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亚亚(88):卓别林与喜剧
提起卓别林这个名字,爱喜剧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吧!但是,不喜欢喜剧的朋友,你知道他吗?
卓别林的全名是查尔斯·斯宾赛·卓别林。他出生在英国,虽然日后成为了一名非常有名的喜剧演员,但童年却没有给他留下多少幸福的回忆。在卓别林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分开了。他上学没几个星期,妈妈就疯了。所以,他被送到了爸爸那里。等妈妈康复了,爸爸却又死了。为了谋生,卓别林的哥哥雪尼去当了海军,而卓别林则被送入了一个舞蹈团。尽管经济情况紧张,但日子总还勉强能过得下去。后来,哥哥总算回来了,可妈妈又疯了。这时,卓别林也退出了舞蹈团,进入了一个戏剧团,由此他的表演天赋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真正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卓别林的童年并不幸福,那么为什么一个有过如此悲惨生活经历的人要演喜剧呢?这是否让你想到了小丑?只能带着假面具站在人前,只可以夸张地欢笑,却不可以有丝毫愁苦。即便真的想哭,小丑也只能偷偷流泪。小丑是这样的,但卓别林却不是。
卓别林后来跟随剧团来到了美国。起初,剧团的演出票房情况并不好。大家有些恢心丧气,最终决定放弃。就在回国前的一晚,一向生意惨淡的剧团,却奇迹般地卖出了好几十张票。剧团不走了,卓别林也由此迎来了大展才华的机会。很快卓别林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知名演员。后来,卓别林开始着手自导自演。由他编导出演的片子在美国极受欢迎。这些片子为卓别林赚来了财富与声望,让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卓别林开始被人们称为“喜剧新星”。
肥裤子、破帽子、小胡子、大头鞋,外加一根拐杖,成为了卓别林标志性的形象。当他摇摇摆摆地走来,总会引出一阵阵笑声、欢呼声和赞扬声。这个时候的卓别林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对拍摄制作决定有了很高的权限。
说了这么多,也该回答上面的问题了。为什么童年悲惨的卓别林要演喜剧呢?卓别林说:“只要给我一个警察、一个美女和一座公园,我就能拍出一部好喜剧。”卓别林这不是在吹牛,《摩登时代》《淘金记》《大独裁者》就是最好的证明。卓别林之所以喜欢演喜剧,除了喜剧可以给人们带来欢笑,让人们看到美好和希望之外,还因为卓别林的喜剧一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两个字“讽刺”。
他讽刺当时的美国社会,让社会的黑暗一面暴露无遗。他讽刺当时的美国法律,代替百姓呐喊法的不公。他讽刺当时美国虚伪的民主制度,努力唤醒无数善良的人们。卓别林仿佛一根刺进现实的硬刺,有的人因此痛恨,有的人因此慰藉,有的人因此振作。
看卓别林的喜剧,你能否在大笑的声音中品出苦的味道?(作于2018年8月)
小作者简介:亚亚,爱美食,爱思考,有梦想的快乐女生。
亚亚爸爸的话:卓别林,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喜剧形式。这种喜剧形式虽然已过去近一个世纪,但今天看来仍然不失笑点、泪点和触动思考的痛点。《摩登时代》中,一个小人物在现代化的重压下屡屡倒霉屡屡犯事屡屡入狱,但他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每每出狱后都会给点阳光就灿烂,哪怕没有阳光也可以自己点亮一盏灯,然后投以生活最单纯的欢笑。看着很苦的日子,却可以尝出甜蜜的滋味。感觉不公的命运,也能够绽放幸福的笑容。卓别林送给现实的是硬刺也是良药。艰难困苦并非坚不可摧,与其自己打倒自己,不如以最轻松的方式面对。滑稽吗?不曾放松才是最大的滑稽。
电影《摩登时代》剪辑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