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和德国人谁更固执?

谈起固执,很多人就会想起德国人,他们认为德国人是工程师文化,是方脑壳,非常固执。

但是,最近在云南试驾雪铁龙全新C3-XR、云逸和天逸,跟媒体同行聊起雪铁龙这个品牌在中国的兴衰沉浮,进而聊起法国人的特点。突然对这两个国家的汽车品牌有了更新的认识。

我个人觉得:

两个国家的人都固执。但是,德国人的固执,源于工程师的职业特点。法国人的固执,源于艺术家天性。

工程师的固执,并非人类天性,而是职业特点,因此还容易调校。艺术家的固执,那是天赋和天性使然,一方面才华横溢,一方面改动很难。

君不见,德国人对中国市场的应对多么迅速灵活。奥迪A6L十年前就为中国人加长了,后来宝马5系,3系、奔驰E级也纷纷为国人加长,最近长轴距版速腾也要在国内上市了。这还不算,3月初,大众还专门为国人推出了一个新品牌“捷达”。

看这些招数,你还觉得德国人固执吗?

相反,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似乎更有些艺术家的固执。产品实力很强,但销量却是不温不火,中外合资双方也没有齐心协力进行本土化变革,导致错过了一轮又一轮的车市黄金时代。或许,法国人艺术家的固执性格,也延伸到了东风雪铁龙中外双方的合作上。经常听说,中法双方意见不合,导致标致雪铁龙一手好牌,却沦陷了中国市场。

先说雪铁龙这个品牌,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品牌,它的产品实力非常强。否则,不至于坚持到现在有100年的历史。它的亮点设计我特别喜欢,一是不落俗套的设计,二是扎实的拉力赛底盘。

先说设计。我觉得雪铁龙的设计永不落伍,永不过时、永不雷同。这源于法国人艺术的天性和情种的使然。他们的设计师灵性自由发挥,总能画出不一样的线条。或许,法国人都是文艺青年,也都是情种。据说,还有一杯咖啡泡7个妞的段子。还有说,在法国就没有强奸罪这一说。

这自由挥洒烂漫的天性,赋予了雪铁龙永不过时的设计。虽然很多国人不喜欢雪铁龙前卫个性的设计,但对于文艺青年来说,雪铁龙的设计才是真正的设计,有内涵,有思路,不落俗套。坐到车里,雪铁龙的内饰也能让你眼睛一亮,皮包式门把手,钢琴拨片式中控按键,游艇式变速箱把手,链式包覆的座椅,真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不落俗套。全新C3-XR、云逸和天逸的设计就是这样。萌萌哒,很艺术,很可爱。据说这几个车在欧洲市场非常畅销,但在国内还欠些火候。不知是因为设计的原因呢,还是营销的原因。

雪铁龙的底盘也是全球有名的,跑拉力赛出身,性能非常强大。我开雪铁龙很多年了,最中意它的底盘。这次试驾,在砂石路上狂奔,扶正方向盘加油门直线跑,底盘非常自信。

总之,在法国人可以发挥天赋的地方,雪铁龙做得很棒。但是,好多地方又显示出了雪铁龙的固执。记得有次体验最新的C6,发现目前流行的autohold功能都没有,或许是用别的功能代替了?这次体验全新C3-XR,颜值和底盘值得称道,但有些细节就比较粗糙,前排座椅后面连储物帘都没有,车内也全是硬质塑料,跟以前的同价位自主品牌车型类似。

整体感觉,法国人是艺术家,而艺术家是固执的,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热爱,不容许别人改动分毫,别人改他就会跟你急。艺术家是奔放的,能自由挥洒出设计的伟大作品。艺术家是执拗的,一旦认准的事情,十匹马拉不回来。拿破仑出现在法国,最近的黄马甲运动,也显示了“艺术家是不好惹的,惹急了就跟你死磕到底不回头。”艺术家又是粗线条的,自己在意的地方刻画得淋漓尽致,自己不在意的地方就一笔带过,导致有些细节相对粗糙,与目前消费升级、注重细节的潮流不太符合。

2018年,PSA标致雪铁龙在全球市场销量达到367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欧洲市场很喜欢这个品牌。可惜在中国市场却不温不火。想想看,连韩国车和一些低端品牌都比雪铁龙卖得多。雪铁龙历史、产品、设计都不差,如果稍加努力,翻盘岂会远?

我对雪铁龙的印象是,好产品,好设计,但市场本土化不够,没有摸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脉搏。导致市场地位与其产品力很不相称。

保留艺术家的天赋,改善固执的性格,或许是雪铁龙在中国市场翻盘的根本路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