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记忆工作室·大自然随笔】走进黔地寻生灵(下篇)

(……接上篇)

山谷中的“土蛊”———邂逅笄蛭涡虫

文章一开始我就向大家介绍了我与黔地的情缘要归结于“仙剑奇侠传”这个不朽的游戏中。记得当时,在苗疆的任务里,无论是主线剧情还是道具装备,都与“蛊”有关。因而在这次前往贵州之前,我还特意查阅了一些资料,古语中的许多“蛊”其实都是由动植物而命名的。这趟考察的行踪中,我还十分有幸地与“土蛊”来了个亲密接触。

“仙剑奇侠传”中的饲养道具———金冠蛊母

那是我们在雷公山的雨林中进行夜探,本来希望多拍一些溪流中生活的蛙类,伴随着风吹动草以及各类不知名的动物叫声,给我们的夜探之路覆盖了一丝诡秘……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当地的朋友喊了一声:“快来看!天蛇!”由于这位朋友并不是从事生物工作的,所以看见的所有物种几乎都会用当地土话来告诉我们。这次我听到“天蛇”,在往他那走的时候,脑补了无数种动物:蛇、大蜈蚣、蛇蜥……然而到了他身边,却感觉地上什么也没有,直到看见了一条蚯蚓一般的动物在地上扭曲地蠕动。

被称作“土蛊”或“天蛇”的神奇动物———笄蛭涡虫

这个动物长相极为奇怪,身体呈土黄色,两边有着黑色的纵行宽条纹。最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头部,形状就像一把小铲子一般,又像是一个小扇子。整个身体总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实际上是分泌的粘液。这种奇怪的动物,名为笄(音:jī)蛭涡虫。

笄蛭涡虫俗名土蛊或天蛇,不光长相奇特,它们的习性也很有趣。这种动物以土壤动物和有机物为食。如果遇见像蚯蚓一般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它们便会将其缠住杀死,再分泌消化液进行取食。这类动物是一种较为低等的动物,和大多数低等动物一样,笄蛭涡虫也是雌雄同体的生物。另外,据说它们的再生能力极为强大,就算身体在野外不慎弄断,破损的地方还可以重新长出。别看它其貌不扬,但是生存的本领可是极为高端。正应了那句话:不可以貌取“虫”啊!

雷公山溪流寻“水兽”———巧遇尾斑瘰螈

每一个调查生物多样性的人来到贵州,几乎都要前往十分著名的生命物种宝库———雷公山。雷公山不仅植被十分充足,而且还孕育着很多著名的珍惜动物,比如大名鼎鼎的雷山髭蟾,便是以此地方命名的。而这次前往贵州的我们,也同样满怀期待的奔赴了雷公山,希望可以邂逅生活在那里的神秘物种。

雷公山中的珍惜物种———尾斑瘰螈

   在一天的中午,我们吃过午餐后,拿着相机漫不经心地沿着溪流悠闲地走着。清凉洁净的溪水潺潺流淌……水中的石头在溪水中被阳光晒得散发出各色的光芒。正当我们被这美丽的景色和短暂的安宁陶醉时,忽然在溪流中央的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上,一道影子动了起来。寻着这个异常的踪影,只见一个窄看像蜥蜴的家伙正朝着水中爬行。然而,它并不属于蜥蜴,而是隶属于两栖动物有尾目蝾螈科家族,鼎鼎大名的珍贵“水兽”———尾斑瘰螈!

尾斑瘰螈,是一种极为珍惜的中国特有生物。喜欢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地溪流区域活动。如果要想见到它的真身,除了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外,还需要充足的运气。它们的身体呈橘黄色至褐色,并在背部具有淡青色。头部略显扁平状、梯形。腹部具红斑,有点像常见饲育种——东方蝾螈的肚子。这些水兽的皮肤较为粗糙,有许多不规则痣粒。尾部短于头加身体的长度。

别看它们总是依山傍水,在溪流的环境栖息。在尾斑瘰螈幼年的时候,却对水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相比湍急的溪流,小家伙们更愿意在陆地上生活。等到长大后,便开始栖息在溪流底部的岩石上或岸边,有时也会在水流较缓的水底静伏。以水生昆虫及水生动物为食。

说到吃,尾斑瘰螈的捕食行为很有意思。它们会采取两大方法进行觅食,一为伏击法,一为搜索法。所谓的伏击法,便是一动不动地趴在溪流两侧的陆地上或石头上,当食物靠近它们,先用吻部靠近闻一闻,然后突然张开嘴巴将猎物吞下。而搜索法则是在水下边游动边在石头缝中寻找食物,一旦发现,便会快速爬向或游向美餐,大快朵颐一番。

尾斑瘰螈的数量在许多保护人员的努力下还算较为乐观,然而在雷公山,我们发现了很多溪流源头都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垃圾,这种情况无疑会对水体造成较大的污染。希望游客和当地生活的人们尽快意识到这一点,还这特有的生灵一片美好的家园……

贵州———生物多样性的资源宝库

这次的科考很快就结束了。令我们稍感欣慰的是,很多中国特有生物的栖息地大多数都进行了适当的保护,当地政府也同时做出了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发现了很多的隐患,比如溪流的源头常常比邻着垃圾场,很多垃圾都不慎流入了水中;还有一些路边的小饭馆也许为了推出自己所谓的“特色”,在菜单中加入了各种各样的保护动物,甚至我们在雷公山脚下的一家餐厅的菜单上还发现了“雷山髭蟾”的大名……所谓舌尖上的中国,更多的是传承的饮食文化,而不是为了大饱口福和人们的猎奇心,将那些珍惜动物甚至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捕捉过来以慰我们的口腹之欲。要知道,假如这些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因我们而灭绝,那么将会是留给世界的遗憾。

本篇文章已在《大自然》2016年02期发表,作者略有改动。

本文作者的新浪微博 @自然道修心 ,如果想和他进行互动交流,就快快加粉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