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红沙卯
红沙卯,位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的龙洲乡闫家寨子。这里的地形地貌早在侏罗纪时期是沉积的巨大沙丘,因地下水中的铁和锰等矿物质的浸渍、氧化,渐渐地把沙凝结成了红色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经过数百万年的风蚀,水蚀,砂岩的复杂层面被雕琢成平滑,形似海浪波涛状的层叠状地貌,错落分散于山间、沟壑。由于每一层砂岩随着沉积矿物质的含量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深浅有较大的差异,使砂岩纤细的纹路在地层的交错处和沟壑角落里清楚地展示了更加复杂与抽象的图案,构成了一种令人目眩的三维立体效果奇观。正是因为红沙卯砂岩地貌上的纹路像波浪,来到这里的摄影者自然联想到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的美国亚利桑那州波浪谷,尽管靖边的波浪纹路没有亚利桑那州的大,也没有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这种红白相间的波纹,但其地貌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神奇波浪外观更具立体感,可与美国波浪谷媲美。深藏闺中且不为人识的靖边红砂岩地貌,在国内迄今为止是最大的,也是最完整的红砂岩地貌,它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出现,其波纹给人以流动的错觉,构成一个令人叹为止观的奇妙世界,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我们看完绥德党氏庄院,沿着山涧公路经绥德县城来到青银高速公路继续西行,行至靖边高速路口下道,经靖边县上G307国道向东南方向驶去,走到一处标志牌右转沿着乡间道路前行,没走多远从山上往下看,位于低洼地带的龙洲乡尽收眼底,下到半山腰处见路边有一段土长城,这就是陕北明长城38营堡之一的龙洲古堡,我们简单的看了看明长城继续前行,当行驶至山下见一座水库像镜子一样镶嵌在黄土塬里,远处的山顶上十几个风力发电机在缓缓的转动。当我们到了龙洲乡后,看见精明的当地人早已把波浪谷视为一张名片,路边的饭店、旅馆都竖起了五花八门的牌子,上面清楚的写着“波浪谷摄影创作基地”。我们找到事先联系好的的向导,沿着一条不起眼的田间小道向波浪谷第一处观景点驶去。
车直接开到一块巨大的红色石头前停下,我们下车后向红色的砂岩走去,只见那些层层叠叠的红砂岩即像经过侵染后晾晒在地面上的红色布匹,又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层层、一卷卷、一盘盘,在夕阳的渲染之下异常鲜红。我看着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砂岩静静地躺在大地之中,又似黄土中冒出的一股红水缓慢地向低洼处的沟壑流淌,是我产生了一切都在流动的错觉。行走在风化脱离很严重的沙岩上需要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会被附在表皮上的红色细沙滑倒。
由于波浪谷还没有被开发,这些红砂岩纹理基本没人管理,这这些脆弱的红砂岩地质上看到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比如纹理边缘部分被人为破坏的很厉害;有些游客随意丢弃垃圾,甚至在红砂岩上刻字留念;甚至有人骑着自行车在上面狂奔,看着叫我既生气又心疼,真希望当地政府尽快加以保护,避免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关于波浪谷红色的砂岩在学术上被称为“砒砂岩”,成于古生代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在地质最活跃、生物最繁茂、动物最庞大的时代里,每一纪、每一代的气候、生物、地质都在砒砂岩的岩层中绘上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砒砂岩在自然界中经过风蚀、水蚀和各种外力的侵蚀,不仅在空间上长期受到复合作用,而且在时间上有着交替影响,因此在不断的侵蚀“雕琢”下,使砒砂岩呈现出流水、云朵、陀螺等各种惟妙惟肖的不同形态和自然奇观,使这里成为极具特色的地质公园,令我们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看完第一景点,我们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第二景点,从一块石碑上看这里表明是即将要开发的波浪谷,是大部分摄影者和游客欣赏的目的地。我站在这里环视四周,地表面上基本都是黄土覆盖,显现不出什么特别的景观,但远处的山峁和眼下的沟壑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景观。一块呈三角形状的巨大红砂石坐落在红土之上,顶尖直插云霄,显得很威武。另一块坨状的红砂石与其遥相呼应,显得非常突出。我们行走在这里边欣赏边用手抚摸大自然的“时光纹路”,当看到被令破坏的地方有些心疼,不免生出一丝的担忧,再过若干年,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半的杰作是否还能存在。同时也庆幸自己能进入最原始的波浪谷,真正的体会到绝世佳境的感觉。我看着那些千姿百态,行如流水的红砂岩,有种让我窒息的感觉,让我感受到这儿历史的久远和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
一道道一条条的波纹来自水的冲刷,后来逐渐干涸,然后在狂风的吞噬下使这些远古的砂岩山体渐渐被风化,历经了几百甚至上千万年水的精雕风的细凿下,就形成了今天无与伦比的美丽地貌。一圈圈的弧线,是否也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年轮;一层层的沙砾,是否告诉我们一层层的过往的历史,从你那苍老的皱纹上我似乎读懂了你饱经沧桑的故事。虽然我从你的苍老看到你的经历、胸怀、宽容,但我却没有能力来阻挡天灾人祸等外力对你的摧残、践踏,也不知道你的明天会怎样,也许会被湮没,但我知道谁也不能抹去你曾经的美丽与辉煌,我依然希望你你能继续坚强,与阳光为舞,和沙砾为伴,尽情挥洒美丽,让所有的人看见你会触动心底的弦而赞口不绝;让所有的人对你更加肃然起敬而爱意无限;让所有的人面对你那美如仙境容颜而叹为止观;蜂拥如潮般投入你的怀抱而流连忘返。
太阳就要落山了,我突然发现最后的夕阳把这些红砂岩点燃了,炫目的红色犹如燃烧的火焰,红砂岩如炭火一般通红通红的,给我以震撼和美的享受。细微颗粒构成的红砂岩,就像绽放的罂粟花般美丽、壮观、诱人,吸引着一拨一拨的摄影人挖掘创作资源,启迪灵感,而后心满意足的悄悄离开。虽然这些摄影人将这处未开发的处女地通过口碑、网络传遍整个中国,但却没有给它一个华丽的名分,而是套用美国的拨浪谷嫁接到她身上,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当地人称为的红砂峁更具特色。也许等开发了,一个准确的名字将成为这里的名片,让这里更加灿烂,更加永恒。
天空渐渐地失去了光泽,大地呈现出朦朦胧胧的美,我们沿着一条土路走去,尽可能在天黑前赶到第三处观景点安营扎寨。待我们选好一处较大的平地(估计是当地人准备盖房或筹备景区建设而平整出的场地),每个人都开始忙碌的支帐篷,埋锅造饭。酒足饭饱后,我钻进帐篷里躺在红砂岩上慢慢进入梦乡。
昨晚刚刚躺下不久,听见帐篷顶上嘀嗒嘀嗒响,下雨了。山风伴着雨声一阵一阵地吹打着帐篷,使帐篷在呼啦呼啦声中一吸一张地呼吸着,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也是一个叫人难以入睡的夜晚。气温渐渐地下降,我钻在三季睡袋里已经感觉不到温暖,冰凉的帐篷叫我有些瑟瑟发抖,心里嘀咕着“夜来风雨声,明日给好天。”冷点、受点罪不怕,只要帐篷别漏雨,明天能看见日出就烧了高香了,我佛保佑,阿弥陀佛。老惦记着看日出的我似乎一直没睡又似乎睡了会儿,一会迷糊一会清醒。到了后半夜,听见帐篷由急促的“呼吸”渐渐地平缓起来,夜雨似乎也累了渐渐地停息,可我再也没有一丝的睡意,为了不影响别人的休息,我只能睁着眼慢慢等待黎明的到来。黎明如期而至地到来,我再也躺不下去索性穿衣起来,当我爬出帐篷站在空地仰望乌云密布的天空时,看日出的念头被彻底打碎。细细的,柔柔的毛毛雨抚慰着我的脸颊,有种痒痒的,湿乎乎的感觉,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借着朦胧的光亮开始四处晃悠。毛毛雨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去,大地的景物渐渐清晰。天亮了,这是一个看不见鱼肚白就天亮的清晨。当我回到宿营地时,大家都已起来梳洗打扮,埋锅造饭了。
吃完早饭,收拾好帐篷并清理完垃圾后,我们漫步于第三景点之中。雨后的大地烟雾缭绕,给人以一种美感。深沟中的红色石头,有的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有的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造型,那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红色的,黄色的奇景在沟壑中静静地沉睡,也许有一天它们会在风蚀中离开,或被雨水溶化,想到这虽然有些凄楚、痛苦,但这是谁也不能抗拒的自然。
我们沿着沟边的红色石头小心翼翼的往下走,在宽阔之处看到很大的且平整的石壁,从上到下均为红色,而且颜色基本一致。在狭窄之处,红色石头呈现出一种流水状,就像红色的泥浆一般纷涌汇聚,向沟底流淌。顺着漂亮的红石头纹路继续下行,已经沙化的岩石颗粒仿佛成了“润滑油”,我们踩在上面已经不是正常的行走,而是胆战心惊的连溜带滑。沿着波浪式的红石头踪迹一直走,当走到一处呈流水状凝固的黄石头前,我们的眼前豁然开阔,更多的是被奇妙的景色所吸引,仿佛走进了一幅优美的实景画。
当我们从沟壑中爬到山上时,眼前的景色令我们惊呆了,密布的乌云不知何时被蓝天占有一席之地,阳光又把乌云淡化为朵朵白云,构成了一幅蓝天白云,红石绿野的绝美风景画。在这抬头看天,处处是景的佳境里,能不令人陶醉、赏心悦目。此时此刻我真的很感激昨晚的那雨,它把浑沌洗刷掉,造就了今天的靓丽;感激那风把乌云吹散,风,还给我们一片蓝天白云下的丹霞地貌。
我们这些看惯了钢筋混泥土堆砌的世界,看惯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狭窄的空间,这里给我们印象着深刻的是反差,蓝天,白云,绿野,凝固了的红砂岩,既有男人般的雄壮,又有女人般的柔情,能不叫人为之动情。其实在我们看惯了的事物里,突然在不经意间来到一处陌
生的地方,你会发现原来世界还是如此美好。
我喜欢这里,已经不需要什么理由,看看那白云如浪花袭来,蓝天如大海壮阔,就知道什么叫喜欢;再看看那一层层的涟漪附在红砂岩上, 犹如大自然留下的鬼斧神工痕迹,就知道什么叫难以割舍。面对层峦叠嶂的红砂岩,一层层的如老树年轮,一圈圈又如旋转的陀螺,虽然我还不知道是人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还是这片土地带给人带来了无穷的遐想?但我们却能从转入未知的圆圈里感受到它所述说的沧桑,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必将给这里带来一片生机,一切都会美好起来。
行走在这如痴如醉的雅丹地貌里,虽然我们没有看到保护这里的希望,但我却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波纹大地。知足了,我觉得不虚此行。我们带着对波浪谷美好的祝愿和遐想离开了,虽然没有时间去看看闫家寨子而留有遗憾,但我更相信明天这里会更好。再见了,美丽的波浪谷,你带给我们的震撼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