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文化,勾绘出江南古镇的金戈铁马
吴淞口
■姚建根
在以“小桥流水”“侬软细语”为表征的江南古镇文化中,科举文教、逐利经商,成为古镇的人文名片,人杰地灵的古镇社会总是给人一种平和的印象。不过,以海防为主题的海洋军事文化则是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层底色,它与以商贸为核心的经济文化交互发展,在江南社会催生了海界观念、海权意识,这对江南文化的近现代转型是很有意义的。
“水军”变“海军”,传统海防在江南萌芽
江南沿海位于中国漫长海岸线的中段,历来是涉海军事活动的重要区域。早在春秋时期,吴越相争,钱塘江以南的西城,是范蠡练兵之地,城周土丘坚固,可作防守,所以称之为“固陵”。此城之形成,归因于当年越国战船屯驻于此。固陵后称为西陵,改为西兴,今属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及至两宋之后,江南成为经济文化重心,市镇亦发展兴盛,与此同时,江南在军事上也由“大后方”转变为前沿,海洋军事重心的转移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进行并完成。于是,传统海防在前代的基础上萌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转型之下,傍湖临海的江南古镇,星罗棋布,成为海防史上重要的海疆地理坐标。
南宋政权背海立国,为确保“富庶甲于天下”的江南繁华之地的安全,宋廷诏令州县各地筑城立寨,巡检戍守,并大力强化水军力量。在宋金、宋元之间发生海上军事冲突的过程中,南宋水军在江南地区由江入海,海战职能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正式意义的海军,今苏州浒浦便是当时南宋最大一支海军的驻扎地。明朝建立后,沿海遍设卫所,强化海防,16世纪中后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江南地区更是重灾区。由于当时正值江南市镇走向繁荣之际,故而成为倭寇侵扰的对象,今日耳熟能详的诸多古镇,如塘栖、新市、横塘、双林、乌镇、菱湖、转塘、袁花、黄湾等,在当时几乎都遭遇了血与火的洗礼。在江南军民的抗倭斗争中,不少古镇也是浴火重生,嘉兴王江泾,东南抗倭战争的首次重大胜利就发生于此。19世纪中叶,江南古镇的炮声硝烟,拉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序幕,显示着江南古镇那不屈外辱的性格,凝结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海防史,揭开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层底色
今日江南沿海的不少古镇,与海防历史紧密相关。海防的起源与成熟,使海洋军事因素不断渗入江南文化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对古镇的影响日益凸显。
一是形制的发展。诸多古镇在历史上经历过作为海疆军事基地的发展阶段。平湖乍浦,海盐澉浦,慈溪观海卫、龙山、浒山,坎墩、烟墩、胜山,舟山岑港、沥港,等等,或是当年海防军驻地,或是得名于海防设施,或是因筑城抗敌而逐渐发展。
二是宗族聚落的形成。温州龙湾区的王氏永昌堡,苍南马站镇的城门朱堡,都是当年民间抗敌自卫而建,逐渐形成聚族而居的局面至今。沿海宗族史是当下古镇社会研究中颇有意义的学术话题。
三是民俗文化的浸染。江南一些古镇民间流传着各式拳脚功夫,它们与当年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在浙江沿海驻军抗倭有关。海防士兵来自各地,说各种方言,在古镇驻地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所以产生了被称为“军话”的“方言岛”现象。江南沿海古镇流传至今的一些民谣,向后人讲述着一个个海防抗敌的故事。
江南古镇既有对外交往的开放性格,又有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江南古镇所处的商贸兴盛的时代,也是海防斗争激烈的岁月,海防史揭开了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面,辉煌与磨难,铸就了她们特有的品质。如今,当我们蹀躞海边,走近乍浦、澉浦、招宝山、吴淞口等江南古镇的海防遗迹,触摸一尊尊锈迹斑斑的铁炮,登上一段段裂痕累累的城墙,此时此刻,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历史上那硝烟弥漫的滨海战场,仔细品味着这些遗存背后所蕴藏的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深刻体会到江南古镇的坚贞不屈。历经数百年风雨,它们静静地屹立在海口,成为江南古镇物质与精神变迁的历史见证。
在江南古镇文化的总体格局中,海防军事因素处于边缘,但她勾绘出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层底色,或许,她更像是一道屏障,默默地保护着江南古镇,守望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
在以“小桥流水”“侬软细语”为表征的江南古镇文化中,科举文教、逐利经商,成为古镇的人文名片,人杰地灵的古镇社会总是给人一种平和的印象。不过,以海防为主题的海洋军事文化则是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层底色,它与以商贸为核心的经济文化交互发展,在江南社会催生了海界观念、海权意识,这对江南文化的近现代转型是很有意义的。
“水军”变“海军”,传统海防在江南萌芽
江南沿海位于中国漫长海岸线的中段,历来是涉海军事活动的重要区域。早在春秋时期,吴越相争,钱塘江以南的西城,是范蠡练兵之地,城周土丘坚固,可作防守,所以称之为“固陵”。此城之形成,归因于当年越国战船屯驻于此。固陵后称为西陵,改为西兴,今属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及至两宋之后,江南成为经济文化重心,市镇亦发展兴盛,与此同时,江南在军事上也由“大后方”转变为前沿,海洋军事重心的转移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进行并完成。于是,传统海防在前代的基础上萌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转型之下,傍湖临海的江南古镇,星罗棋布,成为海防史上重要的海疆地理坐标。
南宋政权背海立国,为确保“富庶甲于天下”的江南繁华之地的安全,宋廷诏令州县各地筑城立寨,巡检戍守,并大力强化水军力量。在宋金、宋元之间发生海上军事冲突的过程中,南宋水军在江南地区由江入海,海战职能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正式意义的海军,今苏州浒浦便是当时南宋最大一支海军的驻扎地。明朝建立后,沿海遍设卫所,强化海防,16世纪中后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江南地区更是重灾区。由于当时正值江南市镇走向繁荣之际,故而成为倭寇侵扰的对象,今日耳熟能详的诸多古镇,如塘栖、新市、横塘、双林、乌镇、菱湖、转塘、袁花、黄湾等,在当时几乎都遭遇了血与火的洗礼。在江南军民的抗倭斗争中,不少古镇也是浴火重生,嘉兴王江泾,东南抗倭战争的首次重大胜利就发生于此。19世纪中叶,江南古镇的炮声硝烟,拉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序幕,显示着江南古镇那不屈外辱的性格,凝结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海防史,揭开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层底色
今日江南沿海的不少古镇,与海防历史紧密相关。海防的起源与成熟,使海洋军事因素不断渗入江南文化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对古镇的影响日益凸显。
一是形制的发展。诸多古镇在历史上经历过作为海疆军事基地的发展阶段。平湖乍浦,海盐澉浦,慈溪观海卫、龙山、浒山,坎墩、烟墩、胜山,舟山岑港、沥港,等等,或是当年海防军驻地,或是得名于海防设施,或是因筑城抗敌而逐渐发展。
二是宗族聚落的形成。温州龙湾区的王氏永昌堡,苍南马站镇的城门朱堡,都是当年民间抗敌自卫而建,逐渐形成聚族而居的局面至今。沿海宗族史是当下古镇社会研究中颇有意义的学术话题。
三是民俗文化的浸染。江南一些古镇民间流传着各式拳脚功夫,它们与当年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在浙江沿海驻军抗倭有关。海防士兵来自各地,说各种方言,在古镇驻地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群体,所以产生了被称为“军话”的“方言岛”现象。江南沿海古镇流传至今的一些民谣,向后人讲述着一个个海防抗敌的故事。
江南古镇既有对外交往的开放性格,又有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江南古镇所处的商贸兴盛的时代,也是海防斗争激烈的岁月,海防史揭开了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面,辉煌与磨难,铸就了她们特有的品质。如今,当我们蹀躞海边,走近乍浦、澉浦、招宝山、吴淞口等江南古镇的海防遗迹,触摸一尊尊锈迹斑斑的铁炮,登上一段段裂痕累累的城墙,此时此刻,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历史上那硝烟弥漫的滨海战场,仔细品味着这些遗存背后所蕴藏的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深刻体会到江南古镇的坚贞不屈。历经数百年风雨,它们静静地屹立在海口,成为江南古镇物质与精神变迁的历史见证。
在江南古镇文化的总体格局中,海防军事因素处于边缘,但她勾绘出江南古镇文化的另一层底色,或许,她更像是一道屏障,默默地保护着江南古镇,守望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