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辨证的归纳总结!

杏林讲坛
公众号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之间的传变关系。

六经病证从病变部位上讲,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脉的病变。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不能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的关系看,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可见,六经辨证也寓有八纲辨证的思想。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而经络脏腑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所以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其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主要取决于受邪的轻重、病体的强弱和治疗得当与否。传经的一般规律有:①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②越经传。不按上述循经次序,而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太阴。③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传少阴。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经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尚有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传变方式、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治疗上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病证的治疗原则,三阳病重在祛邪,三阴病重在扶正。

一、太阳病: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中风)。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症状: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

病理:

1、风寒外袭;

2.少阴寒胜伤阳,正气抗邪,阳气恢复,祛邪达表,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分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

1、中风,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桂枝(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3枚) 甘草(6克)]。

2、伤寒,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 杏仁12克、 炙甘草3克)。

3、温病: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连翘1两,银花1两,苦桔梗6钱,薄荷6钱,竹叶4钱,生甘草5钱,芥穗4钱,淡豆豉5钱,牛蒡子6钱。)。

腑病为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1、蓄水证: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用五苓散(猪苓12g、 泽泻20g、 白术12g 、茯苓12g、 桂枝8g)。

2、蓄血证: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选用桃核承气汤(桃仁 12g 大黄 12g 桂枝 6g 芒硝 6g 甘草 6g)。

3、太阳病兼证治法

⑴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⑵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桂枝6克(去皮)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⑶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⑷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1.5克 大戟1.5克 甘遂1.5克 大枣10枚)攻之。

⑸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 干地黄(30克)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 麻仁(10克) 大枣(10枚))。

六经辩证归纳六经辩证归纳

二、阳明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证候性质属里实热。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症状: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分类: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石膏30克 黄连 黄柏 黄芩各6克 香豉9克(绵裹) 栀子9克(擘) 麻黄9克(去节)】。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大黄(去皮,清酒洗,12克) 甘草(炙,6克) 芒硝(9克)】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主要治疗十二指肠,小承气汤【(大黄12克(酒洗) 厚朴6克(炙,去皮)枳实9克(大者,炙))是所主之病为腹大满不通,是其病在于小肠而上连于胃,;大承气汤【大黄(12克) 厚朴(15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主大肠中有燥粪。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肠腔积液少者用复方大承气汤【炒莱菔子30g,厚朴15g,枳实15g,木香10g,生军15-30g(后下),芒消15-30g(冲服)】

六经辩证归纳 六经辩证归纳

三、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症状: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 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病理: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分类:

1、少阳经证:邪气侵入少阳经所表现的证候。多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或薄黄,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枣擘,(12枚)】。

2、少阳腑证:邪气侵犯胆腑所表现的证候。多见呕吐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治宜和解少阳,通腑泻热,方用大柴胡汤【柴胡(12克) 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 生姜(15克) 枳实(9克) 大枣(4枚) 大黄(6克)】

3、少阳兼证治法

(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少阳证而复见腹满痛,郁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啬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复,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于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黄连9克 甘草9克(炙) 干姜9克 桂枝9克(去皮) 人参6克 半夏6克(洗) 大枣12枚(擘)】清上温中。

六经辩证归纳六经辩证归纳

四、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素体脾虚寒,发病即现太阴证状,为直中太阴;或因误治属太阴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

症状: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

病理:外感病病程中,病邪入阴的第一阶段,为中焦阳气虚衰,脾胃机能减退,寒湿不运所表现的证候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治则: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主方理中汤【人参9g、白术9g、炙甘草9g、干姜9g】。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桂枝9克(去皮) 大黄6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大枣3枚(擘)】。

六经辩证归纳六经辩证归纳

五、少阴病: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

症状: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脉微细

病理:少阴病的形成,或来自传经之邪,或心肾阴虚,外邪直中,或汗下太过,内夺肾阴。阳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分类:

1、寒化证: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治宜急温少阳,方用四逆汤【附子(君,一枚,生用,破八片),干姜(臣,一两半), 炙甘草(佐使,二两),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为主:

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若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为阴盛格阳,治宜回阳救逆,方用通脉四逆汤【附子(20克)干姜(9-12克)炙甘草(6克)】。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9克】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

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6克(去节) 甘草6克(炙) 附子3克(炮)】。

4、少阴兼阳明里实证

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六经辩证归纳六经辩证归纳

六、厥阴病:厥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厥阴病之厥,由阴阳气不相承接所致。

症状:消渴,口渴不饮、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证情。

病理:或病于传经,或病于直中,或因治疗失当,邪气内陷厥阴。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杏林飘香

杏林飘香,专注中医!每天分享中医类优质文章、推荐中医名家名师名方,分享中医药知识干货、免费赠送中医电子书籍等。传承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
公众号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利不止为下寒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乌梅肉120g 花椒12g 细辛18g 黄连48g 黄柏18g】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如方名)治之。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麻黄7.5克(去节) 升麻3.5克 当归3.5克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门冬2克(去心) 桂枝2克(去皮) 茯苓2克 甘草2克(炙) 石膏3克(碎,绵裹) 白术2克 干姜2克】。

(5)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白头翁(15克) 黄柏(12克) 黄连(6克) 秦皮(12克)】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6)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当归(12克)、桂枝(9克)、 芍药(9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大枣(8枚、擘[bo])、 炙甘草(6克)】最为适用。

(7)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吴茱萸9克 人参9克 生姜18克 大枣4枚】。

六经辩证归纳六经辩证归纳

七、合病、并病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现,为“太阳阳明合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为太阳阳明并病。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经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尚有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传变方式、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临床上病情变化很复杂。上述六种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两种或三种合并出现。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等太阳病证既可与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同时出现,亦可在太阳病邪未尽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呕吐、胸胁苦闷等少阳病证。对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用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阳与少阳并病时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与少阳。

(0)

相关推荐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06讲:《伤寒论》太阳篇总论、太阳篇首

    内容提要:讨论了两个话题,一﹒太阳篇总论:二﹒太阳篇首(条文1.2.3.6).太阳篇首分为4部分,①太阳篇提纲,②太阳中风,③太阳伤寒,④太阳温病. 朋友们大家好,这是"茶话<伤寒论& ...

  • 《伤寒杂病论》方证六经分类总汇(筋骨干货)

    24获苓甘草汤方证: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呕逆者:(太阳太明) 25.茯苓泽泻汤方证: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而呕逆者,(太阳太阴阳明) 26.苓桂五味甘草汤方证: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眩晕者,(太阳太阴)

  • 好用好学:伤寒六经辨证的归纳总结!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 ...

  • ♥伤寒六经辨证的归纳总结。

    伤寒六经辨证的归纳总结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 ...

  • 伤寒六经辨证的归纳总结

    中医辨证方法之一.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之一.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总结而成.适用于外感病的辨证. ...

  • 伤寒六经辨证概要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

    伤寒六经辨证概要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多属热属实:三阴病多属寒属虚.但三阳有寒证:三阴亦有热证.腑病轻,脏病重,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主,三阴病证以五脏病变为主. ...

  • 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真正的实质内容

    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真正的实质内容 原创: 胡希恕经方医学 建设经方医学理论与修学体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按语] 陶有强:作者田德华先生,是一位来自山西大同水利系统的退休人员,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前辈 ...

  • 倪海厦博士讲伤寒六经辨证(红斑性狼疮 肺癌)金匮要略17

    2 09-8 预防它进入肝脏,他告诉我,乳房胸口的压力加强,压力在哪里?是因为水停在里面,所以有胀痛就是有压力,利水下去,压力就没有了,防己只是把这些利水的药导到乳房里面去,体力好转,这时候我再查查她 ...

  • 伤寒六经证症候群及伤寒六经辨证心诀

    六纲主要症候群 一.太阳纲: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呕逆--风寒束表 发热恶风寒.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逆,脉浮紧 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有汗.鼻鸣干呕,脉浮弱 二.少阴纲: 脉微细,但 ...

  • 先背后悟:伤寒六经辨证歌诀和主方剂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病, 并 ...

  • 伤寒六经辨证歌诀和主方剂

    经方学苑 一.<太阳病证>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 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少阴喉肿五方治, 厥阴吐涎痛颠顶. 六经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