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维靠谱吗?——小孩喜欢争个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
小孩喜欢争个对错,成年人只看利益——所有公司所有经营管理的结果,都只看胜负。深刻的理解远胜于勤奋的做,要不怎么会有远离低质量勤奋的说法。下面的段子照常是在行走的路上,晚上的休息和工作间隙中思考的结果,发布在局部(微信公众号:jubu2015)供各位参考:
一、抛弃概念化生存——我们不能唯概念而概念的去做事情。比如说到电商,您就一定要死守着“电商”这两个字将自己紧紧的掉在电商这棵树上。你要清楚的是,电商还是在做零售,而零售的本质是在考验你的货品周转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多了一个认知,无论是通过传统电商还是传统零售,你关注的是周转率,产品的以及资金的。
二、善用你的资源,想办法将资源聚集在你的手中——聚划算的老大有一次在分享的时候,提到过聚划算早起的经营计划和运作计划,提到了为什么聚划算能在短期内做到10个亿的业绩,他是这么表述的:聚划算的业务是一边做事,一边扎扎实实地做亮点、做事件,做最基础的事情,不断地通过营销、传播、宣传,把平台、资源的影响力往上吹。最后成为强势资源的拥有者。这里面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准一个着力点,想办法聚焦,然后重塑资源,重塑自身。
三、从外行的角度看内行——人往往很奇怪,你站在外面看的时候看得会很清楚,一旦深入,你的注意力也会被各种因素干扰,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着对自己观点审慎的态度,站在外部看内部。或者对企业而言,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让外部的人来为企业做一次诊断,无所谓对错,但一定会对你有用或者带来启发。
四、再怎样做社群,你还得有个中心——浅层次的“社群运营”带来的不是粉丝,而是羊毛党。高质量的社群运营要有耐心,套路,真诚,感性,通过情感带动,而不是单纯的利益。可惜,高质量的种子用户并不太多。想要召集人,首先自己本身得是意见领袖。社群运营中经常会提到“去中心化”,但是,作为运营首先要考虑,你有没有中心,连基本的中心都没有,又何来去中心化。个人感觉,在做社群运营之前,你先得有中心,也就是先聚焦,后去中心化,当聚焦不具备,所有的去中心化都是扯淡。也就是说,你得先让自己成为中心。你成为中心了,你才有召集力。这其实跟微商有异曲同工之处,国内微商的大牛龚文祥经常会提到一句话:微商的本质就是运营人,打造强个人IP,就能够获得成功。一定要注意的是,微商也是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彼此之间的信任基础是社交,而不仅仅是因为交易。交易关系是你买我卖,相对来说就是弱关系,而社交关系是强关系,交易是基于人的关系,信任基础一旦建立是有很强粘性的。社群这个概念,放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但仍然是微商的一种方式。
上面这个案例,其实是给那些每天做公司微信号的同学做参考的。你可以觉着它Low,但你不能忽视它,它的赚钱能力要远远强过那些每天辛苦写原创,却没有转发与分享的文章要强大多了,至少迅速可以搞定10万+,这不是就每个公众号运营人员梦寐以求的吗?
五、公众号的偏差——如果微信公众号上的活动只是为了薅羊毛,那么就简单直接的去薅。最怕的是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做的活动不像活动,文章不像文章,其实你发的文章就是奔着薅羊毛去的,却又不敢大大方方承认,这样的文章让人看着真的挺着急的。美有什么用,写的好有什么用,在今天这样一个营销套路满天飞的世界里,你就是为了表达你美,你一样是有营销目的在里面的。比如说,获得更多转发,分享,提升阅读量,最终增长你的粉丝,但是,你可能忘记了,你的影响力有限,真正愿意分享的人并不多,你不是鸡汤,也不是专业类的知识……你觉得你的优势在哪里?某种程度上,以公司名义开设的公众号,还是粉丝为主。你跟我们的局部不一样。局部就是个人爱好,想到了,有感了,说说写写,无所谓粉丝,你说内心里想吧,当然想,我也想10万+,那不就代表着价值和知识的认可度吗?但没有,我也不觉得读者亏欠我了什么,我先是自己爽,其次才是读者爽,最后才是影响力。所以以公司名义开设的公众号这事,你要做的是更多营销,哪怕是更多互动,你的作用才能凸显,这是基本原则。无论营销也好互动也罢都是为了让公众号跟读者发生深度关系,让读者转发,分享,提升阅读量,增加粉丝量。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意见就是,公司类的微信公众号,千万不能自嗨。回头看看身边,有多少以公司名义开设的公众号每天处于“自嗨”之中。
六、互联网中的竞争,从未停止——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从来都充满变数,玩家们总是一边建护城河,一边打破边界。内容价值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上新技术会衍生出商业模式,战争永远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注:图片与文章无关,拍摄于安徽合肥三瓜公社。那是一个有点热的早上。我在清晨醒来,在村子里转了一圈,随手拍摄的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