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更新,你对颜真卿的认识也该更新了
上周,书法界发生了件大事——我国第一次出土了颜真卿的真迹。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一处唐代贵族的家族墓地中,发现了一方由颜真卿书写的墓志铭,这是目前唯一经由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书法真迹。
作为位仅次于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字端正大气、雄浑豪迈,不知道多少人的书法入门都是从临摹颜体开始的。
所以,这次发现不仅轰动了整个书法界,就连网友们也纷纷留言表示又有新的字贴可以临了。
但要宝哥哥说,临帖这事先不忙。
一来根据墓志铭内容推算,这是颜真卿38岁时的作品,而颜体在50岁之后才趋于成熟。从艺术成就来看,这块碑铭并不如后来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二来,时隔1000多年,颜体都更新了,你对颜真卿的认识也该更新下了。
颜真卿
公元755年10月,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率领20万大军起兵。
此时,在范阳300公里之外,时年46岁、被杨国忠排挤出京城的颜真卿,已经当了两年的平原郡(今山东德州)太守。
平原郡属安禄山管辖,早在颜真卿上任刚刚半年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了安禄山的谋反之心,预料到了这一天。
因而他一边秘密上报朝廷,一边用防汛的借口修筑城墙、储备粮草,为即将到来的征战做准备。
为了让安禄山放松警惕,颜真卿经常跟文人们游山玩水、宴饮吟诗。安禄山派人来巡查的时候,还带人游览东方朔庙,留下了《东方朔画赞碑》。
颜真卿 《东方朔画赞碑》
这番演戏也确实奏效了,安禄山洋洋得意,“以(颜真卿)为书生不足虞也”。
但结果却是,面对安禄山的20万大军,河北、河南两地的几十个郡县接连失守,一介书生颜真卿镇守的平原郡却是屹立不倒。
颜真卿的堂兄,当时的常山(今石家庄)太守颜杲(gǎo)卿,也大败叛军,守住了常山。
由此,以平原、常山为据点,颜真卿迅速收拢了黄河以北各路反抗安禄山的势力,集结大军20万,收复河北十七郡。
然而盛唐的衰败,不是一个颜真卿或者一个颜氏家族就能挡得住的。
第二年年初,史思明攻陷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六天拒不投降,被俘之后被叛军钩掉舌头,斩断双手,凌迟处死。
颜杲卿
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被斩首,颜氏一族30多人全都丧命。
而接下来在长安沦陷、唐玄宗逃入四川的混乱之中,这些颜家的忠臣烈士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明皇幸蜀图》 唐 李昭道
一直到2年之后,战事取得阶段性胜利的758年5月,颜杲卿才被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忠节”。
当时,颜真卿孤军奋斗苦苦保全一年的平原郡早已失守,颜真卿改任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太守。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颜真卿立刻派侄子颜泉明去寻找颜杲卿和颜季明的遗骸。但时间过去太久,最终只找到了颜季明的一颗头骨,和颜杲卿的一只脚。
悲愤交加之下,颜真卿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千古名帖《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文为: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一字亦不辨)尔(“尔之”涂去)幽宅(“相”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第一次看到《祭侄文稿》的人可能会想不通,就这样一幅字迹凌乱、涂涂改改的作品凭什么能成为“天下第二行书”?
只有真正了解过这段历史,才能体会其中悲壮。
《祭侄文稿》
颜真卿26岁科举入仕,因为刚直不阿、“不通世事”,44岁时被杨国忠排挤出京。在“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之后,颜真卿秉性不改,仍然处处受权臣排挤。
颜真卿 《争座位帖》 内容为争论文武百官在朝廷宴会中的座次问题
难得的是,即使如此颜真卿仍然不改忠心,在大唐用到他的时候挺身而出。
公元783年,淮西(主要在今天的湖北、河南)节度使李希烈叛乱。
在宰相卢杞的建议下,朝廷下令让已经74岁高龄的颜真卿前去劝降。在李希烈已经起兵造反的情况下,这无疑是让颜真卿去送死。
颜真卿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自知此去必死无疑,出发前就写好遗书交代后事, 随后,“不宿于家,亲党不遑告别”,立即前往淮西。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事情也果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李希烈在威逼利诱甚至以死恐吓都不能让颜真卿降服之后,将其软禁在蔡州的龙兴寺。
2年之后,颜真卿被李希烈派太监缢死,享年76岁。
而在此之前,颜真卿已经给自己写好了墓志和祭文。
颜真卿的一生,虽然倾尽全力也没能保住大唐繁盛,但以一介书生之力成为大唐最前线的中流砥柱。
他不仅是天下皆知的“楷书四大家”之一,更是刚直忠烈的不屈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