔芙争辩 (外九首) 邵超 弗吉尼亚·伍尔芙说 他人的眼光 是我们的囚牢 NO!我争辩道 他人的眼光 是我们的暖房 弗吉尼亚·伍尔 ...

  • 伍尔芙||论简·奥斯丁

    生平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Virginia Woolf,英国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 ...

  • 伍尔芙:女人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按|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 ...

  • 名篇赏析︱伍尔芙:飞蛾之死

    飞蛾之死 伍尔芙 白昼出没的飞蛾,准确地说,不叫飞蛾:它们激发不起关于沉沉秋夜和青藤小花的欣快意念,而藏在帷幕幽暗处沉睡的最普通的"翼底黄"飞蛾却总会唤醒这样的联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