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与中国相距三万里, 语言却与汉语很像, 疑为殷商遗民!
如今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为英语,由于英国的殖民史,很多原始部落早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转而使用英语,这也就是为何在中国义务教育包括英语。尽管汉语才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然而这只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多,将汉语当作官方语言的也就中国与新加坡等寥寥几个国家。不过有这样一个国家,与中国横跨一个大洋,相距近三万里,其本土语言却与汉语很像。这究竟是哪里呢?
历史上有一本地理书书名为《职方外纪》,是明朝时期一名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艾儒略带来的。在这本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凡天下方言,过千里必须传译。其正音能达万里之外者,惟中国与孛露而已。”
这句文言文直译过来就是讲,一般来说,每相隔千里,两地的语言发音就不通了,必须经过翻译才能交流,然而有这么一个特例,那就是中国和孛露,这两个国家虽然相隔上万里却音能相同。而这里说的“孛露”就是如今的秘鲁。
这的确很令人费解,要知道秘鲁在南美洲,与中国相隔一个太平洋,三万多里地,怎么会语音相通呢?
随着考古以及对不同历史文献的考证,人们发现,“正音能达万里之外”的原因可能是“殷人东渡”。相传,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灭商后,一部分商朝遗民就成为了周的一部分,微子启被封为宋公,统领商朝遗民。而另一部分就乘船漂洋过海,有的可能到达了中国周边的半岛和岛屿,有的就漂洋过海一路来到了南美大陆。可能当时秘鲁的古老语言就是这些殷商遗民所留。
而研究秘鲁的学者也表示,秘鲁不仅传统语言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就连乐器也颇为相似。
不过毕竟已经过去了3000年,当年那批东渡的殷人早已与当地的原始部落“合同为一家”,如今的秘鲁华人都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从大陆前往的。
在1821年,秘鲁脱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独立出来。那时的秘鲁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底层的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就成为了一个优良的来源。后人的粗略统计表示,那几十年自愿以及被卖去秘鲁的中国劳力多达十余万人。这些人也就定居在了秘鲁,在异乡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旅。
如今的秘鲁,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有中华血统,总计300余万,而且由于华人传统的吃苦耐劳以及重视教育,秘鲁的重要岗位上几乎不可缺少华人,像现在垄断秘鲁70%零售业的连锁超市就是由一个名为黄炳辉的正宗华人所创立。
而在秘鲁的政界更是如此,前总统藤森就携带有10%的华人血统,而且其阁僚中多达7人都为几乎是100%中华血统的华人担任。
而且藤森本人就是亲中派,曾经正面怼过职责中国的美国国务卿,让其“先管好自己再说中国”。
其实作为作为秘鲁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秘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再加上民族认同感,期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远非美国能比。
如今的秘鲁虽然不像大陆部分地区那样发达,但是也是一个不错的旅游去处,尤其是英语不太好的人,随处可见的中餐馆,随处可见的中文标识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而且由于经济上的合作,秘鲁也开始了一轮“汉语潮”,这也算是中国强大起来了的表现之一吧。
在汶川地震时,除了大规模援助,秘鲁还将5月19日定为全国哀悼日,禁止一切纪念活动,这也体现了两国的特殊关系。
尽管如今的秘鲁名不经传,发展水平也一般般,但是历史上那里曾出现过辉煌的印加文明,玩过欧陆风云的小伙伴可能知道,印加文明可是能够比肩玛雅文明的,很多先进的设施连今天的人都不敢想象。比如建在山顶的马丘比丘城。
而且在秘鲁这广袤的土壤上还发生了很多神秘的事情,神秘的美洲文明现在又出现了中华脉络,有趣,真有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