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壶友心中永远的结,我那些年的买壶经历
1874年,紫砂壶奥玄宝写了一本紫砂壶专著《茗壶图录》,里面谈到紫砂壶的理趣是假:壶,本玩具也,玩具之可爱,在趣而不在理,知理不知趣方为下乘,知趣不知理方为上乘。
奥玄宝(1836—1897)原名奥三郎兵卫,字素养,号兰田、独飞,中国很多紫砂壶研究者都以其号称他为“奥兰田”。在《茗壶图录》凡例中,奥玄宝声明该书是以中国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和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为“粉本”的。
奥玄宝对紫砂壶的评价是:“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我正式买的第一把紫砂壶,款式是西施,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并且一直是市场最畅销的壶款,当时只是看着大小合适,拿取掂量都自如,价格也不贵,就顺手买下了。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位前辈茶人,就请他帮忙看看这壶怎么样,他拿起来端详了一会儿说,这是个倒把西施壶,做工和泥料还真行,只是纽过小了和壶身不成正比,并且壶盖儿不容易拿起,这胡嘴也太短,出水会无力,紧接着他问了下价格,点头说,划算。
我请教他为什么叫这名字,他笑着说,”你瞅啊,这壶柄上细下粗,弯度也是上小下大,是倒着的,所以叫倒把,这么做的好处是符合力学人体工程学,至于叫西施是仿生学的原因,很多壶是仿照人体结构线条做的,所以看着就亲切也最好卖“。
这一番话像是开启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我很快就陷了进去,开始了买壶的历程。
第二把入手的是个红泥的秦权,也有着迷人的弧线,形状像个秤砣,迷恋岩茶,家里最好的是武夷山大红袍传人刘国英的茶,于是每天精心的冲泡数次,趁热的时候我用个茶巾反复擦拭壶的外壁,暗念咒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常会弄成双臂脱力的状况。
刘国英大师
你别说,一个月后那壶的外壁光洁显现,贴在脸颊上的感觉,如同婴儿的小屁股般滑嫩,愈加爱不释手,还会经常喊朋友来家里喝大红袍,借以显示一番。
有一次,有个朋友有说呀,这壶不该用来冲泡岩茶,因为弧形太高了岩茶在再冲泡后会是逐渐塌陷的过程,圆矮的更适宜,这个掏取茶渣也不方便,且超过了300毫升的容积,一个人用也稍显的大了,岩茶标准的标准冲泡是7泡左右,等于每次要喝7壶的水量,仔细想过之后,认可了这个理论,重新开这把壶换茶用,又有些不甘心,于是便放在隔架上,经常看看,用来警醒自己。
继续买壶,这次是相中了一把掇只壶,打算是泡铁观音用,各种计算考量之后,高兴的买下,然后继续溜达,在另一家壶店里,主人看到我手里的壶盒非要看看,我只好打开包装,他像是认出了是谁家的商品,也许是商业敌对,想要打击对方,又或者处于其他的想法,在问完了我的购买价格之后,他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样的来让我欣赏,而且还装作不经意的说出了这壶的卖价,只有我买的那把壶的价格的1/10,我立刻伸手接过来,和刚买的那把差不多,但更加小巧而且做工好,看了看挺顺手,马上装起来了,二话没说付钱给他,他愣了一下,估计是赔钱了,至少是没了利润,嘴里嘟嘟囔囔的,要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我返回第一次买的哪家,退了掇只壶又换把了石瓢,这次买了两把满意的壶回家,很是高兴。
买回家之后我决定做个试验,拿来了细砂纸,在木棍上来回蹭,使摩擦力变小了些,之后用它来蹭壶,几天之后感觉满意了,然后开壶泡茶上光很快,一个月之后就有模有样了,不久之后,指点我秦权的那位朋友,拿着它端详半天,之后犹豫着说,这呢料是底槽清吧,养几年了?我哼哈的回答,这心里美得不得了……
一晃过去十年了,我已经有了数把壶,看着这些壶,想起了无数的故事,陪伴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