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夕照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一

驼峰夕照

杨建英

关于“八景”历来说法很多。据考证,最早发明这一说法的是宋代的苏东坡。不过,那时的八景还只是绘画作品《八景图》的概念,属美术范畴。后来,这一概念就演化成八景园林,八景建筑。现在,又成了旅游景观的概念了。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有“八景痞、十景痞”。仔细想来,确是这样。北京有“卢沟晓月”、“西山晴雪”等--“燕京八景”;杭州有“断桥残雪”、“三潭印月”等--“西湖十景”;湖南有“潇湘八景”、江西有“赣州八景”、天津有“津门十景”等等。此外,还有十二景,十六景......七十二景,乃至一百景,几成泛滥。这也就难怪鲁老夫子如刀的文字投向其间了。但是,甭管怎么说,八景文化还是有其生命力的,并渊远流长,据说连日本也有其身影。

我很喜欢“八景”这个词。好听,好记,并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一个地方有多少旅游资源是一回事;能否提炼出叫得响的景点又是另一回事。就拿阿勒泰市这地方来说,一提旅游景点就是,五指泉、小东沟、塘巴湖总觉寡味,皆不“入品”。好比餐馆用餐,问:有何美食?答:鸡鸭鱼肉。不香,不美!若云:红烧鸡块,鱼香肉丝,油焖大虾,顿觉口齿生香。所以,游人观景有如食客点菜,闻着不香,听着不美,谁会买帐?

再者,现代游客,来去匆匆,专拣好的吃,专拣美的看。为此,做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景点菜单”,尤为必要。

“景连盛事,情系民心”这是李瑞环同志为“津门十景”的题词。从中不难看出,景观之事,并非小事,而是大事,政事!

为景点起名,是道难题,讲究颇多。要有历史,要有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能点出景点最主要的特色。太俗了不行,方家见笑;太雅了不行,游人不懂。按照古建专家陈从周先生的说法要——“一经点破,即成绝响”。

笔者不顾愚顽,将山城景点逐一梳理,鉴于阿勒泰古称“金山”,为此,评出个人视角的“金山八景”即——“驼峰夕照、将军覆雪、督统秋韵、幽谷松风、克兰听波、小巷寻幽、神掌清流、黑石问天”。这八景之中,城内景点五个,城外三个,分季节不同,时令差异,将每一景点最为“慑魄”一面精心打磨,以求“一经点破,即成绝响”之妙。

愚陋必然,疏漏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驼峰夕照

内陆友人向我索要本地风光图片,并特别声明其中一张要最具本城特色。我明白他的意思,“最具”就是类似于北京天安门,上海明珠塔,悉尼歌剧院那样的“地标”式图片。于是,我未加思索就拍了一张“驼峰风光”传了过去。

一个城市应当有一个城市的标志,有一个城市的特色,照片拍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城市,这就成功了。

曾几何时,人们总是将“地标”使命托付于人工建筑,因为有太多的成功先例。其实呢,也不尽然。 从前的地标当属西北名刹——承化寺,连这座城市都因之得名为——承化。不想后来“名寺作衙已火烧,只唯断瓦与蓬蒿”(近人方静远诗)。到了现在,能挑起地标重担的怕只有这座天造地设的驼峰山了。而满大街那些“志大才疏”的建筑,没一座能担此重任。这是城市的悲哀,却是山水的幸事。

作为山水城市,山就是城中最高最大的建筑。试想,有哪座建筑能高过它,大过它,“老”过它,最要命的是——能“美”过它?!

驼峰山神奇有四:

一奇石驼天造。中国的城市建设自古以来讲究“系水因山,象天法地”,所以,依山傍水造就了许多山水城市。遗憾的是这些山水出奇者并不多。一些奇山异水如:桂林象鼻山,海南五指山,三峡神女峰,虽为世人称道,但大都地处险远,远离城市,观之不便。骆驼山伫立城中,抬眼便是。此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半山腰一峰石驼,嘴张、头仰、峰挺,惟妙惟肖。景观学有句名言叫做,“虽由人造,宛自天成”。骆驼峰是个另类,堪称“虽由天开,宛自人作”。假山似真始妙,真山如假方奇。阿勒泰城是山水城市的标本,骆驼山就是“天造地设”一词的结论。

二奇秀水环抱。驼峰山伴克兰河,堪称绝配。山无水不秀,水无山不娇。山以俏丽取胜,水以弯环见长。西子湖畔有幅对联,“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用在此处正好对景。盛夏傍晚,游人如织,细心观察,夫妻最多。爱人问我,这是为何?我傲然挺胸,调侃作答。上指山说,这就是男的;下指水道,这就是女的,山盟海誓,人景相照,两者不可分也。水有源,山有脉,息息相通。

从景观学角度看,“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有了这条大河,人与山就有了距离,而距离产生美,所以,站立水边观驼峰,才是最佳视角。山水相映,方成妙构。

三奇山城翘楚。“翘”,高高挺立;“楚”,指荆条。翘楚,本义是柴草中高高冒出来的枝条,后引申为杰出人物或事物。小城阿勒泰有两座大山,将军山,驼峰山。从体量、高度上说,将军山为最;从城建角度讲,驼峰山就是城中最高最大的建筑或雕塑。它雄居克兰河西岸,独对彼岸满城高楼大厦,毫不单薄,而且,满城建筑必须臣服于它,协调于它。山城是海,它就是灯塔;山城是船,它就是风帆。

四奇神峰夕照。景观学认为,风景有朝景、晚景、春景、夏景、秋景、冬景等四时之分。四时不同,景观各异。驼峰山因四季变换而景观不同,虽各具千秋,难分优劣,然而,尤以晚景最佳。夏秋之际,晚霞辉煌,夕阳西下,红霞漫天,彩霞返照,剪影最浓;山势显露,驼影横空,“落霞与石驼齐辉,秋水共长天一色”。

观驼峰夕照景观,发人生多艰感叹。

石骆驼体量不大,不占山的十分之一,却成全了一座山。它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太高则冒顶,太低则隐盾。仅停半山偏上,然而,上有彩霞摇旗助威;下有大河奔腾呐喊,一股冲天之劲油然而生,再委靡的人观此景也会为之一震——人生当不畏艰难,勇于登攀!

正是:

沉沦人世度苍生,

蓦然回首见此峰。

当如石驼攀山勇,

不废几度夕阳红。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美丽乡村》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小说家专辑

(0)

相关推荐

  • 玄天岭之三吉林十六景,景聚其四 | 吉林地理 | 吉林山川地理文化

    每个旅游城市.文化城市都有什么八景.十景什么的,吉林市有新老八景十六处.老八景形成于清代至民国时期,有多种说法,把当年的一些名胜古迹涵盖其间,其中德碑夕照.悬梁吊柱.坎卦孤悬与新八景中的桃源春晓全部都 ...

  • 白露山著名景观十景

    白露山著名景观十景 驼峰落日:在白露山西峰有一酷似骆驼的山峰,名叫驼峰.每当太阳落下峰谷,太阳的余辉留下的影子,映照于山下,呈现出高低不同,如骆驼卧在山上一般,风景格外美丽,实为罕见的奇观. 玉带环抱 ...

  • 绿维文旅:自然光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绿维文旅:自然光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景观规划正在公示!涉及4个区、11个街道(乡镇)

    近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同市拥江办组织编制的<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景观控制规划>正在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意见(以下简称<景观控制规划>). 三江汇&q ...

  • 浒关八景说古韵

    <苏州日报>2021年01月17日 B04版 □欣萱 位于高新区东北部.京杭大运河东岸的浒墅关素有"八咏"著称,一咏"昌阁风桅",二咏"龙 ...

  • 全国最美红叶观赏地,被称“枫叶之都”,两大景区秋色大不同

    原创青云侠小编2020-11-07 22:36:02 难忘金秋的每一个瞬间,每一帧都是热爱!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秋天,爱上金秋的草木,那么绚丽多彩,爱上金秋的山水,美得如油画一般.红枫堪称秋日最美的景 ...

  • 周四产品说丨为何这些高端楼盘,都选择了新中式园林

    建筑,是城市外在的"立面",也是人居美好生活的"容器".中国文化的强势回归,既是时代步伐,也迎合了国人的需求.新中式既传承了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又随着居住品质的 ...

  • 树熟儿之七月枣 | 杨建英专栏

    树熟儿之 七月枣 作者:杨建英 缘 起 大马村人对果木树敬畏有加,这从对这些树所结果实的称谓上看得出来.凡苹果梨桃.海棠杏枣,一律称之为"树熟".仿佛树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大师傅,所结 ...

  • 守岁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守岁 作者:杨建英 序言 从手机上看到,某著名作家发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倡议:呼吁有关部门出面,能否把<春节联欢晚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天,留出三十儿晚上专门用来守岁. 也是在手 ...

  • 年夜饭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年夜饭 杨建英 大马村的年夜饭并不真的在夜里吃,差不多都是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了. 当我"肉醉"晕头推开房门,奋力咳出卡在喉咙中的鱼刺时,泪眼朦胧地扭头看到,夕阳已经沉 ...

  • 形散、神散、情不散 | 杨建英专栏

    形散.神散.情不散 --作家克兰<再见阿勒泰>一书(跋) 杨建英 克兰想要出书,他把多年来写的关于阿勒泰的文稿都搜集出来--诗歌.散文.杂文.新闻特写等等,"杂七杂八" ...

  • 蒸窝头 贴饼子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蒸窝头 贴饼子 杨建英 一 我是吃窝头长大的. 窝头是楔进我童年记忆的一枚钉子.虽然早已锈烂体内,但它的尖儿依然锋利无比,时常把我扎得龇牙咧嘴. 随着年岁的增大,我的怀旧情绪泛滥无疆.我 ...

  • 黑石问天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八 黑石问天 杨建英 我一直想写一写阿勒泰的石头,我认为,生活在阿勒泰的文人不会写石头,恰如生活在江南的文人不会写水一样--屎蛋!从某重意义上说,阿勒泰的历史就是一部&quo ...

  • 神掌清流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七 神掌清流 杨建英 我曾在八景系列文章开篇词中说过,金山八景只是我的个人视点,一家之言.这八景之中,城内景点五个,城外三个,分季节不同,时令差异,将每一景点最为" ...

  • 小巷寻幽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六 小巷寻幽 杨建英 将山城的十条小巷列入金山八景,是有所考虑的.小城虽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真正展示城市文化的旅游景点还是很少.除了驼峰.桦林.将军山这些自然景观之外 ...

  • 克兰听波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五 克兰听波 杨建英 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曾在一篇写阿勒泰城的文章中,说过一句关于克兰河的话,非常有意思:"城不大,中间一条'叮当作响'的大河穿城而过......&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