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条无辜性命到底该不该为方孝孺的名节买单?

方孝孺是明朝时期公认的浙东名儒,同时也是明朝初年“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得意门生,金华朱学的传人。方孝孺志向远大,学问醇正,文采出众,在其早年的时候便已经名扬天下,世人皆称其为“正学先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学富五车,名扬天下的一代大儒,最后却被朱棣下令车裂而死,还惨遭“灭十族”,可以说结局非常之悲催。当然了,方孝孺的死更对人们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震撼和巨大的创痛。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这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会被朱棣下令车裂而死,还惨遭“灭十族”呢?

方孝孺,字希直,公元135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自幼天赋异禀,其六岁便能吟诗作对,在十岁时,已经是好学成癖,“读书十行俱下,日积寸许”,因此乡人们常常称他为“小韩愈”。方孝孺幼年丧母,后又遭父亲被冤杀之祸。方孝孺在父亲方克勤被捕入狱之后,便遵从父亲之意带着平日里写的文章前往江南拜访当代大儒宋濂。宋濂博览群书,学富五车,道德文章皆堪称当世师表,朱元璋甚至还将其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当时宋濂门下,学子如云,且多为学界名流。但当宋濂看到方孝孺的文章之后,便欣喜不已,大加赞赏,并将其誉为“百鸟中见此孤凤”,更见方孝孺气质不凡,于是便欣然接纳,让其做自己的门生。

但方孝孺志向远大,对于他来说,以文章留名于世并不算什么,要能够将毕生所学运用到国家的治理上来才是一个读书人应该要做的事情。方孝孺虽是儒生,但是他轻视文艺,始终以宣传仁义治理天下的王者之道,同时也以治理天下太平为己任。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朝廷下令各朝觐官为国家举荐贤士。因大学士吴沉、揭枢的推荐,方孝孺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见方孝孺举止端正,文采出众,于是便对太子朱标说道:“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方孝孺的欣赏与重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由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遵照朱元璋的遗诏,将方孝孺召入京城,任命他为翰林院侍讲。次年,又将其升为翰林院学士。建文帝深知方孝孺之才能,于是便尊以师礼,将其留在身边担任顾问。此外,建文帝非常喜欢读书,每次有疑惑的时候,也会召方孝孺进宫讲解。等到后来,建文帝对方孝孺的恩宠更重,每次遇到国家大事的时候,都会咨询一下方孝孺的意见。当时在编撰《太祖实录》及《类要》等重要史书的时候,方孝孺都担任总裁。后来又晋升为文学博士,奉命与董伦、高逊等人主持京考,为国家选拔人才!由此可见建文帝对方孝孺的恩宠之盛。但是这一切,将随着朱棣大军的到来而宣告结束了!

由于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操之过急,加上朱棣向来有称帝之心,于是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四月,朱棣大军与建文帝大军交战于淮河流域,随后不久,朱棣大败建文帝于安徽灵璧,同年六月率军渡过长江围攻南京城。朱棣攻入南京城后,皇宫顿时发生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而这一天方孝孺也被关入了大牢。在朱棣起兵的时候,其亲信姚广孝就曾对朱棣说过,这方孝孺是天下读书种子,不能轻易杀害,否则读书种子就要灭绝了。当然了,朱棣也自然深知方孝孺的才干,更何况大战初定,需要有能力的大臣辅佐才行。

朱棣被方孝孺弄得无话可说,强压怒火回道:“这是朱家内部的事情,先生何必管得太多。起草即位诏书,事关重大,久闻先生高才,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接过纸笔,在纸上愤然写道“建文四年,燕贼篡位”八个大字,随后便将笔狠狠地砸在地上。朱棣勃然大怒,厉声怒斥道:“难道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方孝孺泰然自若地说道:“就是灭十族又能奈我何?”朱棣虽然十分气愤,但是想到姚广孝所说的话,还是将怒火压了下来,将其关入大牢。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方孝孺被处决时,年仅四十六岁,他的门生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将其掩埋在了聚宝门外的山上。而就在方孝孺被处决的同时,他的弟弟方孝友被杀,其妻子和两个儿子则在家中自尽,两个女儿投宁海淮河自尽。朱棣处死方孝孺,同时还大肆株连了方孝孺的亲眷家族,实施了所谓的“诛九族”。此外,再加上方孝孺学生的家族,共称为“十族”,其男女老少总计八百七十三口人全部被处死。当然了,朱棣灭方孝孺的十族,只不过是夺权之后进行的报复性屠杀开的第一刀而已,在此后的数年内,朱棣还下令诛杀了近三千人。如果说晚年的朱元璋嗜杀成性,残暴不仁,那么朱棣比起自己的老爸来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首先来说,方孝孺案一直到仁宗朝的时候才有所松动,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为其平反,直到明神宗上台后才正式将其平反,然而这已经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了。到了万历十三年,即方孝孺死后的一百八十三年,万历皇帝才下令“释坐孝孺谪戍者后裔,浙江、江西、福建、四川、 广东凡千三百余人。”而反观造成方孝孺悲剧的原因,似乎是由于他不肯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且还指责朱棣为谋权篡位的贼人才导致的。因此有些人认为方孝孺这是典型的愚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亡国之君丢掉自己和亲族的性命,朱棣既然要他起草即位诏书,他只需要遵从便是,这样不仅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还能得到朱棣的重用。比如明朝钱士升在《皇明表忠记》中就指责方孝孺之死完全是他激怒朱棣所致的,对其行为并不看好。那么这样说来的话,方孝孺之死就真的是“轻如鸿毛”了吗?

当然不是,方孝孺之死,并不是愚忠的结果,而是死于“维护成宪,维护制度”。虽然朱棣说这是他们朱家内部的事情,与方孝孺无关,但是纵观中国历史,从秦朝统一中国的两年多年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士大夫们为帝王的“家事”可谓是操碎了心,他们献出理想与忠诚,甚至是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因此,方孝孺此举才是真正的符合中国政治传统中的逻辑。但是方孝孺却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政治原则就是“家天下”,他虽然认准了一个死理,但最终也只能做一个忠良死节之臣了。当然了,如果站在中国正统的政治逻辑上来看,方孝孺此举是合乎常理的,但如果抛开这一点不谈的话,方孝孺此举就显得“愚昧”了!为何呢?我们知道,建文帝的治国能力相对于朱棣来说还是要逊色不少的,因此如果只是为了让老朱家的天下发展得更好,那辅佐一个能力强的叔叔远比辅佐一个能力弱的侄子更好。作为明朝一代大儒的方孝孺想必对这一点是不难做出判断的。但是,他就是太过于执着自己那所谓的“气节”了,以至于“诛十族”都不能唤醒他的理智,最后致使悲剧的发生!

总的来说,方孝孺的凛然正气,忠肝义胆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在面对朱棣血淋淋的屠刀时,不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来避免更大的牺牲;更不是在自己抱着必死之心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安全;而是仅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对朱棣“灭九族”之言置若罔闻,甚至还说“灭十族又能奈我何”这样的偏激语言。对于他而言,他的死能换回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对于那些因他而死的亲族朋友们而言,就太不值得了!因此在笔者看来,方孝孺此举欠妥,乃是“愚忠”之表现。如果他能在抱着必死之心的同时,还能够保护亲族朋友,那么他的死就是值得的;反之,如果只因他一人而无辜牺牲数百人的话,那就太不应该了!当然了,以上观点皆为笔者一家之言,并不能代表全部,寥寥数笔,仅供参考!参考文献:《明史》、《明成祖实录》、《明太祖实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