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万里行(1)——岳阳楼篇
湘
黔
万
里
行
2020湘黔自驾游,行程的重点是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贵州黄果树瀑布。10月12日出发,25日归来,汽车行程表读数显示5120公里,因此才有了“万里行”一说。
由于在路上抽空发了一些图片和感想在微信“朋友圈”,或许是贵州路途遥远、风景风情与安徽迥异,引起了朋友们的注意和好奇,更有朋友希望分享此次旅行全程的所见所闻,趁尚未淡忘的经历还有记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信手拾取数帧碎片,以感谢大家的关注与鼓励。
岳阳楼篇
首站景点选择岳阳楼,一是语文课本中的《岳阳楼记》,讲时慷慨激昂,背得滚瓜烂熟,不“登斯楼也”,岂不是人生之憾?二是合肥至岳阳600多公里,是理想的一天路程,游览岳阳楼后再去张家界,又是一天的合适行程。
岳阳楼(源自网络)
千古名楼,物已喜悲,天下忧乐,岳阳楼早已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游客,面对满目雄文瀚诗,自愧与敬畏占据心际,没有太多感触和联想。登楼之时,既不是“春和景明”,也不是“淫雨霏霏”,阴天里洞庭湖雾气弥漫,“衔远山,吞长江”看不见,倒是水雾连接处能让人想象出“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到了江南三大名楼中最后一个打卡之地,说不上“心旷神怡”,却也“以物喜”了。
《岳阳楼记》雕屏
参观岳阳楼景区,最大的收获是在“双公祠”中看到“滕子京庆历六年转任徽州知府”。哈哈,他竟然当过一年我们的父母官!因此,对滕子京的兴趣超过了岳阳楼和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为什么被“谪”?原来是滕知州犯了“经济错误”,他把一笔巨款弄得不知去向,告他的人说是贪污占为已有,保他的人说是用来犒军了,朝廷派人来查,他还把账本给烧掉,搞得说不清道不明,本来皇帝可以杀他,但在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帮助下,宋仁宗才将他调到当时还很荒芜的岳州,看来是官衔没降,只是任职地更偏远落后罢了。
双公祠铜像
滕子京在巴陵任职不到三年,却干了几个政绩工程。改建岳州学宫,请与范仲淹差不多齐名的尹洙写了《岳州学宫记》;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还派人带着为岳阳楼配套的“偃虹堤”规划来到安徽滁州,请欧阳修写了《偃虹堤记》,可见滕子京“不但干,而且说”、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的情商够高。
滕子京的智商也很高,重修岳阳楼的资金,可以说是他用智慧募集而来。了解到治域之内有不少“呆账”、“坏账”,即许多债主讨不来“老赖”的所欠之款,他便将州衙门转型为“讨债公司”,让债主们把借条交给他,然后以官府名义发布告示,喝令“老赖”们将欠债交到知州大堂,否则严惩不贷云云。结果是怕官司的“老赖”们乖乖还账,债主们死马当活马也无话可说。现存的岳阳楼为清代(公元1880年)修建的三层木结构城门(西门)楼,占地仅200多平方米。滕子京“重修”时大概只有两层,而且城门及楼基是现成的,又不用砌围墙圈起来卖票和安排就业人口,虽说“增其旧制”,估计也就是刻些“唐诗今赋”和规划了那道偃虹堤(实际未建),总费用应该不会很大。
宋代岳阳楼铜模型(源自网络)
有人争鸣说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楼,写《岳阳楼记》是凭空臆想。我觉得滕子京寄给范仲淹的《求记书》长信详细介绍了岳阳楼与洞庭湖,尤其是《洞庭秋晚图》,它应该是一幅描绘岳阳楼与洞庭湖最美景色的山水画。范大师以信、画为素材,胸怀忧国忧民大志,凭着对老朋友的了解和敬佩,千古才子一气呵成《岳阳楼记》自然是水到渠成。《洞庭秋晚图》肯定早已失传,我试着在展馆中寻找它的仿品未能如愿,想是后人认为无法媲美与超越古人而慎为之故。
《岳阳楼记》成文时间是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十五日,过了中秋一个月,从节气上看应该在“霜降”和“立冬”之间,这已是深秋季节。据介绍,滕子京任“徽州知府”是这一年的秋天,再说当年范仲淹写成后,就是立刻派人从河南邓州把《岳阳楼记》送到湖南岳州,走起来至少要十天半月吧?难道滕子京本人没有在岳州看到《岳阳楼记》就已离开?滕子京亲自参加《岳阳楼记》碑刻落成典礼的可能性就更少了!那些说滕子京因范仲淹吹棒他“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而调任肥缺的观点,在时间上来说是难以成立的。
《岳阳楼记》的流传和影响,滕子京的后任应该做了很多的具体工作,雄文、好官,老百姓是喜闻乐见的!我觉得《岳阳楼记》并没有给滕子京本人带来实质性的利益,这时候他的身体状况应该很糟糕,因为他一年多后就死了。倒是范仲淹不经意中给了好友一个天大的人情,让滕子京与《岳阳楼记》一道流传千古。
游览岳阳楼
滕子京当过我们的父母官,让我和《岳阳楼记》扯上了几十辈打不着的关系,但确实给了一点惊喜。但又不得不吐一下槽:徽州在1121年由歙州更名而来,而庆历六年为公元1046年,滕子京调任的我们家乡75年后才叫“徽州”,按他的卒年(57岁)推算,恐怕重孙子都已上不了他的坟(滕子京墓在安徽青阳)。作为滕子京生平的权威展馆,这个瑕疵应该及时更正。滕子京在歙州任了一年知府,总会有些业绩,说不定渔梁坝就曾主持修缮过,不然再调往苏州的理由就不够充分。下次回到老家,一定找机会去“徽州府衙”查查档案。
岳阳门
岳阳楼景区里还有一块安徽老乡的地,说原是三国名将周瑜的后花园,小乔就葬在那里,景点曰“小乔墓”。面积不大,一进门就是苏东坡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照壁石刻,上几级台阶,便是有块墓碑的圆形坟冢,有些祭拜的香火。岳阳楼景区的整个建筑用料采用花岗岩条石,包括新建的汴河街小商品市场都显得古色古香,唯有小乔墓周围的小道用了水泥石子,与整个景区的风格极不协调,难道是为了省些小钱?而且恰恰又是一个与安徽有关的小瑕疵!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吾等凡夫俗子,“谁与归?”
(未完待续)