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十讲三丨推己及“义”,义的对等性与“度”的把握

​2017-10-08 11:23

说到儒学,一般把仁义放在一起讲。

其实仁和义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词:通过仁,可以推导出义;仁是义的基础。

用白话说,“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就是义。所以:

1.义,发乎仁。就是说,义是以人为本的,不能动不动就要两肋插刀、舍生取义,而是要讲究一个符合人性化的度——义的度,就是人性的合理。

2.义不是“无条件的付出”,而是要局限于自身的行为条件的。比如,不能要求自身经济苦难的人,去做太多的义捐活动。

3.义,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对等关系”,首先是内在的平等,其次是义的双方的对等性。

有人说,那照你这个解释,义不就成了买卖了吗?

这个问题要回到义的基础,“仁”上来:仁,就是要尊重人性。在义的行为关系中,付出与回报是一体的,这才是人性——这种人性应当得到尊重。

义的这种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与买卖的区别是:义并不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义也并不要求等价的回报,而是强调内在的同等处置,与外在关系的对等性。

也就是说,义的对等性,是价值观上的,是关系层面上的。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一种换位思考:假如有困难的是自己,也希望得到帮助。所以可以假设为,义就是对“身处困难的自己”的一种帮助。

强调一下,义是双方的,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这是从“仁”推导出来的:义的双方都以人为本,所以都要求有所付出和回报。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个说法叫“天助自助之人”。

就是说,即使是老天给你的幸运和仁慈,也是因为你有了自己的那些付出,所以老天讲了义,帮助了你。

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想要获取别人的义和帮助,就要首先自己有付出,变得强大起来,值得别人的帮助,这才能建立起一份对等性。

而不能一心想着别人单方面帮你,跟你讲义气,自己却不劳而获,养尊处优,怡然自得。那就不叫义了,而是乞讨。

有句俗话说,别人不帮你是本分,别人帮你,是缘分。

事实上,当别人帮你的时候,要基于“仁”,想着怎么回报别人;而如果回报不了,又如何心安呢?

最后来说下儒学著名的“舍生取义”。

根据上面的解释,义是基于人性化的一种对等关系——所以只有能够与“生”相对等的东西,才值得“舍生”。

这个值得舍生的,就是“大义”。例如为了家国存亡,可谓大义,除此以外,不可舍生以取之。

我们讲义的时候,要注意那个对等性的度。

例如朋友之义,或是相识之义,可以是倾囊相助,尽我所能,而不是全部讲什么舍生成义——这样就不符合义的对等性了。

因为在这样的对等关系中,值得付出的义,是只到那个度的。而儒学所谓的舍生取义,指的是为了家国大义的得,值得付出个人的生相对等的舍。

文:何为贵,儒学十讲第三篇,感谢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