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远:城市蛙鸣 | 就读这篇

城市蛙鸣

潘志远

宛溪河从远方带来乡野的气息,由南向北,朝敬亭山麓款款流去。虽然它脚步迟缓,但我喜欢这种慢,我认为正是这种慢让它得以偎依一座千年古城,作些许逗留,像休憩,像打盹。等揉开惺忪的睡眼,再迈步前行,那种恍惚,恰好迎合了我一觉醒来的感觉。

宛溪河不再滔滔,从它载走了张果的身躯之后。千百年里,当然少不了还有许多汹涌,可没了惊心动魄的故事,便失去了内蕴。正如一个人咆哮,除了声高,便只能看看热闹,我也曾看过几次这样的热闹。

宛溪河退潮,满城商业涨潮,彼退此进,正合人们的夙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宛溪河已无力载舟,昔日繁庶的渡口,早已消隐。不,应是转嫁,或接力,城市大发展中,一条河流智慧的接力。

宛溪河老了,在一次次出色完成它承载使命后,终于把担子推给了火车、汽车,现在它清闲了。像一个沧桑的老人,倚靠着被它反复滋养的山城,安享晚年。它浑浊的眸子里,泊着一些影影绰绰的倒影,是它心中古老的逸闻,沉默在喉咙里,懒于向毫无兴趣的人启齿。但宛溪河抱着我遥远的梦,这是我乐于亲近它,也愿意一次次顺着它的河堤漫步的理由。

当我看到河堤坝上返青的小草,闻到从泥土深处萌发的气息,我会走下河堤,坐在河边,让河水漫过手臂,仿佛接通了与大地的电路。那一刻,我的眸子,摆脱了黯然,熠熠发亮。河面上飘过一团水草,一些浮物,一处泡沫,都会被我的目光照亮。偶尔几尾小鱼游来,一种似曾相识而又倍加亲切的感觉溢过,我多么希望小鱼吻一下我的肌肤,像少女之唇,但我不敢奢求。

一只江鸥突然从草丛飞起,滑翔的翅翼多么像一把剪刀,剪一幅风景,一幅绝美的剪纸,贴上我心灵的窗户。一头水牛在河滩上低头吃草,这让我激动,感到灵魂在微微颤栗。牛庞大的身躯正把城市挤向遥远,把城市的气息挤向遥远,它的身边只剩下乡村,剩下我的童年。我与牛那么贴近,许许多多与牛相关的经历体验氤氲开来,弥漫在碧色的河滩。

当我爬上河堤,迎面撞见一丛一丛无名野花,那么质朴,那么素淡,那么不起眼,那么不为城市气息所熏染。这使我想到一些人,在城里居住多年,一点也未改变乡下人的品性:言谈举止、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方式。尤其是那一口乡音,一如这野花之形之色之香,给人特别可亲可近的精神慰藉。一些白蝶,绕着那些花朵时飞时栖,仿佛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对于白蝶来说,是不乏鲜花的,无论色香,都远胜过河堤上这些无名野花,但白蝶却情有独钟,这很像我的影子。我的脑海里冒出一句话,大意是一个人若他的童年少年在乡村度过,那么他永远是乡村人,尽管身份可以变,生活环境可以变,但他内骨子里充满着抹不掉的乡土味,他的灵魂永远打着乡村的烙印。

我的根长在乡村,虽然我的身躯伸进城市,影子摇曳在街巷,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商潮动天,钱欲拍地。我是一个躺在城市怀抱夜夜梦见乡村的人。乡村是我的亲人,我的初恋,我的发妻。

远处河面上有一群隐隐晃动的翅膀,接近时,我看清是成群的蜻蜓。我已置身于初夏,这初夏是蜻蜓带给我的,想法很荒谬,直觉却格外真实。顺着河堤往回走,夜已降临。天幕上星星一一闪现,但不清晰。或远或近是隐隐绰绰的楼群,华灯初上,光芒逼向天空,让星星后退和逊色。浅浅的宛溪河倒映簇簇灯火,尽管它是多么不情愿。映星拥月的时代早已远逝,或者它的这种欲望正受到拼命挤压。如果不想受到嘲笑,如果要缩短与城市的距离,宛溪河就应该带上灯光的链珠,流光溢彩,增加娇贵的气质。

一阵河风拂过,我闻到了河流的气味,许是我的敏感,许是我心头储存了太多乡野的记忆,一旦受到撩拨,便会像原始的欲望喷发。我已闻到一种异样。就在这时,几声蛙鸣窜进我的耳膜,撞开我的记忆。

一阵接一阵的蛙鸣,是焦躁之鸣,悠然之鸣,不平之鸣,还是惊人之鸣?我品不出,也辨不明。这一刻我被蛙鸣击溃,倒在它的节律中,成了一个糊里糊涂的俘虏。这一刻我被蛙鸣灌醉,昏昏沉沉,趔趄在回家途中。

我想到了一个比喻,蛙琴。对我而弹,对城市而弹。我知道城市不会欣赏,在城市看来,这是聒噪。在我听来,都是美音美韵。我的欣赏是自私,是癖好,无论饱受多少嘲讽,经历多少熏陶,都无法改变。

我又想到一个比喻,蛙鼓。鼓的声腔,鼓的节奏,但没有切身体验的城市是品不出的。对城市而言,它永远是边鼓,不着边际的边鼓。城市不会闻鼓而动,而我的心却阵阵潮涌。蛙鼓对我是一种讯号,让我血脉赍张的讯号。

想到前些年,我刚搬入江城,夜晚回家,路过一家酒店,突然听到几声呱呱蛙鸣,一种久久压抑的情绪,漫过心头,我感慨万千。想到这些失去了蓝天,失去了乡土,失去了庄稼的蛙;想到它们的无助,想到它们错把霓灯车灯当成星星的忘怀之鸣;想到它们在被城市吃掉之前,依然要唱出心中最后的歌声,我是多么悲悯。那一刻,我心中脆弱和温柔之处被深深触动,禁不住泪水潸然。

作者简介

潘志远,男,1963年生,安徽宣城人。作品散见《文苑》《青春美文》《作家村》《辽河》《作文新天地》等,收入《被照亮的世界》《中国网络文学精品年选》《中国人文地理散文精选集》,获行走天下全国美文大赛三等奖,出版《鸟鸣是一种修辞》《心灵的风景》《槐花正和衣而眠》。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中国好散文诗主持人之一。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

  • 【安徽】潘志远《太阳重新点火(组章)》

    21世纪散文诗·第189期 太阳重新点火(组章) 文/潘志远 爱莲者辞 在莲.荷.芙蓉.菡萏--之间绕来绕去,把人都快绕晕了. 好在它们都以水为家,临渊受命,处风浪而不惧. 都喜欢在风中打一把伞,戴一 ...

  • 和平区墙子河(回忆)

    一 我上小学和初中,都要经过墙子河. 墙子河啊.有过自己的哭泣.流泪和痛苦的时刻,据家父说:这河是清.时修的,在租界年代.被人为地划分了三段,被三个外国机构管理. 天亮了.解放了,墙子河也解放了,它无 ...

  • “91”纪实 --潘村湖圩区的劫后新生 丨朱家如

    91"纪实 --潘村湖圩区的劫后新生 作者:朱家如 楔子 抚今追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除了感叹时间留下的美好印迹,更感慨所有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 1991年进入6月,潘村湖圩区,金黄的 ...

  • 文学纵横 | ­­­第4期同题:望乡 / 潘志远

    望乡 作者/ 潘志远 当望乡成为一种时髦,成为一种痛. 我不赶时髦,但也摆脱不了,它带来的阴影,悒郁,和每一根毛孔都隐隐作胀的乡愁. 望,乡已不在:不望,乡又完璧于记忆. 我们何其不幸:乡愁劈头盖脑, ...

  • 古代治理黄河是一大难题,万历年间此人采用独特方法,成绩显著

    在古代,黄河的治理可谓是一大难题.其原因是由于黄河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因为黄河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黄土比较稀松,它们随着河水顺流而下,最后大量沉积在河床,河床一旦过高,遇到洪水,就很容易 ...

  • 刘和国:蛙鸣声声

    蛙 鸣 声 声 安徽怀宁  刘和国 在我的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便是故乡夜晚此起彼伏的蛙声了,它是乡村夏夜最迷人的天籁之音.可以说,我是听着乡村的蛙声长大的,听着乡村的蛙声变老的. 我的家乡属于丘陵地带 ...

  • 潘志远:豆腐花 | 就读这篇

    豆腐花 潘志远 打豆腐是农家准备过年的前奏.农妇们将自家地里收获的黄豆晒干收藏,一直放到腊月,再拿出来,放在木桶里,用水浸泡.大约一两天,黄豆泡胀后,即可上磨. 磨黄豆是一件累活,下午开始,一直要磨到 ...

  • 潘志远:弄墨记 | 就读这篇

    弄墨记 潘志远 我弄墨的历史源于写对联.那时,我刚上初中,也就是描过几月红,写过几学期毛笔字的底子,突然要写对联,真是难为我了.但没有办法,偌大一个村子,有初高中文化就那么寥寥几人,总不能年年陪着笑脸 ...

  • 潘志远:小鸡啄壳春夜闹 | 就读这篇

    小鸡啄壳春夜闹 潘志远 春二三月,又赶上农家母鸡下蛋的高峰季节.每天母鸡抢着下蛋,"咯咯嗒.咯咯嗒"的歌唱此起彼伏,听着心里乐滋滋的.这样一来,鸡笼上的老窝就不够用了,要另做新窝. ...

  • 潘志远:关雎 鱼鹰 爱情鸟 | 就读这篇

    关雎 鱼鹰 爱情鸟 潘志远 说关雎是爱情鸟,你肯定信,且会信到内骨子里去.因为<诗经>中就是以此为起兴,而叙写缠绵悱恻爱情的. 说鱼鹰是爱情鸟,你定然不信.之后会鄙夷,会想骂人,会说哪个无 ...

  • 潘志远:完整地看一次落日 | 就读这篇

    完整地看一次落日 潘志远 完整地看一次日出,得准备,得起大早.而看落日,就比较简单,比较随便.为此,我有太多看落日的经历和体会. 童年时,我放过几年牛,而这最方便我看落日.当牛劳作一天至傍晚,大人收工 ...

  • 潘志远:乡村的印章 | 就读这篇

    乡村的印章 潘志远 乡村的印章就是每天划过天空的太阳,它的权柄抓在上天的手里,岁月的手里,很公正,绝不假公济私,徇情枉法.早晨它盖在东边的地平线上,傍晚又盖在西边的地平线上,两个鲜红的印戳,宣告一天的 ...

  • 潘志远:五月香 | 就读这篇

    五月香 潘志远 一到五月,各种香气,仿佛憋在心头已久的话语,纷纷吐露出来,挂在乡村的风中,挂在你的鼻息,深呼吸一口,直沁入肺腑. 细碎而浓郁的金银花,一蓬一蓬开在田间地头,借着细长的藤向前爬,爬上池塘 ...

  • 潘志远:亲吻稻谷 | 就读这篇

    亲吻稻谷 潘志远 每每想起稻谷,谦逊地站在田间,安闲地躺在老屋的粮囤,我心里就有些惶然.我感觉我早疏远了稻谷,一如疏远了我乡下的亲人. 每天在路上穿梭,村庄在我身边,田野在我身边,稻谷也在我身边,但我 ...

  • 潘志远:过道里的燕子 | 就读这篇

    过道里的燕子 潘志远 我曾看见过一对燕子,无处可栖,只好寄居在一个公共过道里. 过道很宽,向里通入一个小区,向外连接一条大街.大街终日车水马龙,嘈杂之声震耳,可真苦了这一对燕子.过道里每天有贩运香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